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胸外科医生说,对待肺部磨玻璃结节要“不卑不亢”?

 北美健一图书馆 2022-02-03

指导医生: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肺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赵晓刚

如果您的体检报告上写着“肺部磨玻璃结节”的字样,您会不会瞬间紧张起来?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觉醒,特别是CT筛查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肺部磨玻璃结节。磨玻璃结节一定预示不良的结局吗?发现磨玻璃结节之后,是该选择保守观察还是应该手术永绝后患呢?

肺结节缘何与磨玻璃扯上关系

百度上这样解释,磨玻璃是“磨砂玻璃”的总称,是指用金刚砂等磨过或以化学方法处理过的表面粗糙的半透明玻璃。磨玻璃肺结节这个名称,利用大家熟悉的磨玻璃,形象地描述出这种类型肺结节的样子。在CT上看,磨玻璃肺结节的密度表现类似磨玻璃,呈现云雾状的圆形或者类圆形病灶。(见下图)

肺结节的定义为影像学上直径≤3厘米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可为孤立性或多发性,不伴有肺不张、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

由此可见,肺部磨玻璃结节是按照密度来划分的一种结节,属于亚实性结节范畴。如果结节病灶内的密度较低、均匀,没有高密度的实性成分,不掩盖结节内的血管、支气管,则被称为纯磨玻璃结节。如果病灶内存在高密度的实性成分,密度不均匀,部分掩盖血管和支气管,则被称为混合磨玻璃结节。

肺部磨玻璃结节是一种基于密度改变的影像学表现,只要是引起肺泡腔充气程度的任何改变,都可以在CT影像上形成磨玻璃结节。

也就是说,磨玻璃结节只是影像学上一种客观的描述,不代表疾病本身或者预示着病情走向。

既然如此,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谈“磨玻璃肺结节”而色变呢?原因就是,磨玻璃肺结节中的一部分会发展为肺癌。

磨玻璃肺结节有良性病变和恶性肿瘤之分。良性病变有可能是炎症、结核、真菌感染、炭末沉积、良性肿瘤等,恶性肿瘤就是肺腺癌。

肺腺癌又分为浸润前阶段、微小浸润腺癌和浸润性腺癌,一般呈渐进式生长。值得一提的是,浸润前阶段包括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和原位癌;前者被划归为良性阶段,原位腺癌的划分存在争议,目前倾向于划分为超早期肺癌。良性磨玻璃肺结节(多为感染性)可以在一定时间内(1个月~12个月,甚至更久)消散、缩小、消失,所以良性的肺部磨玻璃结节是不需要开刀的。

但长期且持续存在的磨玻璃结节使恶性肿瘤的概率大为增高,被认为是肺腺癌的惰性亚型,一般生长缓慢,且高发于东亚人群,患者不吸烟,多为女性且年轻。

肺腺癌的病因依旧不明,需要全球努力来明确。某些磨玻璃结节可以快速增长,原因不明,可能与某些基因如TP53突变、基因拷贝数改变和HLA杂合性丢失有关,但目前对于具体的分子微观事件知之甚少。

国外指南是怎么规定的

那么一旦检查出磨玻璃肺结节,接下来该做些什么?

国外各类指南(NCCN、ACCP、FLEISCHNER),着眼于肺癌筛查,以定期CT随访为主要手段,观察磨玻璃结节的大小及密度变化,来判断肿瘤的发展规律及恶性程度。一般10毫米以下甚至20毫米以下的纯磨玻璃结节,推荐随访观察。其理由为:肿瘤性纯磨玻璃结节(临床排除了炎症、结核、真菌感染、炭末沉积等非肿瘤性的可能)多数是原位腺癌、微小浸润腺癌。如果及时切除,五年生存率几乎为百分之百。

但国外指南并没有深入讨论到底选择手术治疗还是随访,并且还存在一些疑问,比如:管理标准是否可信?CT监测是否真的是最佳选择?手术策略是否存在管理优势?

