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年第17篇:读书有悟∣走向有意义的学习——读《学科教学心理学》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2-02-11

走向有意义的学习——读《学科教学心理学》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对于教育心理学,很多老师都不陌生。在教育心理学范围内,美国教育家理查德·迈耶(有人翻译为“梅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学科教学心理学。顾名思义,就是教育心理学中与教学有关的心理学知识与原理。我认为,相比起教育心理学来,学科教学心理学对课堂教学有更为直接的指导意义。

学科教学心理学的核心内容是如何学习,其关键是确定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取向。作者认为,由于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是教育活动的核心所在,因此,教育的实质就是使学习者的知识发生变化,而知识的变化又通过学习成绩、技能操作、社会与人际交往行为等方面得以体现。梅耶的观点和焦尔当在《学习的本质》一书中提出的观点有极大的相似之处。不过焦尔当更侧重于学习过程中心智结构的改变,而梅耶更侧重于学习过程中知识结构的改变。梅耶认为,知识可以分为五种类型:语义性知识、概念性知识、图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那么,学习就是改变这些不同类型的知识在整个知识结构中的布局。例如将大量的语义性知识转变为图式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等。

关于学习的过程,梅耶提出了三种基本的认知内容:一是选择,主要是关注所呈现信息的有关方面,并将其存入短时记忆中;二是组织,主要指在短时记忆中建构所输入的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三是整合,主要指建立起短时记忆中刚组织起来的知识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来的已有相关知识之间的外部联系。焦尔当在《学习的本质》中也曾提出了学习的三个认知阶段:“信息提取”“信息解释”“失稳阶段”,与梅耶的观点是有相似之处的。不同之处在于焦尔当更强调先有概念和新知识之间的复杂关系。“选择”“组织”“整合”三个阶段主要是心理认知内部的行为,不包含与外界环境的互动关系。这其实也是一个从短时记忆到长时记忆的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梅耶提出,教学必须满足三个主要的内部条件才有可能促进有意义学习:教学必须帮助学习者选择有关的信息、组织信息以及整合信息。当然,仅有内部条件是不够的,外部环境也能促进有意义的学习,梅耶也提出了三点:学习材料具有实质的意义;学习者需要帮助;测验所评估的有意义的学习。我认为,这些知识是学科教学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值得认真领会,然后将其应用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在这些基本理论的指导下,梅耶依次谈了阅读、写作、数学和科学等不同学科的教学心理学知识。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自然是有关阅读与写作的,尤其是阅读教学。对于阅读内容,作者分两章来阐释,一是阅读的流畅性,一是阅读理解。所谓阅读的流畅性,就是读者能够顺利、快速阅读的基本技能,例如音素辨认、单词解码、词义获得、句子整合等。这是读懂一篇文章的基础,但是也需要读者反复训练,最好能够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例如看到一个词汇,能够马上捕捉其基本的含义;看到一个词语,能够马上说出它的读音等。其中句子整合尤为关键。作者以快速阅读为例,提供了相关的训练方式:训练学生不采用默读方式,以减少每次凝视的时间;鼓励学生将单词组成有意义的单位,以便在一次凝视中可以加工更多的信息;训练学生用食指指向阅读的段落,以引导自己的眼动,减少凝视次数;训练学生在阅读时进行推论,进行积极地阅读。我们的统编教材中也有“快速阅读”的相关要求,但没有提供具体的训练策略,那么本书提出的这四条训练方式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

相比流畅阅读来,我更关注阅读理解的内容。阅读理解的重中之重是要努力探寻意义。当我们阅读一篇文章时,不是被动地将信息输入头脑之中,而是主动地理解文章,而在实际阅读过程中,又会将新信息同化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为了实现顺利的阅读理解,读者需要掌握三类知识:一是内容知识,即拥有先前知识,并能够加以使用;二是策略知识,即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推断,并运用文章结构来识别重要的信息;三是元认知的知识,即监控自己是否理解了阅读材料。具体来讲,要更加关注运用先前知识、运用文章结构、进行推论以及运用元认知知识等各种活动中的具体认知过程。对于先前知识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图式”,所谓“图式”就是阅读者的一般性的知识结构,该结构用于选择和组织新信息,并将其纳入到一个整合的、有意义的框架中。我所理解的“阅读图式”,主要是文体知识框架和文章主题的融合体。例如小说的“图式”包括了关于小说的基本知识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一般性的主题。那么作为教师,阅读教学的重心就不是讲解琐碎的知识点,而是努力帮助学生构建阅读的框架或图式。这个理念与“学科大概念”的教学是相通的。对于文章结构而言,梅耶提出了“顶级结构”的概念。所谓“顶级结构”,就是能体现主要观点的纲要。熟练的阅读者对顶级结构比较敏感,他们所回忆的内容也是围绕这个结构组织起来的,而且能够回忆出更多的上位信息,而不是下位信息。信息越处于下午,就越琐碎。这种顶级结构,一方面是客观存在于文中之中的,另一方面也需要读者去概括提取,即将所理解到的信息加以整合,进而构筑成连贯一致的心理表征或结构。有学者提出了概括顶级结构的技巧:删除无关信息,删除冗余信息,用一个上位术语代替一组同类项目,用一个下位术语代替一系列具体事件,选择一个主题句等。此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推断信息的技能,推断训练的主要方式就是提问和回答,尤其是追问相关信息。

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建构有效阅读理解方案,包括四种认知过程:整合、组织、精制和监控。整合,就是利用个人的先前知识生成文章的意义;组织,就是识别重要的观点及其之间的关系;精制,就是在阅读过程中作出必要的推断;监控,就是评价自己的理解程度并调整阅读策略。该方案是可以直接应用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