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举重若轻

 志成健身工作室 2022-02-11

顾名思义,举起沉重的东西像是摆弄轻的东西。
我们的力量训练亦是如此!训练的最高境界就是无论你做一个,做十个,做一百个;做轻重量,中等重量,亦或是大重量,动作的轨迹都应该始终如一!
训练是没有止境的,训练的提升不是体现在动作的花样上,而是在于动作规范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训练重量以及训练容量。当你觉得一小时内完成五个动作,每个动作四组,开始变得简单的时候,试着每个动作加到五组,试着把训练重量加上,试着加入超级组,巨人组,试着把训练间歇缩短。

当你把这一切都能运用自如的时候,你就再也不会有我该怎么练的疑问了。训练的唯一标准是动作的规范,最重要的变量就是你自己,可调节的变量诸如动作的选择,数量,组数,次数,间歇等等。就像解一个多元多次方程,自己设置变量,自己设置解题思路,其乐无穷!

有人说,训练重量不重要,训练感受才是最关键的。此言差矣,因为训练重量是决定你训练感受最重要的部分。施瓦辛格曾说:新手不要使用大重量,用120kg卧推做组就可以了。你觉得他在凡尔赛,其实不是。重量是最起码的标准,当你连20kg的空杆都颤颤巍巍的时候,谈什么肌肉控制?

那么,对于训练,什么算是大重量,什么算是中等重量,什么又算是小重量?重量与能完成的次数是对应起来的。一个普遍的标准是:
大重量:能完成1-5次训练的重量。这里的1-5次是指在动作标准的情况下只能完成1-5次,利用大重量训练有利于提升力量;
中等重量:完成8-12次训练的重量。这里8-12次是指在动作标准的情况下只能完成8-12,利用中等重量训练有利于提升肌肉维度,有利于增肌

小重量:完成15次或以上训练的重量。这里的15次是指在动作标准的情况下只能完成15次,利用小重量训练有利于提升肌肉的分离度,有利于减脂塑型

反思一下你的训练,你是否在用着小重量做着中等重量的次数,渴望着增肌?又是否在用着中等重量做着大重量的次数,渴望提升力量?这都是行为与目标不匹配的做法,如果是,请切换到重量,次数,目标相匹配的模式!
我的目标,就是不断的提升训练重量,训练容量,以打造更佳的身材!

那么,你呢?

健身交流学习可加微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