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摆脱你的财富焦虑?

 wupin 2022-02-03


现代人的焦虑来源多种多样,对财富的焦虑又往往更严重。如果我们找一个人来问,“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回答中会大概率出现一项——财务自由。

过去两年有个很热的词叫“新中产”,但是这个群体却被英国杂志《经济学人》称为“世界上最焦虑的一群人”,当然,其他人群也很焦虑。可大家都在焦虑什么呢?

去年中国发布的首份《国人财富焦虑报告》中指出,从身价上亿的60后、70后的千万富翁,到正值上升期的80后,再到初入职场的90后,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财富焦虑, 财富焦虑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时代病 。

也许有人会说,富豪还会焦虑?这不是矫情吗?不知道您是否曾经想过,在大多数人“涨得这么慢”、“理财没用”的苦恼中表达对财富的担忧时,富人也在担心其它问题。

富裕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更大的风险。不论财富多少,不同群体的“财富焦虑”都具有共同的特点——缺乏安全感。

三大“症结”

1、财务状况不理想

最大原因是人们感觉到成本与支出的差异越来越大,最直接的一个表现就是不断上涨的物价与工资收入比例“失衡”。

正如“新中产”这个热词,有着“年薪20万以上”、“高等学历”、“品质生活”等头衔,但实际上 这个群体要面临着房价飙升、子女教育、父母赡养、资产缩水等各种压力 ;其他人群也一样,只不过焦虑有可能更具体表现在少了更多选择优越物质生活的权利。

2、财富难再增长

研究显示,财富增长存在两道坎。从钱不够花或者只够花但没有储蓄,到满足了日常需要之后还有一定的剩余,变成一个有几十万、上百万元存款的中产,这是第一道坎。从中产再到富裕阶层,这是第二道坎。

众多的人能够成为中产,然而能够从中产变成富人的寥寥无几。一个人,十年时间里有可能让自己变成中产,但在其后的几十年里,可能财富将很难增长。

这当然不是说,这个人的货币财富不会增长,而是他的真实财富不再增长了。

想象一下,十年前,你买了房子和汽车,然后再把钱存到银行,不做投资理财,十年后,你真正的财富是增长慢了,还是减少了?答案是减少了(财富被通胀侵蚀了)。

如今,在财富保值增值方面,人们远不如古人那么幸运。古代人只要努力赚钱,财富就会不断增长。但是 现在的人不行, 不仅要焦虑怎么挣到钱,更要焦虑如何让挣到手的钱不贬值。

3、财富时代已变

如果一个人不会投资理财,那么他的财富很难抵御一些无法控制的风险。

但是投资理财不仅风险高,而且需要专业知识,一般人可能不具有这样的能力,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知识性焦虑。

从新中产投资理财能力来看,从基本数据分析来看,目前有95.6%的人认为自己需要补充理财知识或借助专业人士的帮助,最欠缺的部分分别是整体规划、信息解读、原理知识和交易方法。

大多数人最需要的,既不是最源头的原理性知识,也不是“告诉我何时买、何时出售”的实用方法,而是家庭规划和信息的趋势性解读,能够帮助自己对家庭的资产配置做出相应调整。

正如著名经济学家马光远说:“赚大钱的时代已经过去,国民投资应该摆脱散户思维,专业化投资时代已经到来。”

“如何摆脱财富焦虑”

1、改变固有观念

一些人认为目前普遍存在收益率难以满足理财需求的观点,这种观点不可取。收入和市场都是由客观因素决定的,人的情感是无法把握的。

另外,许多投资者将目光投向了所谓“高收益”的产品,切勿轻易冲动,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资产情况和风险接受能力去选择。“投资理财要不着急、不贪心、不懂不投是原则”。

2、花心思合理配置资产

家庭备用金不可少于3-6个月是基础。对于除日常必需的支出之外,还需要有中长期的目标和计划。 投资者建议按照这样的顺序考虑:消费支出规划、子女教育规划、风险管理规划、收入增长规划、投资规划、退休养老及财富传承规划等。

3、结合实际,做出合适的规划

上面提到很多人有“财富焦虑”,甚至投资失败,都是因为没有尝试过用创新的心态去寻找方法,没有真正地实践,比如对比不同“大咖”的投资走向,统计历年的数据等,用实际行动去体验理财,做出适合自己的理财规划。

假如以上都觉得比较难,可以找专业的理财顾问或者理财机构,毕竟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是可以事半功倍的,因为专业投资的时代已经到来。

————————/ END / ————————

您的专业财务策划顾问

桑尼先生

CFP中国注册理财规划师持证人,拥有基金、证券、保险从业资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