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0期】762厂 杨红梅《马勺沟童年的记忆》系列--青青校园

 三线建设文化 2022-02-10



青青校园 

马勺沟童年的回忆系列

文:杨红梅

我们的学校建在山脚下的一个平坦的缓坡上,面向一条优美清澈的小河,一侧是美丽的田野,背靠群岭,山上是翠绿的柏树和繁茂的灌木,一股涓涓溪流从山上轻轻流淌进我们的校园,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两栋红砖砌成的教学楼格外的引人注目。

 学校的面积很大,一堵很宽的板报墙将学校一分为二,于是就有两个操场。小操场上两边是两栋教学楼和音乐教室,体育器材室。两栋楼之间有六七十米的距离。它是我们课间活动的主要场所。大操场主要用来上体育课和学校的大型文体活动。我只记得在大操场上跑一圈是800米,这仅是老师画的800的跑道而已。跑道旁边还有一个小篮球场。在教学楼后的小半坡上还有一个小小的生活区。这样的学校规模不要说是现在了,在当时的年代也不多见吧。尤其是在狭长的马勺沟里。可见大人们对教育的重视了。
 童年时代的快乐,一多半是在这里——我美丽的校园。
 记起第一天上学的情景,背着小书包,在妈妈的再三叮咛下和同院的大哥哥大姐姐一起去学校。(妈妈还给我在书包上系了个小缸子,那会大部分小伙伴都有的)那个清清的早晨,迎着初升的太阳,走在通往校园的路上,(大人们不让我们走马路,那是大人们上班的路车很多,我们小怕不安全。于是我就在哥哥姐姐的带领下沿着河堤走)心里象揣着个小兔子一样,有点兴奋有点忐忑。走进教学楼,楼道里有很多的和我一样大的小伙伴,一位大姐姐把我领到写有一年级一班的教室门口。对我说:“好了,我任务完成了,这就是你的教室了,放学了,你不要乱跑在这等着和我一起回家。“哦 ,谢谢姐姐”我说。走进教室,一位温和的阿姨对我说:“你叫什么名字啊”“我叫梅梅,阿姨好”“我不是阿姨,我是 你的老师,以后叫我景老师知道吗”“哦 景老师”我好奇的看着教室和已经在座位上的同学嘴上答应着。那天我看到很多我认识和不认识的小伙伴,有诚诚、小伟 苏晨、朝朝、颖颖 、蕾蕾、玲玲 、萍萍 、 华华~~。我朦胧中记得,我被老师安排在第五排(一共6排,谁叫我个子高呢)我的第一个同桌是萍萍。她扎两个小辫子,圆圆的小脸上有着甜甜的笑。我们把书包放进桌子的抽斗里,然后在景老师的和蔼声中开始了我们的小学生活。
 那天,还有个有趣的事。放学了我和刚熟悉的萍萍到操场上去玩,碰到小伟。(小伟 苏晨 诚诚是我学龄前的小伙伴 好朋友)小伟一脸坏笑还很神秘的对我说:“梅梅,教你一个好玩的”“什么啊”“你看就是这样”只见小伟往手背上唾了点唾沫然后说“然后这么搓,你能闻到一种到一种味道”“什么味道,这样多脏啊”“你试试不就知道了”“我不,你肯定没好事”“真的,真的不信你闻”说着他把手伸过来“难闻死了,什么味啊”你一脸的坏笑:“嘿嘿 ,你没闻出来?象不象鸡屎的味道”我说;“不知道,讨厌”然后拉着萍就走了。那时一直纳闷小伟怎么知道那是鸡屎的味道呢?现在一联想我就想笑。他不会******哈哈哈。那天我也没有让大姐姐带回家,我和我刚结识的小伙伴一起回的家。(儿时的友谊是会很快的建立的)
 要选少先队员了,老师说只有表现好学习好的同学,并通过同学们的选举才有资格加入少先队。很光荣,我和萍萍成为小学一年级新生里的第一批入选少先队的学生之一。(加入少先队对现在的孩子来说已不算什么了。可对于我们那个时代的孩子来说。是一件梦寐以求的很光荣的大事了。我记的学校给预备同学发了申请表,那表格还是在家长的帮助下填写的呢。表上有很多我都不懂的名词。好象是连带的家庭出身的一些政治的东西)
