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辉:关于中小学武术教学的调查与研究

 昵称15221501 2022-02-06

知网加急:中小学教育2111月刊 

关于中小学武术教学的调查与研究

王辉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滨河实验学校 252000

摘要:高强度且集中化的教育模式为我国培养出了一大批高学历优质人才,但是大众个人发展失衡、核心素养欠缺等问题也层出不穷。

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高,我们开始注意到一个人的健康优质发展,不仅仅得益于科学文化知识的丰富,而且其艺术素养、体能素养、心理素养等方面的培养也十分重要。因此,笔者将针对中小学武术教学的具体情况展开深入调查与研究。

关键词:中小学、武术教学、研究

引言:随着我国社会不断的发展进步,很多事物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传统生活中很多习俗都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受到巨大的冲击。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由于国王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学校都非常重视中小学学生在科学文化知识的培养,但是在武术、艺术、体育、心理健康等方面却并没有太大的关注。这种高强度且集中化的教育模式为我国培养出了一大批高学历优质人才,但是大众个人发展失衡、核心素养欠缺等问题也层出不穷。

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高,我们开始注意到一个人的健康优质发展,不仅仅得益于科学文化知识的丰富,而且其艺术素养、体能素养、心理素养等方面的培养也十分重要。因此,笔者将针对中小学武术教学的具体情况展开深入调查与研究。

1. 学校及家庭对于武术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程度。

任何事物都需要在人类足够的重视之下,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武术教育虽然始终存在于我国社会中,但是绝大多数学校和家长并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武术学习能力。造成这一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当属我国相对偏激的教育考核模式。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我们国家非常重视学生对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并且在升学考试中,也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生物等学科设为主要考试科目,其他类似于艺术特长、体育特长的学科,即便部分学校也设有考试要求,但通常其分数不计入总分。在这样的环境下,老师和家长为了能够让孩子顺利升学,通常会直接摒弃掉艺术、体育等不重要的学科。像武术这种连特长都算不上的科目,更加只有在校外的兴趣班里才会出现。即使有些学校迫于政策压力开设了武术课堂,也不会真正的将其纳入学生上课的课表之中,反而用语文英语等主科来取而代之。

偏激的升学考核标准,导致大家在脑海中一致认为,武术教学并不重要,而且在校外的兴趣班里,也只有男生会进行深入学习。这一现象充分体现出,我国学校和家长一致的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却忽略了武术教学所带给学生的各种好处。武术是我国一项传统技能,通过系统的学习,不仅可以在长期的体能锻炼中培养学生的毅力、增强学生的体能素养,而且在一定时刻还可以通过武术技能来进行危险自救。武术技能的培养毫无疑问可以带给青少年诸多好处,但是传统教育模式的价值取向却导致绝大多数老百姓并不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

2. 学校缺乏系统的武术教学课程。

武术课堂在中小学学校中不受重视,从而导致很多学校缺乏武术教学课程的系统设置。很多中小学只有在领导检查的时候,才会因为政策的压力把武术教学一类的课程重新搬回课程表之上。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学校即便在课表上写了武术教学这一课程,也只是带领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体育练习,并没有全面而系统的方式方法来为学生提供武术课程的教学。

缺乏系统的中小学武术教学课程,即便有一部分对这一学科有浓厚的兴趣、一部分老师愿意来从事这一专业的教学,也会因为现实条件的限制而选择放弃。因而,唯有学校对中小学武术教学课程引起一定重视,将其课程像其他学科一样进行具体布置,并且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才会让这门学科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影响中小学学生身体素养的健康培育。

3. 武术教学的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失衡。

武术教学要想顺利施展,起码需要有相应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进行协调配合,才能为学生带来有效的武术教学。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关于中小学武术教学理论的书籍并不充分,绝大多数相关理论资料都是针对大学生所编撰的理论书籍,并不适用于入门阶段的中小学生。除了缺乏丰富而权威的理论资料之外,老师的教学实践也往往不如人意。中小学武术老师大多不是专门学习武术技能出身,绝大多数中小学武术老师都是普通的体育老师取而代之,他们不仅没有充分且专业的武术教学理论来引导学生,而且在武术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也更加偏向于体育项目的锻炼。很多老师为了完成任务,会查找大量简单的武术教学视频来教授自己的学生,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在武术课堂上学到了武术动作,但并没有经过系统的体能训练、武术理论的奠基,所以即便跟着老师学会了很多武术动作,也并没有深入了解到其中的要义。没有扎实理论基础的奠基,也没有充分的体能训练,再多的动作学习都只能浮于表面。

4. 武术教师资源相对贫瘠。

优秀的师资力量是一门学科得以充分发展的基础,但是相比于大学校园而言,专门从事于中小学武术教学的专业老师则少之又少。学校和家长对于中小学武术这门学科本来就不够重视,加上中小学对其课堂的开设也并不充分,使得很多师范类院校的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并不会积极主动的选择中小学武术这门专业,也就导致在中小学校园中,武术教师资源十分稀缺的现象。没有充足且优质的老师,学生自然得不到相关专业的优质教育,这也是我国目前中小学武术教学课堂比较惨淡的重要原因之一。

5. 管理部门没有相应的管理监督政策。

相关政策的缺失也是导致绝大多数中小学学校不愿意开设武术教学课程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一个强壮健康的体魄,所以,相关教育部门也应该着重关注到这些升学考试中分数占比较小的学科,对其学校开设状态展开定期检查或考核,并且适当的加大文艺体育等科目在中小学升学考试中的分数占比,定期的开展相关知识普及活动,让学校和家长充分的意识到,像武术这种看似没用的技能,其实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发展状况。有了一定力度的政策推进,相信中小学校园会更好的开展武术技能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关于武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研究》课题组.改革学校武术 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J].中华武术,2005(7):4- 5.

 [2]邱丕相,马文国.武术文化研究和教育研究的当代意义[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1- 8.

[3]杨建营,邱丕相,杨建英.学校武术的定位及其教育体系的构 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9):73- 7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