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发展心理学》(20)幼儿的游戏理论

 相国转角 2022-02-09
复习规划服务
答辩论文写作事项咨询

幼儿的游戏理论



一、幼儿的游戏概述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游戏已成为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形式。通过实证性的研究专家们发现:玩游戏比上课更能发展孩子的体能、认知和社会性,是儿童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教师观察和了解儿童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内心世界的最佳窗口,除了游戏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更能发挥增效作用,游戏对于幼儿的健康心理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此,我们平时可利用游戏对孩子特有的吸引力,培养幼儿的健康心理,形成了不同的理论:
 

     1、传统的游戏理论

      1)复演说,霍尔在20 世纪初提出了复演说,其主要观点是: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以不同的形式复演人类祖先的活动,而游戏规则是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的重演人类祖先在生活中的一些基本活动。比如说追赶动物、制造工具、采集野果等与儿童的一些游戏形式的相似之处。

      2)精力过剩说,是由席勒-斯宾塞提出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儿童体内存有大量的精力和能量,又没有其他途径来发泄这种能量,只有把游戏当成发泄能量的一种方式,儿童可以在游戏中消耗体内多余的能量。

      3)机能快乐说,彪勒认为,儿童在游戏中可以感受到身心的愉快,儿童不知疲倦的游戏只是为了追求身心的快。

      4)生活准备说,由格罗斯提出的一种关于儿童游戏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儿童本能的把游戏看成一种,对未来生活的准备,他们在游戏中练习着未来所需要的各种生活技能。

      5)成熟说,博伊千克认为,游戏是一种欲望的表现,引起游戏欲望有三种,一是发展个人主动性的欲望,二是适应环境的欲望,三是重复练习的欲望。

      2、当代游戏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游戏的喜欢也有潜意识成分,尤其是补偿生活中不能满足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儿童游戏中可以摆脱现实强制和约束,尝试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的危险冲动,缓和内心的紧张,发展自我的力量,以适应现实的环境;艾里克森从新精神分析的角度对游戏做出另一种解释。他认为游戏是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健康的发泄方式。在游戏中,儿童既可以重复快乐,也可以抚平创伤。

      2)认知动力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进行游戏是由认知发展的内在动力来决定的。儿童在游戏中可以认识新的事物,可以巩固和扩大已有概念,也可以发展新的认知结构。他还指出,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游戏形式和内容的不同,由其认知发展的不同水平所决定。

      3)学习理论。桑代克认为,游戏也是一种学习行为,受到社会文化和教育要求的影响。各种特定的文化,对于不同的行为会给予不同的奖励或抑制,这种社会文化的差异会反映在儿童的游戏中。

 



二、常见考题
选择题:各种不同的游戏理论。
 
简答题:简答不同的各种游戏理论

三、答题关键点

      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一般以考单项选择题、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察。

复习方式:阅读考纲+理解记忆+举例。

关于简述题需要多看书,将书本理论联系实际,多理解多思考,不死记更背。回答问题时,重要知识点写在前面,展开说明或是解释的内容写在后面,注意逻辑关系,内容结构和完整性。

素材来源 |闫相国申硕团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