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黄

 阿圣_ 2022-02-09

2022-02-08林氏医门学习第43期

6.麻黄能散瘀解凝

著名的阳和汤就是麻黄配熟地黄,二者合用,能起到消散、解凝、宣透、行气滞、调营血的功效。

【医案分享】

梁某,女,43 岁。2019 年3 月19 日初诊。

主诉:左乳胀痛半年余。

病史:患者半月前自觉左侧乳头下有刺痛感,自查乳房发现左乳晕周围有一山核桃大小肿块,周围皮肤发红,左乳溢液,色白,质稠伴臭味。西医诊断为浆细胞性乳腺炎。

刻诊:左乳房胀痛,口干,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数。

辨证:寒凝毒滞,郁久化热。

治法:温阳解毒。

方药:阳和汤加减。

熟地黄15g,麻黄5g,鹿角片10g,白芥子10g,炮姜10g,甘草6g,天花粉10g,山慈菇10g,猫爪草10g,夏枯草30g,蒲公英30g,水蛭5g,生姜10g,红枣6 枚。15 剂。

二诊:患者自觉肿块缩小,红肿消退,继用上方巩固治疗,共服150 剂中药,肿块消失。

7.麻黄治疗中风

中风在临床非常多见,一般医家以补阳还五汤治疗。

当代医家李可在治疗中风急性期引起的脑水肿时用大续命汤,重用麻黄发汗利水,疗效颇佳。

这些好的经验为我们临床打开了汗法的法门。

在中风的恢复期,常用小续命汤治疗,在方中常重用麻黄,加枇杷叶、桔梗、水蛭。

为何要重用麻黄加桔梗?

是余根据经典理论所悟。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所谓 “治节”,即治理调节。肺为 “华盖之脏”,主统人身之气,其作用如《灵枢·决气》所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 

全身之脏腑组织、四肢百骸,无不赖肺气宣发的水谷精微以滋养。

从以上可知,人体一切的触觉、动作都与肺有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这些理论悟出,在中风恢复期仍用小续命汤,加入调整肺的肃降功能之药物及化瘀之药,可使半身不遂之症状逐步减轻。

在药物的应用上,可以加豨莶草、全蝎,有时亦可加石膏,既可制麻黄之发汗,又能起到提壶揭盖之功。

8.麻黄治癥瘕积聚

脑瘤病位在头,头部为诸阳之会,阳化气,阴成形。

用麻黄治脑瘤,一是太阳在头,用麻黄;

二是瘤为伏邪,少阴阳虚,邪伏少阴,附子、细辛托邪外出。

若邪伏太阴,可加黄芪、红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