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巨孔:迁民村张氏人过年习俗

 文艺朝歌 2022-02-03

迁民村张氏人过年习俗

作者/张巨孔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因此春节的习俗也多种多样。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习俗都不相同。按照中国民间的习俗,春节是“一元复始”的标志,人们对于过年都倍感亲切,同时也形成了很多不同的地方年俗特点。淇园张氏人久居迁民村,土话称春节为“年也”。 

过年讲究热闹、喜庆,过年也就特别有趣。从农历的腊月初八至新年正月十六都是过年的日子。

“腊八、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孩要炮,老头儿要帽。”所以,到了“腊八”,村里便有“年味儿”了。

腊月初八这天的早餐,民间要吃"腊八粥"(用小米、红枣、豆等混合熬煮而成)。“腊八”吃“腊八粥”的风俗,由来已久,表达了古人一种朴素的、善良的心理活动,意思是说:一年到头了,能得到丰农足食,该感谢神灵啊!于是就选择腊月初八这一天,煮上—锅“腊八粥”,借以祭奠神灵,庆祝丰收,预祝来年更大的丰收。这就形成了腊八吃腊八粥的风俗。

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图个吉利。

淇县城的年集也就从腊八这天拉开了帷幕。中山街、上街路上,卖对联的、卖鞭炮的,卖蜡烛红纸的、卖布匹衣服料子的、买成衣鞋帽的、卖枣卖柿饼卖核桃的,鲜鱼、活鸡、熟肉、杂食,……到处五颜六色,琳琅满目,卖年货的摊位一家挨一家。赶年集的人流,有老有少,有男的有女的,拉车的,坐轿的……人们摩肩接踵。吆喝叫卖声,寻人呼喊声…彼起此伏,好不热闹。

从这天起,家家都忙于过年的准备,打扫庭院和房屋、赶年集置办年货,一直忙到腊月三十张灯时候。

至今村里仍流传着过春节的民谣:

“二十一,㧟沙土;二十二,装香炉;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拐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帖画画;二十九,剃光头;三十儿蜕皮儿捏扁食;大年初一,撅起屁股作揖。 

二十一㧟沙土;二十二装香炉

过年除了是人们喜庆的日子,也是辞旧迎新之时祭奠神灵和祭祀祖先的时候。以往这两天,大人带着自家的小孩儿和篮子,到东山河(淇河)方寨儿、河口一带河滩把沙土㧟回家里,装好香炉,以备过年烧香祭祀神灵祖先用。

二十三祭灶官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春节前的一个重要民间节日,人们称它为“祭灶节”,“过小年”。

腊月二十三祭灶的习俗,伴有一则凄凉的民间传说。古代的时候,一对老夫妇仅有一子,两人视儿子如掌上明珠,十分疼爱。但因家中贫困,无以糊口,只得忍痛让儿子到煤矿去挖煤。

儿子久去不归,老人格外想念。这天,老太婆嘱老汉到煤矿看看。路上,老汉遇到一个光脚片的同路人,两人越走越熟,相处十分融洽。闲谈之中,老汉得知光脚片是受阎王指使,来矿上收回一百名矿工。老汉心急如焚,乞求光脚片留下自己的儿子。光脚片慷慨应允,嘱他不要告诉别人。

见了儿子,老汉佯装害病,儿子侍奉左右,一直无法下井。不久,煤矿出了事故,老汉赶忙把儿子领回家里。

转眼三年过去了,这年腊月二十二夜里,老汉想起当年的风险,忍不住对老伴说了。谁知此话被灶君听走了,二十三晚上,灶君上天后,对玉帝讲了这件事。玉帝恼羞成怒,立即惩罚了光脚片,并收走了老汉的儿子。

为此,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宫后,不要再搬弄人间是非。久而久之,人们都在腊月二十三祭灶王。

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张氏人赶年集,买祭灶糖(芝麻糖)、购鞭炮…祭灶的准备活动和隆重的祭灶仪式便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开始了。

祭灶仪式多在晚上进行。人们为了让灶王向天上玉皇大帝多说好话,家家都要摆上灶王爷的牌位,有的在牌位两边对子上写着“上天言好事,下界送吉祥”。意为灶王爷饯行。以前,祭灶时祭灶人跪在灶爷像前,怀抱公鸡(也有人让孩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据说鸡是灶爷升天所骑之马,故鸡不称为鸡,而称为马。若是红公鸡,俗称“红马”,白公鸡,俗称“白马”。

