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稿推荐】松肩修路去阻碍,劲达稍节显奇能

 新用户64325103 2022-02-09


假太极只打套路满口虚言,
真内功去伪存真狠抓落实。
落实到人体的每一个关节;
落实到功法的每一个要领;
落实到生活的每一个瞬间!


讲次第明心知往

重落实力行求至

“开肩开胯”或者说“松肩松胯”,是练习内家拳的爱好者每天不离的一句话。之前写了一篇文章,专门谈了松胯的“窍要”问题,“颠覆”了很多人关于松胯的认知,反响很好转发量特别大(点击阅读:【特稿推荐】“腰隙”不明枉费神,“后胯”不开窍不真),看来对于还没有懂劲入门的拳友来说,大家还是更愿意看一些跟具体练法相关的东西。松开肩胯确实是修炼内功的基础,无比重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所以今天专门再谈一谈这个问题。

拳谚说,“松胯是修理自己,松肩是修理别人”。只有后胯松开,才能够真正气沉脚底,才真正有了“根”,而“练根”是内家功夫的核心之核心,没有根就没有一切。了根表示自己能够立足了,孙子兵法讲“先求不可胜,然后求胜”,就是说我们自己能够立定脚跟了,就立于不败之地,不怕外面的进攻了。大海从来没有想过要战胜洪水,但是汹涌澎湃的洪水却不能伤其分毫。做人也是这样,自己的原则和立场清楚了,就能够识破别人的动机、利益了,也自然有应对办法。当然内家功夫的根,也分三层次,“地根”“天根”“无根之根”,之后再慢慢阐述。

对于武术而言,无论是自己站稳脚跟,还是修理别人,都有一个“劲路”的问题(点击阅读:【特稿推荐】只有劲路通达,才能“节节贯穿”。接触点之来力,要“自然传导”到腰间储蓄。腰丹之劲,要“自然传导”到接触点作用于对方。这一个来回,靠什么?简单说就是两个东西,一个是“劲源充沛”,一个是“劲路畅通”。所谓“劲源充沛”,就是说在发劲的时候要有劲,这是功力,是本钱,必不可少,越多越好。在化劲的时候要有吸收能力,不能对方给的东西太大太猛自己存不下。而所谓“劲路畅通”,就是要能把劲送给对方,这就要求必须打通从劲源到劲端的路,否则功力再大都绑在自己身上,电路贯通要考虑“电阻”,而劲路贯通必须解除“劲阻”。

在太极推手当中,无论我们做什么,都必须通过身体与对方的接触点,至少刚开始必须通过两手接触,到了高级阶段才会有“全身无处不丹田”,“周身都是手”。至于不接触就打飞人的情形,我们不否定但不讨论。练功不能好高骛远了,功夫必须一层一层往上练,一步也不能少,开始走的所谓捷径,最后都要回过头来补课。既然必须通过两手接触,所有的内劲都必须从接触点过去,这就要求我们身体内劲的源泉要顺畅地传导到接触点,这个叫做“劲路打通”。这个源泉在哪里?就是腰丹脊背,都在我们躯干的背面,所以说“功夫都在背上”,内家高手的身体特点是正面看着瘦削,脱下衣服让你看背,静下来宽阔厚重,动起来波涛汹涌。

劲路贯通并不神秘,就是从腰胯脊背到四肢的劲力的传导。其实就像你拿着一只弓,或者就是一种平时的棍子,当你把一头固定压在地上,然后用力压另一头,把弓压弯的时候,你会感觉到手上越来越吃劲。人体也是这样,脚底就是我们这张弓的接近地面那一头,手就是另一头,腰就是弓的中间。棚劲就是对方压你的时候,你的劲路非常贯通,一下子就传到了脚底,然后你的腰就蓄上劲了,对方就会觉得手上传来一种弹性的反作用力。这就是最简化的内功模型,“五弓合一弓”,发劲无非就是“固两头,挤中间”,手上合住对方,脚下合住大地,中间腰一个“束展”就完事儿。说起来简单,练起来还是要一个过程的。(点击阅读:【特稿推荐】弹性根劲:内家功夫入门的标志