是否手术,关键看病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立足于国内,用我们自己的数据,出台中国人的诊疗指南。

上海市肺科医院出台了关于磨玻璃结节腺癌的诊疗共识。我们认为,肿瘤性肺部磨玻璃结节是否选择手术,取决于该结节所处的病理阶段:微小浸润腺癌、浸润腺癌建议手术治疗。如果原位癌在8毫米以上、病人心理压力大、愿意开刀这三个条件都满足,可以进行手术。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建议定期CT随访,动态观察变化。

患者如何有理、有利、有节地选择手术方案还是定期CT随访取决于以下三点:

首先,充分了解良恶性结节影像特点、肿瘤转移之路的规律及争议。其次,充分了解科学不确定性的含义,对各种指南、文献批判性学习,学会接受科学之不确定性。最后,充分认知中国目前的医学人文环境,换位思考,认可医患关系和谐。

“我们认为,在肿瘤转移成功之前手术切除病灶是手术开刀的最佳时机。”

但早诊早治与过度治疗是一对辨证矛盾体,二者之间所谓度的衡量也是为了更加考虑到患者的切身利益。事实上,肺部磨玻璃结节腺癌属于惰性肿瘤,发展缓慢,往往呈3年~5年增长1毫米~2毫米的龟速。这就使患者选择手术的窗口期大为延长。

当然,临床上也碰到过相对快速生长的病例:例如5毫米的磨玻璃结节在7年后发展为12毫米左右的实性结节,手术后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腺癌伴淋巴结转移。肺部磨玻璃结节腺癌生长速度、恶性程度的个体差异化原因,至今尚不明确,对于无法辨明病理阶段的结节,建议定期随访观察CT,动态看变化,如果有大小形态密度的改变,及时就医为佳。

“我们认为,肿瘤性肺部磨玻璃结节是否选择手术,取决于该结节所处的病理阶段。”

如果医生通过影像检查高度怀疑是肿瘤性的磨玻璃结节,直径超过8毫米,或者随访过程中结节增大或变实,倾向于手术取病理,判断肿瘤的性质。

如何治疗,患者的意愿很重要‍

目前医学存在盲区,如对某些磨玻璃结节快速生长病因的困惑,对多发性磨玻璃结节属于多原发病灶还是转移性病灶争议的困惑。国外学者Detterbeck对此表示:“现实是,我们都像盲人一样,试图刻画一个我们无法完整观察的实体。我们必须小心,不要过分强调某一特定的观点,也不要过分从特定的观察中得出结论。”

所以,选择进行手术或者CT随访的患者,需要医生与患者之间进行充分的沟通、科普,反复协商,使得患者对疾病认知的信息获取量最大化,做出最有利于患者利益的选择。

医患共同决策弥补了临床就医中的诸多短板。如果患者 高龄 、合并基础疾病较多、不愿意手术,肿瘤性的磨玻璃结节可以考虑替代方案,即立体定向放疗和射频消融。在局部控制方面,立体定向放疗似乎优于射频消融,在具体治疗方法的选择比较中,尚期待更多的临床科研数据支撑。

尽管二者被列为无法手术患者的替代治疗方案,但并不一定能成为可手术患者的替代方案,在治疗方案的远期效果、副作用及并发症方面仍需深入探讨及观察。目前,手术仍然是肿瘤性磨玻璃结节的“金标准”,其替代方案正在试图证明拥有不劣于手术的短期效果。

总而言之,肺部磨玻璃结节有良性病变与恶性肿瘤之分,医生通过影像推断病理性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即便医生推断是恶性肿瘤,也属于惰性肿瘤,大多数发展缓慢,转移概率低。

选择CT随访还是手术切除已经成为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哲学问题,而医患共同决策,已经成为解决此类困惑的有效手段。真心希望大众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医学,医生以患者的角度看待医患共同决策,医患携手,畅所欲言,解决问题,不留遗憾!

来源:医师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