焚烧香表后,屋内香烟缭绕,充满神秘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头,嘴里念念有词。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然后用酒浇鸡头。若鸡头扑楞有声,说明灶爷已经领情。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

在村里,典型的祭灶食品要首推灶糖。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为了粘住灶王爷的嘴巴。传说灶王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它有上通下达,联络天上人间感情,传递仙境与凡间信息的职责。在它上天之时,人们供它灶糖,希望它吃过甜食,在玉帝面前多进好言。也有人说,祭灶用灶糖,并非粘灶爷的嘴,而是粘嘴馋好事、爱说闲话的灶君奶奶的嘴。

还有,在村里,族人们把祭灶节看作比中秋的团圆节还重要。凡在外地工作、经商、上学的人,都要争取在腊月二十三赶回家里,能吃到家里祭灶糖,便会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人就能平安无事。

现在,我张氏人依旧按老习俗过小年,祭灶,放鞭炮,吃祭灶糖,只是祭灶的形式简化了。

二十四扫房子

民间传说灶王为天帝督使,负责察看家人功过,凡是有过者,要在墙上划道记号,到年终腊月二十三上天汇报,初一五更接天旨后带天兵回民间按墙上记号进行惩罚。人们为了消除隐患,待打发灶王爷上天后的第二天,立即动手打扫房子,这就形成了"二十四,扫房子"的习俗。

“扫房子”就是年终大扫除,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我张氏族人也不例外,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庭院门前,掸拂尘垢蛛网,清运粪便垃圾。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二十五拐豆腐

是日,族人们将浸泡过的黄豆用小石磨磨碎,揉沫过箩去渣,煮沸点浆成块,捞入筛子积压而成豆腐。事后均将豆腐切小块保存,供过大年期间食用。

旧时富人家用牲口拉磨磨豆腐。穷人则用一根长杆,一头儿连着小石磨儿,人在另一头儿可推动小石磨转动,因此穷人叫拐豆腐。

现在科技发达,市场繁荣,人们已忽略淡化了“二十五,拐豆腐”。

二十六蒸馒头

腊月二十六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早起,烧水发面、淖枣、煮豆、拌肉馅儿,然后蒸花糕和枣花,蒸大馍与包子,是贫家富家都要办的一件事,也是过年的特征之一。每家都要根据人口大小,客人多少,要蒸够吃到正月十五,至少也要吃到"破五"的数量。把过年期间半个多月的面食准备齐。花糕大馍是过年祭祀神灵的供品。花糕的做法很是讲究,圆形形状,样式也很多。花糕一般有四层做成,底下一层和第三层为面片,中间一层铺枣,最上面一层用面团可捏、可雕好多花卉与动植物的图案。鱼是寓意“年年有余”,谷物寓意来年“五谷丰登”,花卉为“摇钱树”,寓意年年发财等等。

这天,全家大人都会出动,把蒸馒头作为过年的大事来做,男人一般负责烧火,女人负责蒸馍。每家依据自家人情况,少的蒸一两锅,多者蒸好几锅。

以前由于粮食短缺,特别是细粮少,“二十六,蒸馒头”家家还会在蒸馍时,蒸一部分白馍,蒸一部分黄馍或其它粗粮面食。

二十七杀公鸡

是说这天除了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进城赶集割肉。集市上肉架林立,村上支大锅宰杀猪羊。割肉者,量家财而行,富者备至正月十五,贫者备至正月初五左右。

现在,迁民村张氏人在腊月二十七这天也有宰公鸡的习俗。除了宰杀自家的家禽,说不定人们在这天早已把过年的肉割回家了,或正准备去年集、超市、菜市场卖鸡鸭鱼虾,熟肉杂食呢。除了昨天炖肉今天杀鸡以外,还要准备更多的肉菜、素菜等以备过年时候享用。每天厨房里都是热气腾腾,香味扑鼻。外面冰天雪地北风呼呼,一推门,就是各种香味儿和着热气扑面而来,还有满屋子的笑语喧阗,屋外的鞭炮齐鸣。年,就这样带着形、声、色、香、味,定格在记忆中。天气渐渐变暖,有些食材必须放入冰箱保存。

二十八帖画画

这天是贴春联和年画儿的日子。春联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门对儿”。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以前,村里人大都请人写对联,现在都是从集市上买现成的。

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贴对子讲究“穷折儿(横联),富对子”,即横楣纸要小,对子纸要肥。贴联时要把上联贴在门的右边,下联贴在门的左边。

