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树沧桑|柘色与天子结缘(柘木传奇之一)

 颍州西湖会老堂 2023-02-20 发布于安徽

  柘树,桑科柘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甚或长成大乔木。别称很多,如柘桑、柘刺、野荔枝、土檀树、柘革针等。柘字由木字旁加石字构成,意即此树木质极坚硬,根系发达,即使在石头缝中也能扎根生长,适生性颇强,因此还有“穿破石”之称。

  柘树是阜阳市的重要乡土树种之一,民间俗称“寨树”,将柘(读zhè)读成“寨”(读zài)。这可能因为过去农村百姓利用柘树有刺,可以围墙扎寨、防御盗贼和土匪侵扰的特点,常将其栽种在村庄寨沟边缘的原故吧。

  柘树有耐干旱、耐瘠薄、耐荫耐寒、喜阳光喜钙土的生态特性。柘树花期56月,果期910月。我市百年以上古柘树有18株,主要分布在太和、颍东、颍州、界首、阜南、临泉等地。树龄最大的一株柘树在太和县宫集镇刘营村,业已饱经风雨雪霜620余年,有着“柘树王”的美誉,被省政府公布为国家一级古树保护。

  柘木是有“南檀北柘”之誉的名贵木材。柘木边材为浅黄褐色,心材为浅红褐色,木纹清晰雅致,美如山水画卷。在南方尤其在江苏南通一带,柘木称为“柞榛木”,是与海南黄花梨、紫檀、红木相媲美的贵重高档家具用材。

  柘树与桑树均为桑科,古代以“柘桑”并称,柘树叶可饲养幼蚕,其蚕丝制成琴弦,音质悠扬悦耳,优于桑丝。其果鲜红多汁,颇似杨梅,既可食用又能酿酒;柘树含根多糖入药有止咳化痰、祛风利湿、散瘀止痛功效。同时,柘树有很好的园林价值,繁殖容易,适应性强,干拙叶秀果丽,可在公园的边角、背阴处、街头绿地作庭荫树或刺篱,是风景区绿化和荒滩保持水土的先锋树种。

柘色与天子结缘。柘树虽然扎根于乡土,在古代却与至高无上的皇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用柘树提取的染料为朝廷所专用。隋朝以前的皇帝皆喜欢着黑色、红色等龙袍。而“黄袍”流行始于隋唐时期,当时崇尚“以黄为贵”。从隋文帝杨坚伊始,把黄赤色始列为龙袍服色,“隋文帝着柘黄袍,巾带听朝”,此后世代传承。杨坚(581年-604年在位),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隋朝开国皇帝,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还有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典故叫“黄袍加身”,是说后周显德七年(960)正月,禁军统帅(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部下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他为皇帝,称为真龙天子,始为北宋(宋史·卷一·太祖本纪一)。后用“黄袍加身”指政变后夺得政权。如“陈桥一夜柘袍黄,天下都无鼾睡床”(元文学家欧阳玄);“黄袍加身御海宇,五代纷争从此止”(清陈忱《水浒后传》)。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柘,其木染黄赤色,谓之柘黄,天子所服”。即用柘树皮汁染成黄赤色称“柘黄”(杏黄色),用作帝王龙袍的专用服色染料,其“龙袍”称“柘袍”、“黄袍”等,或用“柘袍”、“黄袍”代指皇帝。如“岁时翦刷供帝闲,柘袍临池侍三千”(北宋文学家苏轼《书韩干牧马图》)。

阜阳市华夏丝绸博物馆展厅内,收藏和展示了一件历时数月,按11比例精心还原的清嘉庆时期的龙袍,皇帝专用的柘黄色龙袍上装饰着九条龙和十二章纹,间以五色云纹。其制作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

帝制时代,柘黄色钦定为皇帝专用服色,百官和民间不可僭越。元代明令“庶人不得服赭黄”;明代禁臣民服用黄色,并附加“柳黄、明黄、姜黄诸色亦应禁之”。如有人穿件黄袍子,或家宅的屋顶用黄瓦,墙壁刷黄色,就有可能要大祸临头了。即使官吏无意冒犯也要严厉追究或招来灾难。譬如唐代诗人王维进士及第后,做了太乐丞(管理皇家音乐的长官),有一次让他手下的人为他跳了一回黄狮子舞,结果被贬官外放。因为当时狮子分五色,黄狮子舞是专为皇上看的,这显然是冒犯了皇权,是对皇帝的不敬。再如清雍正时,平定青海叛乱有功的大将军年羹尧,出门用黄土铺道,用了鹅黄色荷包和黄色包袱,这也成为其失宠后被赐死所罗列的九十二条罪名之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