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悟空老家到底在哪里

 菖蒲泛舟 2022-01-30

齐天大圣孙悟空究竟是何方神圣?在《西游记》里,孙悟空自称“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那么这个地方究竟在哪里?孙大圣的原籍究竟在何处?

因为孙悟空的形象既有“神”性,又有 “猴”性,同时也充满了人性,所以从其诞生以来对其原型就一直争论不休。近现代的说法主要有两大派:一派认为孙悟空是土生土长的“国产货”,这一派以鲁迅为代表;一派认为孙悟空是纯粹从印度而来的“进口货”,这一派以陈寅恪、胡适为代表。

首先是鲁迅的“国产说”。鲁迅认为,魏晋以来,佛教典籍的翻译渐多,所以印度的故事也在民间广泛流传,文人们喜欢其新颖奇异,于是在有意或无意中使用,这些故事慢慢变得中国化。具体到孙悟空的人物形象,鲁迅则认为应当来自中国民间传说,他举唐朝人李公佐小说中的怪兽――淮涡水神无支祁为证,认为孙悟空是由此演变而来的,从而认定孙悟空的原型来自中国本土。

20世纪80年代末,学者张锦池率先将取经故事作为一个完整的结构系统加以观照整合,纳入一向受到忽略的《三藏法师传》,并将其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西游记》杂剧、平话、小说等构成完整的流变系统。他从对“说话家数”的考辩入手,捕捉出潜隐于孙悟空形象流变过程中的宗教文化密码,指出孙悟空形象在流变过程中曾经具有的长生、修炼、偷窃、好淫等特点,恰恰契合于道教系统的“修炼猿”,与佛教猿猴故事的“听经猿”关涉甚少,从而论证了孙悟空的形象孕育于道教猿猴故事的凝聚、发展于释道二教思想的争雄、定型于个性解放思潮的崛起。

张锦池的论述仍可以归之为“国产说”,它为鲁迅以来的“国产说”提供了扎实有效的论据,从而为诸多研究者所认可。

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关于孙悟空故里的讨论突然又热起来,而且说法甚多,争执不休。

孙悟空是江苏人

1982年10月参加全国首届《西游记》学术研讨会的127名专家经考察一致认同,江苏连云港云台的花果山是真正的孙悟空老家。

花果山位于新浦东南15公里,连云港市南云台山中麓。原名苍梧山,亦称青峰顶,为云台山脉的主峰。其五女峰海拔625.25米,是江苏省诸山的最高峰。明代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写道:“海外有一国土,名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名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真个好山……四季好花常开,八节仙果不绝。”吴承恩饱览山水风光,收集民间传说,山中以水帘洞为主的七十二洞天和女娲遗石引发了他的灵感,并据此创造了孙悟空降世,即女娲遗石的故事,并将孙悟空栖息的地方命名为花果山。

孙悟空是福建人

2005年,福建省顺昌县博物馆馆长王益民等在福建省顺昌县的宝山主峰上考古发现了双圣墓,并根据文献、史料证实,双圣庙内的两块墓碑是孙悟空兄弟的合葬神墓,据此指出齐天大圣应该是福建人。

双圣庙始建于元末明初,庙内是一座并立着两块石碑的古代合葬神墓,墓形呈八字形外撇。左碑上方横刻“宝峰”两个楷书小字,中间竖刻“齐天大圣”4个楷书大字,右碑竖刻“通天大圣”4个楷书大字。据考证,这两座墓碑已立近千年。王益民馆长分析到,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内中有一段孙悟空的“自白”说:“小圣弟兄姊妹5人:大姊骊山老母、二姊巫枝祗、大兄齐天大圣、小圣通天大圣、三弟耍耍三郎。”王益民认为,这段文字恰好能够解释上述现象,表明孙悟空其实是姐弟5人,通天大圣是他的一个兄弟,他死后和其兄弟埋葬在一起。墓碑排序与礼仪尊卑暗合。

福建省社科院研究员徐晓望也认为孙悟空的原籍在福建,依据有7点:一、宋代福建文献最早出现猴行者,如南宋莆田刘克庄诗《释志六言》中写道:“一笔受楞严义,三书赠大颠衣,取经烦猴行者,吟诗输鹤阿师。”二、《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使用福建方言。三、蟠桃园和东方朔的故事起源于福建。四、唐天佑年间,福建已有水晶宫和多闻天王的传说。五、宋元时期福建是小说出版中心,《西游记平话》之类的著作应为福建建阳出版。六、福建民间传说中的猴精与《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最接近。七、孙悟空的故事被编进唐僧取经故事系列中,与佛教中心向东南转移有关。

孙悟空是甘肃人

莫高窟的姊妹窟――榆林石窟中的壁画《唐僧取经图》,其作画年代比神话小说《西游记》成书早300年,壁画中紧随唐僧的是一位尖嘴猴腮的胡人。敦煌研究院原名誉院长段文杰认为这就是孙悟空的创作原型。