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用菱形纸写上一斗方子,上写“福”字或“春”字,下竖写一条“出门见喜”或“迎喜接福”或“欢度春节”之类,贴在门口对面或迎壁墙上。庭院墙上贴“春光满院” 或“满院春色”;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石碾上贴“青龙大吉”;车上贴“日行千里,人马平安”;牲口槽贴“六畜兴旺”或“ 牛似南山虎 、马如北海龙”;粮食屯上贴“米麦满仓”或“五谷丰登”;衣柜上贴“衣服满箱”;灶台上贴“小心火烛”;床头上贴“身体健康”;木梯上贴“步步登高”;风匣上贴“顺风大吉”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

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物,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除此之外,还要贴门神。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门神像多为猛将秦琼、尉迟敬德,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各贴一张。

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书写;守制(服孝未满)时,第一年用黄纸书写或不贴春联,第二年用绿纸书写,第三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书写。

二十九剃光头

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传统民俗中在这天都要剃头、洗澡,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

当然,如果农历腊月小,除夕的活动就放在二十九了。

三十儿蜕皮捏扁食

大年三十儿也称“除夕”,也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现在除夕,张氏人仍沿袭以往许多好的习俗。除夕之夜,全家人欢聚一堂,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直至深夜。

“守岁”在新时代赋予了新的内容,年轻人则玩电脑,玩手机,用手机或手机短信向远方的亲人或朋友提前拜年,祝福来年事业顺利,万事吉祥,心想事成……当电视屏上子时一到,随着午夜悠扬的钟声,人们争放第一挂鞭炮,火鞭、烟火、礼花等各种彩炮将天空点缀得五光十色,眼花缭乱。这又意味着张氏人开启未来的决心和干劲。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捏扁食(饺子)是腊月三十儿这天最紧张而繁重的活儿。天还未明,家家的砧板已发出“噔噔噔”的剁肉声。家中所有的女子一起动手,盘馅的盘馅,和面的和面,待盘好馅和好面后,就围在炕边捏扁食。婆媳小姑边捏边逗,十分快乐。所包的扁食要足够三十儿晚上和初一早起食用。一直忙到下午5点左右。

除夕的晚饭都要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民间广泛流行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硬币扁食。这是村里盛行的习俗。在三十儿包扁食时,将一枚硬币包入扁食里,初一早饭,谁吃到硬币扁食谁在这一年就有福,给全家老少带来极大的乐趣。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早起,尤其小孩为了吃住钱,破例地多吃扁食,乐得全家哈哈大笑。

现在,由于人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以往旧的习俗也逐渐更新。比如,除夕日贴春联已成惯例。家里的男主人除夕日上午还要带上草纸,冥币,纸元宝到祖坟请已故亲人回家过年。

大年初一撅起屁股作揖(拜年)

正月初一拜年是张氏人的传统习俗,是族人尊敬老人、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是日,家家即早起床,人人换新衣服。

1、祭祀神灵和先祖

家里主要人起床洗漱完毕,先在正堂桌子上摆好供品,点上红蜡烛,接着上香依次祭祀神灵牌位(供奉天地全神  位)叩头,祭拜老祖牌位(供奉历代宗亲之神  位)叩头,祭拜先祖遗像或牌位﹝供奉先祖考张公(妣*氏)讳**之神   位;供奉先考张公(妣*氏)讳**之神  位﹞叩头,然后燃放火鞭、烟火、两响炮等。除厅堂点香外,屋门、街门两边和井台都要烧香,以祭祀门神和龙王。烧香要烧到天亮。

2、吃扁食(饺子)。

燃放鞭炮后,要先把煮好的扁食用碗盛好,放上筷子,再依次分别放到神灵及先祖的牌位前,祭祀神灵与祖先。而后人们才可吃扁食。为了能吃到昨天包到扁食里的钱币,交来今年的福气,大家都不做声,吃着一个盼着下一个,眼看见碗底了,怎么还不摁我的牙?……“呀!我吃着了。”不知谁喊了起来。“让我看看,让我看看”,众人争相想看个究竟。“诓恁的”。接着,大家有默不作声地吃起了扁食,盼着自己有个好运气,好福气。

3、拜年

天不明吃罢扁食后,自己家的晚辈要向长辈磕头拜年,磕过头后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然后晚辈由长者带领,结伙去本族长辈家磕头拜年。然后再到左邻右舍,甚至三里五村向亲族新友拜年。若晚辈是小孩,或新婚媳妇,长辈还要给几个压岁钱。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各家为接待贺年客人,家里要备香烟、糖果、瓜子、花生、核桃和压岁钱等。现在,压岁钱的数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而逐渐增大。 

