分享

科学的尽头是道与易

 尚古鉴今 2022-01-28

前面写了两篇关于科学的负面文章,虽然有理有据地指出了科学的不足,好像还没有足够的说服力让大家破除对科学的迷信,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学说能代替科学,科学还是它标榜的那样,是最接近真理的学说,说了那么多根本没用,该讲科学还得讲科学,改变不了现状。

其实我并不是要全面否定科学,而是要还原科学的本来面目。

科学一词是外来词语,应该按外来语的意思进行理解,现在的关键是外语对科学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我觉得反而是翻译成中文用字精准,符合科学的现状,按中文来理解,科学就是分科的学问。简单明了,没有歧义,就是按类别分别计量的学问,科学在现实中的状况也是分科研究和讲述的,分科是科学的真实面目。科与科之间有联系,同时也有明确的分界线,它们没有统一的基石,有些还存在悖论,无法自洽。所以中文“科学”一词能够精准反应这一学术体系的现状。

脱掉科学的神秘外衣,让他走下神坛后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往下讨论了。首先要说明科学值得肯定,但不是真理,不应该具有排他性。其次,要找出科学与真理的区别在哪里。我认为在于科学不承认自然界中存在一次性的事物,或者说科学不承认存在无规律的事物,科学认为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有规律的,归根结底还是承认“一神”不可抗拒。这就是科学的局限性。

有了上面的分析,我们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古老的中国有解决良方,回归道与易,道为体,易为用,道与易一体,用道与易相结合来破解科学的局限性。道限定了事物的方向性和规律性,易限定了事物的变化范围,也就是道的范围,将科学纳入道与易的理论体系,站在更高的位置来建立学术体系才是科学的最终出路。关于道与易的理论体系在《道德经》和《易经》中都有详细的论述,只需要深入挖掘,将其与现有的科学体系相结合,使道与易的理论跟上时代的发展,使其更加完善即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