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注解:太阳病提纲,揭示百病从表出入的本质

 秦楚古方 2022-02-11

秦山楚水古方中医 点击“秦楚古方”关注公众号

伤寒论注解第一条丨文 / 终南山

这是秦楚古方161篇原创文章

根据伤寒论的理论,太阳病为表病,总六经而统荣卫。无论是哪种外来的疾病侵袭人体,或者是因身体内在引起的疾病,只要是呈现出表病的证型,都称之为太阳病。

只要人体呈现在表的营卫之气强壮,则百病不侵。如果表气虚弱,荣卫之气不能抵抗外来邪气,那么病邪就会由表入里,从皮毛、腠理、肌肉、筋骨、脏腑而层层深入,形成各种复杂的脏腑疾病。

由此可见,太阳病为其他六经病最先在人体表现出来的初始状态,或者是其他病表现好转而出表的一种表现。

那么到底什么是太阳病,太阳病的表现由哪些,具体的发病原理及变化是怎样的一种情况,我们还是先来看伤寒论的原文,等太阳篇逐条注解完之后,再来进行太阳篇的总结。

历代以来,注解伤寒论的中医大家不计其数,流派众多,本人选择一气周流派黄元御、尊经派陈修园、中西汇通派曹颖甫、皇家学院派医宗金鉴、方证派胡希恕、衷中参西派张锡纯、以及火神派张锡纯等人的相关论注,对伤寒论进行逐条解析。

伤寒论原文

1太阳为之病,脉浮(浮象浅表,轻按即得,指邪初入也),头项强痛(头项强jiàng痛即头痛项强之意,谓颈部有牵强不适之感。项指颈之后部)而恶(wù务)寒畏寒怕冷)

名家集注

伤寒悬解:太阳在表,故脉浮。其(太阳)经行身之背,起于睛明(在目内眦,足太阳经之穴名),自头下行走足,(所以)病则经气(在人体)上(部)郁积,壅塞不降,故强痛也。风寒闭其营卫,气郁不能透泄,则外见恶寒。寒者,太阳之令气也。

陈修园:太阳主人身最外一层,有经之为病,有气之为病,主于外则脉应之而浮。何以谓经?《内经》云:太阳之脉连风府,上头项,挟脊,抵腰,至足,循身之,故其为病头项强痛。何以谓气?《内经》云:太阳之上,寒气主之。其病有因风而始恶寒者,有不因风而自恶寒者,虽有微甚,而总不离乎恶寒。盖人周身八万四千毛窍,太阳卫外之气也,若病太阳之气,则通体恶寒;若病太阳之经,则背恶寒。此言太阳之为病总提大纲。

曹颖甫:此节为太阳病总纲,故但言脉浮,而不备言兼见之脉,(兼见之脉,如中风脉浮而必兼缓,伤寒脉浮而必兼紧之类。)盖无论所受何等外邪,始病必在肌表,皆当见此浮脉。不惟合本篇太阳病言之,并该痉湿暍篇太阳病之言也。外邪束于肌表,内部阳气被遏,则上冲头项,于是有头项强痛之证。皮毛肌腠之中,皆有未泄之汗液,从淋巴管输泄而出,医家谓之太阳寒水。邪犯肌表,必阻塞其外出之路,此水内停,即有恶寒之症。无论伤寒恶寒,中风亦有时恶寒,即温病之初起,亦必微恶寒也。

医宗金鉴:太阳膀胱经也,太阳之为病,谓太阳膀胱经之所为病也。太阳主表,表统荣卫,风邪中卫,寒邪伤荣,均表病也。脉浮,表病脉也。头项强痛恶寒,表病证也。太阳经脉,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连风府,故邪客其经,必令头项强痛也。恶寒者,因风寒所伤,故恶之也。首揭此条,为太阳病之提纲。凡上、中、下三篇内称太阳病者,皆指此脉证而言也。

【按】荣卫二者,皆胃中后天之谷气所生。其气之清者为荣,浊者为卫。卫即气之剽悍者也,荣即血中之精粹者也。以其定位之体而言,则曰气血,以其流行之用而言,则曰荣卫。荣行脉中,故属于阴也;卫行脉外,故属于阳也。然荣卫之所以流行者,皆本乎肾中先天之一气,故又皆以气言,曰荣气、卫气也。