张氏人到本族长辈家拜年时,不管到哪家,至今仍保持着要先给老祖牌位磕头后,再给长辈磕头拜年的习俗。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习俗外,又兴起了电话拜年,手机拜年。形式也逐渐从磕头拜年转变为言语祝福问候式拜年。

4、中午聚餐

中午,是家家户户春节最热闹欢乐的时候。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或几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美味佳酿,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中午吃饭前要先把做好的佳肴,依次分别放到神灵及先祖的牌位前,祭祀神灵与祖先。

现在还流行正月初一中午在县城饭店大聚餐(需要年前预订)。

5、放松玩耍

午后,拜年活动即告结束。这是人们心态最轻松的时候,忙碌几天的老人可稍息片刻;年轻人则喝酒、打麻将,打扑克,或玩电脑或玩手机或玩平板。小孩子们此时更是玩的痛快尽致。

以前,小孩儿玩的游戏有:弹琉璃蛋,撂核桃舀儿,撂钱儿(掷硬币),踢瓦儿,踢蹬脚儿,跳绳儿,跳皮筋儿,藏老闷儿(捉迷藏)、摸瞎儿等等。

正月初二初二是闺女回娘家的日子,是闺女给爹娘拜年日。若是家中有事,不能放在初三(初三是祭祖日,人称“鬼节气”)。 

走亲戚拜年的次序是:外甥走姥姥家,然后是去姑姑家、姨家、姐姐家,最后走祖辈的老亲戚和表亲戚。

走亲戚拜年都要给长辈拿礼(送礼品)。以前拿礼讲究须四个盒礼(饼干或其它果品用黄宝纸包裹,上面覆一方红纸,然后用纸绳困扎)及以上,且收礼的长辈还不能全收下,待客人吃过午饭回去时,还要回两个礼盒,不能让客人空篮回家,这是交往礼俗(一支儿挂面抵一礼盒)。

现在,拿礼的人们早已打破旧的习俗,不再讲究四个礼盒。食用油,纯牛奶,酸牛奶,果品饮料,果篮,大肉,烧鸡,烤鸭,高档白酒,啤酒,方便面,火腿,鸡蛋,高级糕点等等,只要是超市商店有的,在走亲戚拜年的人流、车流里就有。注意,张氏人也在人、车流之中。但是,不能让客人空篮回家的习俗依旧存在,这是张氏人的礼儿吗!

在张氏人的年俗里,正月初二摆桌招待新客(新女婿)的习俗现在依旧。

破五节  

农历正月初五为破五日,具有迷信色彩。人们认为,初五、十四、二十三为不吉之日。正月初五是年后的第一个不吉日,非常忌讳"走亲串友"。是日寅时,家庭主妇还需掏炉灰少许和初一至初五的垃圾送至当街十字路口,俗称"送穷灰"。破五早上家家都吃扁食(饺子),饭前要先祭神灵祖先,放鞭炮。初五过后,禁忌解除,人们可以进行正常劳作。

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这段时间,孩子们一律不挨打挨骂,吃得好,穿得漂亮,玩得开心,那怕有了过失,也不挨打挨骂,这是老辈人传下的规矩。如打骂孩子,就会遭到众人谴责。所以孩子们最盼望的是过年。

正月十五   元宵节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

据史料记载,元宵节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一直延续到今天。

正月十五“元宵节”标志着春节的圆满结束。这一天是天官大帝的诞辰日,民间热闹非凡。这天早饭后,小孩儿在长者的带领下,三五成群,多人结伴到淇县城观看西街的龙灯,东街的划船,北关的背格和抬格,阁南和南门里的高跷,及乡下的秧歌,狮子,武术,杂耍等社火表演。

正月十五、十六,张氏人除了观看城里的社火表演,还有“有事没事攸一攸”的习俗,是说十五十六攸百步可以祛走百病,延年益寿,家人平安康乐,这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这两天还有吃汤圆习俗,并把汤圆叫元宵。

十五晚上和十六早上家家吃扁食(饺子),放鞭炮,祭祀神灵和祖先。

十六晚上人静后,家家还要把过年时写的祖先牌位,在十字街路口点燃,曰送祖先。

新年第一个月圆之日,也算过年的收官。

(2021年9月整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