还是回到今天的主题“松肩”上面来。很多人在推手的时候,完全没有棚劲。要么就是松懈的状态,任由对方的手在自己躯干要害部位“刷油漆”,要么就是用胳膊死顶,几下就酸胀难耐。这两种情况都不行,对方给点棚劲,松懈或者死顶都是撑不住的,必然一下子就把手压扁了,劲道作用于身体被推出去了,如果是真动手就被打上要害了。出现这种现象,就是手棚不住,所谓棚劲,就是一种“弹性支撑”。手上撑不住,就是从接触点到脊背之间的劲路不通,全靠局部在战斗,不能达成“手长在腰上”的状态。造成这个问题的直接原因或表层原因,主要是肩膀不松,肩背连接的筋膜不够强韧。

很多爱好者以为松肩就是松胳膊上方那个肩关节,其实初级松肩最重要的是肩胛。就像松胯最重要的不是髋关节而是骶髂关节一样。肩胛也称为扇骨,它与脊柱的胸椎、以及肋骨之间,不像其他关节一样有关节腔之类的东西,它们之间没有硬的关节连接,只有软组织连接。但是很多人几十年也不怎么运动,加上长期低头族、对着电脑或者书籍,一直把肩膀压在脊背上,所以筋膜都产生了粘连,气血不畅,经常肩周炎颈椎炎,肩颈综合征,气血上不去还会头晕头疼不清醒。不少人犯了颈椎炎肩周炎,一味依赖所谓的理疗按摩,其实通常不过是缓解一时的痛苦而已,往往解决不了根子的问题。解决根本问题,还是那八个字:“骨正筋柔,气血自流”。

肩胛其实很好练,至少比之前讲的后胯要容易一万倍,通背拳在松肩开膀方面的研究很深。其实原理也很简单,肩胛的结构决定了它的运动无非就是上下提纵,左右开合,前后掰扣。所以你可以把肩膀提到最高点,标准是肩膀最高点与耳垂平齐就算松得还算不错了,当然开始你可能还差一两寸呢。提到最高点保持不动,看看你能提住多久,坚持不住了再坚持,最后放下来放松几下继续提。这样日复一日的,很快就把肩胛与脊背之间的空间拉开,相对运动幅度强度越大,内部空间越大,功夫越深。当然,这里只说了一个上下提纵,还有其他角度的功法,也还有其他方式比如“摇膀”“甩肩”等功法体系。很多人会觉得,不是说要沉肩坠肘吗,怎么还耸肩了。真东西就是这样,看起来如此的“不合常理”,但效果说明一切。“反者,道之动”,太极拳的东西都是反着练、正着用的。沉肩坠肘是结果,不是练法,我已经不知道多少次强调了,“在因上求,不要在果上寻”,练功最忌讳倒果为因。

为什么我在上面说“松肩胛”其实还是“初步功夫”或者说“表层功夫”呢?因为肩胛其实还是“外围”,只是为深层次的松扫清一下外部束缚而已。松肩严格说起来应该叫“松膀”,这是一个“综合体”,但是我们必须从肩胛入手。肩膀部位的结构比较复杂,后面连着肩胛骨,前面跟锁骨连接,锁骨另一头还连着胸骨,大臂也连在一起。所以肩其实跟三块骨头有直接的联系。肩膀关节要彻底松透是很难的,真正要达到登堂入室的肩膀松,其实窍要还在“锁骨”,整个上肢的根节,可以说在于“锁骨”。估计很多人很意外,这么一小根骨头,怎么能担当如此重任?其实,锁骨限制了我们太多地方。最关键的是,它是连接整个肩膀系统和胸肋系统的唯一的骨节。锁骨两端松动的程度,直接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够做到“沉肩落肩扣肩”以及是否能够做到身法的“含胸拔背”(点击阅读:【特稿推荐】束肋下气把裆撑,含胸拔背出高功)。

肩膀越松,从腰胯丹田这些人体最大的力量来源所产生的劲力,就会越少受到阻碍,就不会消耗在自己身体内部,而是痛痛快快完完全全地给到对方身上去。记得很久以前,有一次我与一位朋友练功推手,当时整个胳膊练得完全抬不起来了,就像不是自己的胳膊,在肩上吊着个东西一样。这时候我把两手自然搭放在他手心里,心里突然一动,身子往下微微一坐,手往前轻轻一送,同门一屁股就坐在地上了。吓了我俩一跳,心想怎么回事,怎么会有这么干脆通透的劲道。其实马上就悟到了,就是你的上盘越松,松到什么都没有的时候,而身体中节产生的巨大能量就能在电光火石间传递出去。正是因为当时的我完全没有了稍节的力量,所以不像平时那样自己绑住、阻碍自己。如果修炼到随时随地、立体浑圆多角度地保持这种状态,那功夫就算是渐近高明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