    那时入队的名额是有限的一个班好象只有15名。记得当时还有:晶晶 华华 朝朝 海朋 诚诚  京伟 蕾蕾 小伟***老师说:被选上的同学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不合格还会被刷下来的。我觉的比长大后入党都难。有一天放学我和萍萍手拉手的走出校门就听身后有两个声音:“看这两孩子多好,手拉手一定是姐妹吧’那是两个老师在说话。后来我知道他们是我们学校的校长。我俩回过头相互看了一下笑了:不是,我们是好朋友”“那你们一定是第一批要入少先队的喽?”“是的,我们是一年纪的”说完我们就跑了。“梅梅,他们怎么知道咱们要是少先队员了啊”“我也不知道啊,我没说啊”。正式入队的日子来了,那是六一儿童节,一大早我就穿上了那时最美的学生的着装:白衬衣,蓝裤子,白球鞋。来到学校,学校已是一是一片欢乐的海洋。到处是彩旗飘扬,高年级同学的扇子队 秧歌对 花环队 腰鼓队 ......在进行活动前的最后演练。我们拿着小凳子排好队在老师的引导下坐到班级指定的位置坐好。庆祝六一儿童节和少先队入队仪式在庄严的少先队队歌中开始了。一队穿戴整齐带着红领巾的高年级的学生,在一个配戴有大队长队徽的哥哥的带领下,护送着队旗 ,吹响了队号,敲响了队鼓很庄严的走向主席台。在校长老师们庆祝六一讲话后,少先队入队仪式就正式开始了。辅导员高老师开始念预备队员的名子,然后让我们站到主席台前。念到我名字时 我的心跳的砰砰的,好紧张啊。队歌再次想起,一些高年级的学生每个人都手捧着鲜艳的红领巾向我们走来。这是多么庄严而美丽的时刻,我们戴上了红领巾,老师的指引下庄严宣誓,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少先队员。
  老师和父辈们殷切的希望和呵护中,我们快乐健康的成长。
  有一天,学校来了很多穿着白大褂的阿姨和叔叔,要给我们体检打预防针。打的是“乙脑疫苗”。那时流行性乙脑病对我们是很有威胁的病种之一。只是这针当时副作用有点大,有的人打完后会发高烧,在打针的部位还会有水疱,并会发炎留下一个小疤。(我的手臂上就留有)打完几天后,我们班就有几个同学应为药物反映休假了。那会我可着急了,为什么我不能象他们啊,怎么还不发烧啊这样我也可以在家不用上学,主要是还会有好吃的水果罐头哦。(小孩子最天真幼稚的想法)映像最深的要算,为了预防腮腺炎,全校喝了一星期的中药汤。每年到了春季和秋季时,学校的锅炉房就会支起两个大锅,老师们会把医院配好的几大包的中药倒进锅里里熬,校园里就会弥漫起淡淡的药香。可那药的味道真的是很苦不好喝。那几天,上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喝药,在上完早自习后,老师会提着满满一桶的药水走进教室,然后给每个同学的杯子里都到满,再在她的带领和监督下喝下去。那药太难喝,喝完苦的我们直伸舌头,第一天还行,我们为了表现自己的勇敢坚强一仰脖都喝了。可接下来就不那么顺利了,好多同学都悄悄的带着白糖,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把糖倒到杯子里,而且上学时仅可能的带小杯子。越小越好。后来被老师发现,老师会毫不客气的走到你面前微笑着给你再添上一杯,并亲自守着你喝下。(唉 聪明反被聪明误啊)还会带点幽默的说:这桶里还有一些,哪位同学还想喝?管够呦”。哈哈哈 ,老师啊,那要是糖豆不用你说,我们都会抢的,可惜这是药。
   那时我们的学校给了我们很多的关爱,他给了我们一颗慈母的心,他给了我们严父般的期待,他给了我们雄鹰飞翔的翅膀,他给了我们厚积薄发的力量。


(点击文字进入)

马勺沟童年的记忆系列

开篇

上学啦

对你说声抱歉

不为人知的战争


顺手放入朋友圈,没准您的朋友就需要!

▽三线文化遗产 |  Information 

2022

三线文化遗产

三线精神 永放光芒


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