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来告诉你易经是什么003

 见青黄 2022-02-07

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源流,就象是青海的三江源是中国长江与黄河的源头,有了源头才有了浩浩荡荡的长江与黄河。虽然中国古代哲学与理学的著作非常之多,但在我看来,它们个个都是周易的儿子,孙子,重孙子,千变万化,也是万变不离其宗。

比如,周易是老子,论语是儿子,孟子是孙子,儒学就是用易理转化出来的文化,是专门研究人伦的秩序的,主要是用来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执“中”关系,记住哦,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什么是“中”呢?从地球的北纬38度起到北极星止,画一条通天的直线,北斗七星就是围着这条直线转的,北斗七星转出的春夏秋冬就是“中”字的口,通天的直线就是“中”字的竖。对于人来说,这个中就是比和人世间人的思考与行动,最简单的比喻就是,妈妈教你,冬天要穿棉袄,你说,中;爸爸教你,下雨要打伞,这也说,中。河南人口里的中,河北人口里的占和行,全是易文化传承。

接着说周易的源流,说完了儒家,现在来说道家。对于道家来说,如果周易是老子,老子就是儿子,庄子就是孙子。道家就是用易理来证明生命修炼秩序的,研究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你又问了,那佛家呢?如果周易是老子,佛经也是老子,不过佛经这个老子是外来的老子,外来的老子不好念经,只能被周易的思想改变,所以佛经即是老子,又是儿子,是外国人的老子,是中国人的儿子。现在全世界的佛教只有中国的最好,因为佛经吸收了易理。佛经是研究六道轮回秩序的,就是说,佛经主要研究人与神之间的关系。

  有人说,易经是一本算卦的书,而易经确实可以用于算卦。这其实是易经最小的作用,正是因为这个最小的作用,反而成就了它不被覆灭的原因,躲过了历朝历代的文字狱。正是易经中小与大、阴与阳的思想,保护了自己。有的人说,易经是宇宙代数学,有的人说易经是概念库,其实让我看来,易经这本书最大的用处是教人行善。在我看来,这是一本敬天爱人的书,济世救民的书,教人向善的书。所谓口口相传的神道,或神道设教也不是人们口中所说的迷信。所谓神道设教,我以为就是以易经为根本,用天道的秩序来规范人类社会的秩序。这个用神,或是神用,即是乾卦的自强不息,又是坤卦的厚德载物,是阴阳合化、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所以人类社会发展的秩序,也就契合了易理,是用先天的螺旋式上升,推动后天的波浪式前进,一切就是顺应时代的“变”和“中”。

易经就是,“推天道以明人事”。易所反映的就是一个全息的世界,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苍天白狗,虚弥芥末,无所不包。对了,那个比喻易经为代数学的人叫冯友兰,他说,周易是宇宙代数学,这句话真的好经典。所谓代数学,就是找哪个未知数的“中”,找到“中”的思想、观点、方法,就可以代入一切。所以,这个代数学主要是找“中”,找到“中”就能带。比如,以数学来说,“中”就是等于,就是1=1,或1+1=2,只要两边相等就是中心,所以数学,学就学个等于号,研究就研究个等于号前后的变化。又比如,物理的中心是力,电子、引力、磁力、弱作用力,研究的无非是个力的变化。再比如,几何学,无非就是河图与洛书,太极中的圆与方的变化,适时适地的面积与体积的分合变化,等等等等。一切的学问,就是找“中”。所以冯友兰老先生,写哲学史时,不知易经,终其一生,也没学易经,是老人家最大的遗憾。他说,要注意一下易经,未来可能大放异彩。

易经是怎么来的呢?说了个“三”,三个时代,三个圣人。有一句话叫做“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三个圣人是说伏羲、文王及周公、孔子,其中文王和周公是父子,算一个。三世就是三个时代,人们都说是上古、中古、下古。我认为,这个下古叫得有点不切全易经的思想,所谓下者,对人来说,是儿子,孙子,重孙子,没有来的将来和明天才可以称下。所以用下古,不太贴切。以易经的思想应当改为的近古似乎更好。所以世历三古,我的意识里是上古,中古与近古。有点狂了,改了人家大家或名家的话。先这样记下来,等人批判!

