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德鑑医案(二)

 一个大树 2022-02-03

二、养阴清肺法治愈虚火喉痹二例

例一叶某,男,29岁。

初诊∶1992121日。

主诉及病史;近月来觉咽喉燥不适感,早晨起床后有灼热感。口干不苦,大便多日一行且秘结。

诊查咽部黏膜暗红色,双扁桃体窝亦稍红(双扁桃体已于数年前摘除)。舌淡红,苔黄稍腻,脉弦。

辨证肺阴亏虚,虚火上炎。

治法养阴清肺,泻火利咽。

处方沙参15g麦冬15g玄参15g石斛15g银花15g紫地丁12g丹皮15g野菊花15g五味子10g泽泻12g7

二诊∶128日。咽喉干燥感及灼热感均已消失,仍遗异物感;寐多梦,大便正常。舌脉同前。苦寒之药极易伤阴,故中病即止。

处方沙参15g麦冬15g知母12g杭菊花12g花粉15g芦根15g北杏12g玉竹15g石斛15g7

两个月后,因伤风鼻塞来诊,询问得知其喉痹之症状已消失,未见复发。

例二黄某,男,19岁。

初诊∶199189日。

主诉及病史咽痒不适,喜作"吭咳"动作及咳嗽,痰多色白呈泡沫状,时有口干不苦。诊查咽部黏膜呈慢性充血改变,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舌淡红,苔白,脉细。

辨证肺阴虚损为主,兼有肺气失宣。

治法养阴清肺,佐以宣肺止咳。

处方前胡12g百部12g天花粉18g知母12g枇杷叶12g紫菀15g麦冬15g沙参15g牛膝15g五味子12g绵茵陈15g5

二诊∶816日。咽痒咳嗽减轻,痰仍多,色白如泡沫状;口干,舌尖较红,苔白脉细。药已对症,上方加减。

处方玄参15g石斛15g沙参15g麦冬15g玉竹15g知母12g百部12g天花粉18g芦根15g五味子12g6

三诊∶827日。患者因学习繁忙,无暇就诊,托人来诉服药后诸症已基本消失,要求继续开药以巩固疗效。遂照上方6剂。

【按语】虚火喉痹相当于慢性咽炎,有肺阴虚、肾阴虚、肺肾阴虚之分。本病诊断容易,治疗方药亦多,然辨证较难,收效其微。二例均由肺阴亏损所致,但例一以咽喉干燥感、灼热感为主,是为虚火上灼于咽喉之候,故在养阴之中重用银花、地丁、泽泻、丹皮等清热泻火药物。然苦寒诸药极易伤伐真阴,为虚虚之忌,故中病即止。例二以咽痒咳嗽为主,故在养阴之中加以百部、杷叶等宣肺止咳药物。此说明中医治病贵在审证求因,灵活施治,而不可泥于常法常方。

三、柔肝养肺、行气活血法治愈声带息肉一例

胡某,男,40岁。

初诊∶199189日。

主诉及病史两个月前吵架后引起声嘶,伴咽唯干灼感,口苦咽干,微咳,痰不多,胃纳尚可。

诊查咽部黏膜呈慢性充血改变,双声带充血肿胀,左声带前中1/3段边缘可见一绿豆大瘀红色赘生物,表面尚光滑,声门闭合欠佳,声带活动良好。舌尖边稍红,苔白,脉弦细。

辨证证属肝火偏亢,肝木侮金,气滞血瘀。

治法柔肝养肺,行气活血。

处方杭菊花12g白芍12g麦冬15g沙参15g芦根15g玄参15g泽兰12g川红花12g香附12g前胡12g6

二诊∶820日。发音较前清晰。舌淡红,苔微黄,脉弦细。效不更法,守前方加减。

处方白芍15g绵茵陈15g木贼12g蝉衣10g芦根15g麦冬15g北杏12g泽兰12g香附12g瓜萎实12g丹皮15g6

三诊∶913日。服完上方药6剂后,声嘶减轻,由于工作较忙,未能继续就诊。检查双声带淡红,左声带仍见息肉,大小大致相同。沉思声带色泽转淡,肿胀较轻,咽部症状减轻,说明木亢侮金之症趋于缓解。但息肉大小变化不大,是由于活血化瘀之力不够,故治宜破气血、散瘀结。

处方三棱15g莪术15g香附12g法半夏15g地丁12g白芍15g杭菊花12g千层纸1l2g花粉15g车前草12g

另加润喉丸2瓶含服。

四诊∶927日。连服药十余剂,声嘶大减,口干不苦。鼻喉纤维镜下见双声带色泽正常,左声带息肉缩小至芝麻尖大小,声门闭合稍差。照913日处方去杭菊、花粉、车前草,加红花12g、五味子12g、知母15g,进药十余剂,并配合含服润喉丸而获全功。

【按语】声带息肉中医称之为"喉瘖"。多由气滞血瘀或气滞痰凝所致。本例暴怒伤肝,木气郁而偏亢,克制肺金,导致肺金受损而声哑。《素问》云;"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故治则以柔肝伐木、养肺生金为先。由于本病是由于气机郁滞而起,加之局部可见瘀红色赘生物,故行气活血祛瘀之法亦不可少,特别在治疗后期,侧重于破气血、散瘀结。由于对本例治法先后有序,药力足够,并持之以恒,最后逐渐将其息肉化为乌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