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血痹名方黄芪桂枝五物汤

 枝上有花开 2022-02-10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主治血痹,隶属于痹症,相当于西医风湿病范畴。风、寒、湿、热之气相引久而不去致痰、瘀、气、血相结,经络瘀阻为痹症的病机。又因“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日久易致成气虚内热体质。因此,其治疗应在益气通阳、合营行痹的基础上酌加清热解毒、软坚散结、补益扶正等药物,更应结合临床辨证施治。举案两则以说明。

医案举隅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1 刘某,女,45岁。初诊:腰部及四肢肌肉疼痛8天,腓肠肌尤甚。病者于一周前受凉,心中烦躁,郁郁不安,两三天后出现腰部及四肢肌肉酸楚疼痛,热水浴后未缓解反而加重,多汗,实验室检查中性淋巴细胞偏高,遂于受凉第五日输抗病毒药物,第一天觉症状缓解,次日复起如故,就诊时面色少华,自述20余岁小产一次。舌质淡红、苔薄白少津,脉沉细。西医诊断:皮肌炎。中医诊断:血痹。病机:营卫虚弱,风邪痹阻。治则:通阳行痹,祛风湿强筋骨。处方:生黄芪20g,桂枝5g,金银花15g,忍冬藤15g,苍术10g,白术10g,红花15g,三七5g,丹参20g,全蝎5g,红景天6g,汉防己15g,乌梢蛇10g,怀牛膝10g,木瓜10g,川芎20g,赤芍20 g,7剂,水煎服。服药后四肢似有热感,疼痛缓解,汗出减少至基本正常。后随证增减治疗半月余,手足肌肉疼痛、多汗等症悉 除。
 
按:该例患者素体肝肾不足,肌肉虽然丰盛,实则筋骨脆弱,腠理不固,因而抵抗病邪的能力薄弱。这种体质的人,每因稍事活动,即体倦汗出,或心烦不安而睡时辗转反侧,极易感受风邪。其感受风邪后因阳气不足、阴血滞涩,即“阳不足而阴为痹”,故肌肉酸痛。“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然其病位已然不在表,已深入肌理,误行热水浴熏蒸体肤,令其汗出,津血同源,耗损阴精,故肌肤更无精以濡养,疼痛加重。又因阳气不足以鼓动,故脉沉细。此时应以振奋阳气、流通气血为主,方中黄芪甘温益气,桂枝通行血脉,寓有“血行风自灭”之意,红花、三七、丹参、川芎、赤芍助桂枝活血行气、通络止痛,全蝎、乌梢蛇等血肉有情之品搜剔经络之热毒,现代药理表明,虫类药物多含生物活性物质和多种氨基酸,大多具有兴奋骨骼肌、平滑肌、解痉、抗炎作用,苍白术、汉防己、川牛膝、木瓜既温通静脉之湿滞,又能活血祛瘀、通利血脉,金银花、忍冬藤、红景天清肌肉经络蓄积之热毒,故风去毒消,营卫自和。
图片
图片
图片
2 陈某,女,65岁。初诊:胸闷、头晕、头沉、腹痛频发3年余。病者一年前体检患有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性心脏病,近三年频繁出现胸闷、头晕、头沉、易感疲劳,多忧心思虑等,有时伴腹痛、身重乏力,已绝经,近期小便量少,舌质暗淡、苔白,脉沉涩。西医诊断: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性心脏病。中医诊断:胸痹。病机:胸阳不振,痰浊阻滞。治则:通阳散结,益气升清。处方:党参15g,桂枝5g,炒白术15g,佩兰15g,云茯苓20 g,参三七5 g,丹参20 g,木香10 g,沉香5g,杭白芍20g,荜茇10g,郁金10g,茜草15g,鸡血藤20g,何首乌20g,怀牛膝10g,杜仲15 g,7剂,水煎服。服药后症状明显减轻,后随证增减治疗 一月余,胸闷、头晕等症悉除。
 
按:该例患者因精神因素导致胸阳不展,气血运行不畅,脾湿不化,聚集成痰,阻滞经络,故胸闷;清阳不升,故头晕头重,即“无痰不作眩”;痰饮水湿等阴邪停留而致腹痛频发。胸痹属虚实夹杂之证,虚以气虚、血虚、阳虚为主,实多为痰浊,方中党参与黄芪相比,两者同能补气,现医疗上常用参芪注射液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微循环,而党参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上优于黄芪,故本方将黄芪换作党参,与桂枝相配伍,益气温通,作其君药;炒白术、佩兰、云茯苓、 木香、沉香、杭白芍芳香化湿、健脾利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故用参三 七、丹参、茜草、鸡血藤、荜茇、郁金行气活血、疏肝解郁;怀牛膝与桂枝配伍能入血分、上下同治,增强祛瘀散寒之功,与杜仲配伍,益肾填精,《灵枢·海论》有“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故补充髓海、滋补肾阴能适当纠正眩晕头痛的症状。
图片

图片

主讲人介绍

伍炳彩:国医大师,江西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历任江西中医药大学(原江西中医学院)金匮教研室主任、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组组长、学科带头人。第三、四、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十二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伤寒学、心病学的学术带头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