  其实,三圣三古也只是个说得好听的总结而已,存在又不存在,合理又不合理。先说伏羲,因为他根本就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一个姓氏,是一代又一代伏羲部落的首领,代代总结,代代相传,用来治理部落,认识自然。而这个伏羲氏,也不是最早发现“易”的人,最早应该是女娲,这个用伏羲女娲图可以证明。就是说,先有女权时代的易,后有男权时代的易。

  到这里不得不说一说,女权时代和男权时代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不同点是女权时代人类的弱小,男权时代人类略为强大。相同点就是生孩子。因为人类的弱小,物质匮乏,所以需要让可以生孩子的女人,不断地生,这是为了部落的壮大,人族强大的根本原因。所以,这一阶段,女人掌权。到了人类略有强大后,在各种动物中成为最强大的物种,这个时候是让有能力的强者多生孩子,这就到了男权时代。总的来说,男权和女权都是以生孩子为核心。一个是让女强者生,一个是让男强者生。抢的其实是交配权,女权时代是纯属以交配为交配的交配权,要人,抱团成活。男权时代是物权为交配的交配权,要继承人,要统治延展。

  所谓女权时代的易,最后和男权时代的易结合为一体。最简单的解释,其实就是部落通婚,女娲氏和伏羲氏的文化与人种交流、交易、交通。所以,伏羲女娲图也不是什么亲兄妹结合,而是表兄妹或堂兄妹结合。所以,三圣中的第一圣,是两个代代相传的部落的首领女娲氏与伏羲氏。他们不是一个人哦!

  三圣中的第二圣是两个人,一个是文王,一个是他的儿子周公。这个周公就是周公解梦的周公,现代人结婚仪式那个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就是周公制定的。文王因为受难而推演了周易,重新定位了两两相对的64卦,并做了卦辞。周公做了爻辞。

  再说三圣中的第三个圣,孔子。孔子其人,一辈子没有写过著作,所以易《象》根本不是孔子老先生写的,而是孔子老先生编撰的。孔子老先生删述六经的思想是述其理而去其事,就是说,让人看了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并照着去做,而删除了那些具体的做法,免的让人学会和学坏。以此来推,孔子作的《象》传,只是把古人对易经理解的理论和事实,删述而成。其实就是像西方的欧几里德一样,不是发明了几何学,而是将几何学的精华总结出来,集几何学的大成。

  孔子主要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所以孔子的做《象》传里所选择的内容全是人伦关系,没有鬼神。由此可见孔子或是不同意易经关于鬼神的推理的,所以要敬鬼神而远之,本ID以前就常常认为,孔子在学易上是不通鬼神的。即使不通鬼神,能用人伦关系把易经推通,也是了不起的人物。孔子不通鬼神,但有一句话,让人佩服不已,那句话就是:敬神如同神在!这其实又反过来了,所以素王之称,当之无愧。封建帝制你上我下、朝代更迭,都以孔子为王,朴素至终。令人钦佩。服与有服,敬与不敬,去山东看一看孔庙的规模就知道了。

  再说,三古的时代。上古,其实应该算作是女权部落和男权部落时代;中古,应该是三皇五帝时代,“下古”应该是夏商周三代。如果不这样划分,就根本没有下古。如果这样分了,三圣与三古就不对应。所以本ID说,三圣三古的划分,即不合理,又合理,或许是不能如此对应的比较,所以下古叫做近古倒是合理些。

  这是因为夏、商、周三代的连山、归藏、周易,都十分牛气。连山、归藏是神农易和炎帝易,因为神农叫连山氏,炎帝叫归藏氐。也有人说,之所以周易让人传下来,是因为易经做为治国的思想,在周王朝以后失传了,没有后学可以代之,没有江山可以承之,从秦以后是法家治国,汉以后是儒家治国。另一个原因是,在周王朝的修史之路上,灭掉了连山、归藏这样前代的治国思想后,唯周易独大,长传千年。就连皇帝行为日记的《尚书》都被删除了许许多多,只有三皇之尚,并无夏商之优。这是政治斗争的结果。本人同意这个结论,连山和归藏被周朝给文字狱了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