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试脑科学》读后感

 李爽爽姐 2022-02-11

   如果让你的大脑像扫描仪一样,只要视线所及之事便会形成记忆,留存与大脑;担心考试背不过现象,明明已经记得深刻,但到考场又忘了不少内容;同样一个要记忆内容却有人记得快,有人记得慢,差别是什么?带着一系列“小问号”,走进这本书《考试脑科学》。

   在我们头脑中什么样的事情是最容易记住的?从远古时代人们为了生存凡事和生死存亡有密切关系的事,都是大脑容易记住的。而记忆留存于大脑还必须通过一个守卫,叫做“海马体”,它负责判断什么事是可以通过,什么事不可以通过,来形成记忆。除了和生死存亡有关的事以外,比如学习跟生存没有关系,很难以记忆,我们却可以通过本书了解到,可以想办法骗过海马体,形成记忆。

   记忆是有一条曲线的叫做“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经过科学证实,如果所学新知识在2天、一周、两周、一个月的复习频率会让人产生牢牢的记忆,因为“海马体”会认为,这个“人”怎么总来啊,一定是重要的事情,那么赶紧给它通过,丢到记忆区吧,这样,按照这个节奏你就有了长期记忆。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怎样形成快速记忆?

   科学证明我们人脑除了产生α波、β波以外,还有一种波更容易让人记忆--θ波,就是当你的好奇心出现的时候,即使刺激海马体的次数很少,也容易让你形成记忆。如果一个人带着好奇心做事,θ波出现的次数多,能让一个人有多大差别呢?这个人学一次,他记住了,而学十次的这个人没记住,有10:1这么大的差别。

   最核心的地方就在于,感兴趣的话你会记得更牢。如果你的童心泛滥,就像达·芬奇那样,到六七十岁的时候,还在研究啄木鸟的舌头到底是什么形状,还一天到晚沉浸在对自然的探索当中,这种人的记性就会特别好。原因是什么?他不是被逼的,不是痛苦的,他是非常好奇地在了解这个世界。

   如果你新买了一本书,这本书刚好能解决你当下生活中最棘手的问题,你是要带着好奇心的角度去看书,那么头脑中就会涌现大量的θ波,更容易将这本书看进去,也更容易形成记忆。就像孩子小时候,她对万事万物是保持好奇的,所以我们会看到小孩子学什么东西会很快,就是因为她感兴趣,在头脑中迅速形成记忆。

   达·芬奇讲过一句话,他说:正如明明没有食欲却去吃东西,会对健康不利,如果没有兴趣还去学习,则有损记忆。这是达·芬奇的名言。卢梭讲过一句话:人受到的教育越多,好奇心就越强。好奇心和记忆这件事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好奇心增加,记忆会变得更多;另一方面,脑海当中记忆的知识越多,所产生的好奇心也会越多。

   刺激杏仁核,带入情绪更容易记住

   情绪起伏更容易让人产生记忆,比如你一定还记得你初恋的日子,你考试取得好成绩上台领奖的岁月,你小时候妈妈带着你走乡下小路车子颠簸,给你摔下车的那一次经历。但凡是当时带入情绪的事件更容易让人产生记忆。

   在平时学习中,如果这一段年份或者事件需要记住,可以看完书本,闭眼想想当时那个场景,想象的越具体越容易形成记忆。就比如樊登老师讲1815年拿破仑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当时老师讲这段时描绘了拿破仑的窘境,衣着褴褛不堪,帽子倒向一边,满脸脏兮兮,画面感一下子就能充斥大脑,这样这个枯燥的年份就记了下来。

   不带任何情感地去记一些东西,你很有可能记不住。但是如果你给要记的东西加入一些情绪,加入一些想象,你立刻就记住了。

   记忆怕压力

   快乐总会让人容易产生记忆,而如果压力过大,很难在脑海形成记忆。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一个孩子在家里看到父母天天大声吵架,成绩就会大幅下滑,原因就是父母吵架会导致孩子的压力增高,记不住东西。

    还有的父母,会给孩子施加特别大的压力,不断地威胁他,告诉他考试考不好就没用了,没办法了,怎么怎么样,这时候孩子的成绩反而会受到抑制。

   我身边就有一位这样的朋友,她在工作中表现特别积极主动,而且对事物理解能力超强,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基于她这么能干,我曾问过她,学习能力这么强怎么就没有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她告诉我小考,模拟考都能在班里前几名,但每次大考都失力,原因就在于到了大考她会无形当中给自己压力,让自己进入考场头脑空白,平日里会做的题目也忘了解答方法,所以就大考失力而没有到一所理想大学就读。

   让我们永远对未知的世界保持好奇的心态,如果你没有好奇心请持续地学习来调动好奇心,持续地学习之后会产生更多的知识,更多的知识也会帮助你产生更多的好奇心;第二个就是情绪控制,在轻松愉悦的环境就和容易产生记忆,比如多听听莫扎特的音乐,他的音乐总是很快乐,人在快乐的时候也更容易产生记忆;第三个减少生活中的压力,如果一本书对你来讲太难的话,可以把目标分解,从一小段培养兴趣开始,循序渐进的逐渐深入。

   我学完了这本书以后,觉得以后在学习方法上有了很多可以长足进步的空间,也更有信心了。因为知道大脑的结构,知道大脑是这样运作的,我们就能够更善于利用我们的大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