据了解,唐僧取经图可谓榆林窟的压窟之作。在榆林窟和东千佛洞,现存有5幅西夏时代的唐僧“西天取经”彩色壁画,均以宋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为蓝本绘制。壁画上只有唐僧、白马和孙悟空,没有猪八戒和沙和尚。图中的唐僧是位汉僧,身着襦裤,外套右袒袈裟,脚登麻鞋,双手合十,面目英俊。悟空亦着襦裤、麻鞋,头戴金环,额低嘴长,露齿披发,双眼圆睁,似人又似猴,形象逼真而带有野性。在这5幅壁画中,孙悟空或持金环锡杖、身背经卷、手搭凉棚;或牵一匹白马紧随唐僧之后。图中的白马栩栩如生,有时空鞍行走,有时背驮闪闪发光的经卷。 段文杰认为,玄奘取经是真人真事,并论证了图中的猴形人即孙悟空原型,名叫石磐陀,其家乡在今甘肃省安西县锁阳城一带。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8月玄奘西行取经,途经瓜州(今锁阳城)时在当地寺庙讲经说法一月有余,其间胡人石磐陀受其感化而与识途老马助其夜渡葫芦河、闯过玉门关、越五峰入新疆。因当时佛教兴盛,玄奘讲法及与石磐陀西去取经的历史广为流传。后吴承恩依此写成《西游记》。

孙悟空是山东人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学博士生导师杜贵晨教授称:“孙悟空是山东人,花果山的原型是泰山。”

杜贵晨说,《西游记》中所提到的一些具体地名,如“傲来国”“晒经石”“奈何桥”“南天门”“地府”等,都可以在泰山上找到,并且大多都是泰山所独有的。《西游记》的第一回写道:“这部书单表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山,唤为花果山。”据考证,东胜神洲的含义应该指的是道教神仙所在地蓬莱仙岛,也就是古代齐国的所在地,更重要的是那个“傲来国”,只有山东泰山有傲来峰,而第九十九回出现的“晒经石”也是泰山独有的,且成名早于明朝,这是很有力的证据。另外,泰山上的天宫、王母池、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南天门)、东天门、西天门等地名,也都和《西游记》完全对应。尽管全国有10多处水帘洞,但只有泰山的水帘洞洞前有桥,和《西游记》中的描述完全吻合。这些都说明了孙悟空老家花果山的原型是泰山。

以上是“国产说”的主要内容,但同时也有专家学者认为孙悟空是印度人、混血儿。

孙悟空是印度人

胡适认为孙悟空是印度进口,陈寅恪论证孙悟空原型确系哈奴曼。

《罗摩衍那》第三篇到第六篇的主要内容是:罗摩夫妇和弟弟罗什曼那被流放到森林后,悉多不幸被十首罗刹王罗波那抢去,罗摩兄弟四处寻找未获。后来,罗摩帮助一个猴王夺回王位,并结成联盟。神猴哈奴曼侦察到悉多被囚禁魔宫后,猴子们立即为征讨罗刹国的罗摩大军造桥助某过海。罗摩大败十首摩王罗波那后,派人从魔宫接回悉多一并启程返国。

胡适说:“我总疑心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不是国货,乃是一件从印度进口的。也许连无支祁的神话也是受了印度影响而仿造的。”他在印度最古老的史诗《罗摩衍那》中找到一个神猴哈奴曼,认为这才是孙悟空最早的原型。

史学大家陈寅恪由于对佛经极为熟悉,不仅验证孙悟空的原型即《罗摩衍那》中的哈奴曼,而且又以《贤愚经》作为复证,他发现“大闹天宫”的故事,本来源自两个绝不相干的印度民间故事,传入中国后,佛经传播者在讲说时有意无意将二者合一。

孙悟空是混血儿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鲁迅和胡适的观点开始受到质疑。其中,风行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所谓“混血说”影响最大。“混血说”的首倡者是持“进口说”的季羡林。他在《罗摩衍那初探》中指出:“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基本上是从印度《罗摩衍那》中借来的,又与无支祁传说混合,沾染上一些无支祁的色彩。这样看恐怕比较接近事实。”这是“混血说”的滥觞。之后,蔡国梁、萧兵等的论述明确阐述了孙悟空形象原型与无支祁和哈奴曼的承继关系,“混血说”渐具形态。

延伸阅读:

一、唐代高僧“释悟空”说。释悟空的俗家姓名叫车奉朝,公元751年随张光韬出使西域,因病在犍陀罗国出家,公元789年回到京师。释悟空较玄奘晚了40多年,但是他的出境地点也始自安西,回来时在西域从事翻译和传教活动多年,留下了许多事迹和传说。有学者认为,在“取经”故事漫长的流变过程中,人们逐渐将释悟空的名字与传说中陪同唐僧取经的“猴行者”的名字联系并捏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了“孙悟空”的艺术形象。 二、“石磐陀”说。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锦池在研究取经故事流变过程后得出结论,认为孙悟空的现实原型为《三藏法师传》所载玄奘西行最困难时所收胡人石磐陀。理由是:孙悟空之于唐僧和石磐陀之于玄奘,(1)向导作用相类;(2)解决危难作用相若;(3)行者身份相同;(4)师徒间微妙关系相似;(5)石磐陀乃胡僧,胡僧与“猢狲”音近。在宗教思想指引下,“唐僧取经,胡僧帮忙”易传为“唐僧取经,猢狲帮忙”,从而为玄奘取经故事的神魔化提供了契机。(本刊综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