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文杰教授: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管理 超实用的经验分享(4)——大数据监测网联动 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医学abeycd 2022-01-28

导语: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遏制细菌耐药,道阻且长。大数据监测网联动,既是监测,又有助于找出短板,进一步完善工作。优医迈特别邀请到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感染科主任杨文杰教授,就“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管理 超实用的经验分享”这一话题展开系列讨论。本期为第4篇内容——大数据监测网联动 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到此,本话题全部结束。




04:13

处方抗菌药的话,应该有几个方面的因素要考虑:

1、保证患者利益。就是能把他治好,要保证他的安全性,这是最主要的目标;

2、减少抗菌药耐药的发生;

3、影响处方的一些因素,包括现在DRG付费的政策;

4、抗菌药的医保适应症;

5、正在推行的国家集采政策;

6、找不到病原体的感染性疾病的经验治疗。

集采以后,药品价格明显下降,对于患者、医院、政府(医保基金)来说,应该是三方共赢的一个局面。但是,在这个操作过程中,在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国家有的省市已经实行了(集采)政策,集采以后也发现(药品)价钱是下降了,老百姓的负担减轻了,但一些监测数据就发现,抗菌药用药的强度增加了。我想后边的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我们要有些循证医学的证据,通过一些大数据帮助医生巩固信心,就是集采的药物仍然能够有非常好的一个作用。

感染性疾病,30%~50%拿不到病原体,即使用了现在所有能用的病原学检查方法,还是没有病原体的一个结果,或者就是拿到的微生物结果不是真正感染的病原体,所以经验治疗非常重要。

我们国家现在四网的数据,即国家细菌(耐药监测网)、 真菌(病)的监测网、抗(菌)药(物)的应用监测网和院感监测网,尤其是细菌耐药监测网,对于不同部位感染病原体的分布以及耐药性,都有非常好的流行病学数据。经验治疗不是按照个人的经验,而是按照这些大数据来更加合理地处方抗菌药。因为如果非要等到病原学回来再给病人治疗,很多病人可能结局会非常不好,尤其是严重感染。已经有研究发现,如果晚给一个小时有效的抗菌药物,病死率增加7%~9%。所以,经验治疗非常重要。

关于医保,我想后边我们会和医保的专家们一起探讨交流,共同把这项工作做好,主要目的是让病人获益。

天津市也是借鉴了上海三网联动的经验,我们准备做的工作是六网联动,包括抗菌药应用监测网、细菌耐药监测网、真菌耐药监测网、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网、院感监测网以及政府采购平台,把这些数据整合在一起,可以更及时地发现细菌耐药的趋势以及抗菌药物整体用药的情况。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做一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工作,尤其是一些前瞻性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