【集注】滑寿曰:脉在肉上行,主表也;方有执曰:表即皮肤,荣卫丽焉。故脉见尺寸俱浮,知病在太阳表也。项,颈后也。恶寒者,该风而言也。风寒初袭而郁于表,不能再胜风寒之外忤,故畏恶之;程应旄曰:太阳经之见证,莫确于头痛、恶寒,故首揭之;吴人驹曰:头为三阳之通位,项为太阳之专位,有所障碍,不得如常之柔和,是为强痛。

郑钦安:按太阳本气主寒水,太阳统周身皮肤,毛窍、营卫、百脉,经络,为一身纲领。毛窍乃太阳寒水气化出路,一切外邪之来,必由毛窍而始入内,出入两字,乃邪正机关,万病绳墨。脉浮者,指邪初入也;头项强痛者,指邪犯太阳地面经络也;恶寒者,指太阳本气受病也。恶寒二字,乃太阳提纲,认证眼目,知得恶寒二字,无论一年四季为病,只要见得病人现有头、项、腰、背强痛,恶寒、发热,即按太阳法治之,毋得拘于时令,而有失经旨也。气化二字有两说:从毛窍而出者,轻清之露也;从下而出者,重浊之汁也。故太阳有传经、传腑,皆在这气化上探求。

综合解

本节乃太阳病的脉证提纲。以后凡提“太阳病”三字,就有这些脉证的出现。太阳病是外感病的初期阶段,其病在表。

脉浮:因为病邪在表,所以呈现脉浮的脉象。关于浮脉呈现的机理,胡希恕认为是人体正邪交争,正气抗邪的一种表现,因为病邪侵袭肌表,所以人体调动气血津液外出抗邪,大量聚集到体表和人体上部,所以呈现出气血浮动的脉象。

头项强疼而恶寒:陈修园引用黄帝内经注解,认为太阳病表现为在经络部分的疾病和气分之间的疾病。所谓经病,即《内经》所云:太阳之脉连风府头项挟脊抵腰至足,循身之肯,所以在太阳经循行的部位呈现出头痛的症状;所谓气病,是因为太阳为卫外之气(分营气与卫气),护卫人体身八万四千毛窍,太阳之气病,自然病邪从毛窍进入而感觉通体恶寒的症状。

为什么会出现头项强疼而恶寒的症状。曹颖甫则解析了相关机理:因为人体肌表被外邪所侵袭,所以人体内部阳气(气血津液)被遏制而不能外发,所以上冲头项,出现头项强痛之证。皮毛肌腠之中,因为肌表被风寒所束,需要从皮肤排泄的汗液未能排泄,也不能正常从淋巴管输泄至膀胱而从小便解出,邪犯肌表,必阻塞其外出之路,所以在皮肤与腠理预积内停,在人体内外形成温差,所以导致有恶寒之症。所以无论伤寒病(必恶寒)、中风病(时有恶寒),还是温病(初微恶寒即恶热),都会在初发病时候形成恶寒。

关于恶寒的表现:胡希恕认为太阳病的恶寒是一种自觉状态,病人的身体不一定发烧,但自身会感到非常怕冷、怕风的状态。

而郑钦安则进一步论述了“恶寒”这一证型的重要意义,认为只要病人表现出头、项、腰、背强痛,恶寒、发热,即按太阳法治之,不需要拘于时令(很多注家误认为认为太阳病病仅局限于冬令发病)。

同时,郑钦安进一步指出人体气化外出的两条道路:从毛窍而出者,轻清之露也;从下而出者,重浊之汁也。进一步指明了太阳病为人体气化从表出入的本质,进一步理解太阳病传经(从毛窍外出)、传腑(从淋巴管经膀胱而从小便外出)的机理。

综上所述,伤寒论第一条从三个方面指出了太阳病的提纲:一是指明了太阳病的脉象:脉浮(浮缓或浮紧或浮弱,后面会详细论述);二是指明了太阳病的发病部位:太阳经脉循行的部位,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连风府,故邪客其经,必令头项强痛也。而头痛之部位在后,与阳明头痛之在前,少阳头痛之在两侧,有明显区别。三是揭示了太阳病恶寒的本质。需要注意的是,本条所说恶寒,包括恶风在内,又往往与发热并见。而恶寒尤为太阳表证的辨证要点。

秦楚古方   秦岭深山民间中医

中南山秦岭深山民间中医正心修己,习医济世。酷爱传统文化,偶尔舞文弄墨。专注风湿骨病学习实践,并通过微信、知乎等互联网平台,热心咨询风湿骨病问题,诚挚欢迎中医同道共同学习交流

行走秦山楚水|传承古方中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