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奏玉帝青辞在线收听

 静jing心看世界 2022-02-12

《奏玉帝青辞》也即是“告天书”,也就是向老天爷表明心迹的意思。我们的先辈都秉承为人处事对得起“天地良心”的原则,信奉“举头三尺有神明”,所以窦材出书之前,向老天爷坦呈心迹,祈请老天爷明了和见证他所言非虚,句句属实,所以才有了这一篇对老天爷说的话。


“维大宋绍兴十六年丙寅月,武翼郞臣窦材奏启玉皇上帝玉陛下。”这里是介绍什么时间,什么人向玉皇大帝奏启的意思。


“臣闻上天好生而恶死,下民畏死而贪生,上天虽云恶杀,但示劝惩于下民,非其人而杀之者有之。下民虽曰贪生,但归生死于天命,而致枉死者有之。”


他说:听闻上天有好生而恶死,也就是听说上天有好生之德,讨厌杀伐。老天爷都是喜欢生生不息,欣欣向荣的,而下民则相反,既贪生又怕死,常常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残害别人和其他的众生。老天爷虽然讨厌杀伐,但为了警示贪婪愚蠢的人类,也会杀鸡警猴,所以是“非其人而杀之者有之”。下民虽然都贪生怕死,但大多数还是归于天之定数,但还是有一部分人本不该死的时候而死,也就是“枉死”。


我们有一句老话叫做:“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窦材的这一段话就清楚地呈现了这个意思,医药救的是本不该死的人,也即是“非其人而杀之者”和“致枉死者”,所以这世上没有什么神仙和仙丹,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良药是良心。


但是“皇帝悯下民之疾苦,故假神农、黄帝、岐伯、雷公、扁鹊、俞跗等,以立医教,救人灾病。”尽管人类愚顽不化,老天还是怜悯,所以派了很多神仙下来教化人们创立医教,解人疾苦。


因为“历世绵远,屡遭兵火,其神书散亡,仅存者《灵枢》、《素问》而已,虽不尽传宗派,是亦能救人疾苦,保人性命,但少洞彻脏腑、刳肠、滌髓之神耳。”他说因为时间和战火的原因,那些神仙留下来的神书都消亡了,只留下一部《内经》。虽然《内经》没能演绎成各种宗派,但也一直在救人疾苦,保人性命,就是少了一些“技术”层面的内容。其实这也是窦材要出这部书的原因,他要把《内经》的“术”这个内容补充和完善,所以《扁鹊心书》是一部“道”与“术”完美结合的伟大著作。


我们接着往下看,他说“后世仲景采《内经》外感风寒之旨,附以已见,定立方法,及采杂症七十余条,集为《伤寒》、《金匮》。后之学人,咸遵守莫敢移易。殊不知伤寒既有多证,《内经》自然该载,何必牵扯种种杂病,以为伤寒,误人不少。”


哈哈,没错,他又开始怼仲景了。其实窦材跟仲景并没有仇,甚至窦材在开始学医的时候就学的是张仲景。他自己也交代过“余初学医,尽博六子之书”,说明他对张仲景是非常熟悉的,那他为什么老是抓住仲景不放呢?那是因为仲景是当时医学界的代表,包括现在也一样,绝大部分中医都是仲景的门下。而窦材,是要“革古今医人之大弊”!那他肯定是要找一个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来开刀,很自然仲景就成了最佳人选。所以在窦材这里,没有个人恩怨,只有天下万代苍生。


上面那段原话,字字珠玑,针针见血,还望大家反复阅读,细细领会。


他后面又进一步的说明:“嗣后叔和、思邈又附益之,障弊圣经,遗讹后世。”他说仲景的追随者们,徒子徒孙,比如说王叔和、孙思邈等,又出了很多著作来附合仲景,让医家离大道越来越远,遗害后世无穷。


“且《经》云,伤寒为病生热,热虽甚不死。论中风曰,中五脏俞穴,则为偏风;论水胀曰,因气为肿;论厉风曰,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如此言之,其旨深,其意广,后之人欲移难就易,妄为穿凿。”他说《内经》论伤寒、中风、水胀、厉风这些病的来源,都非常的清楚明白,而后之学人不懂根本,只在表面现象上打转,瞎子摸象。


“且举伤寒之证,真邪相传,真气盛则病愈,邪气盛则病死;阳证无死人之理,阴证害人甚速,须加艾灸,方保无虞。仲景立许多承气汤,使后人错用,致寒凉杀人于顷刻也。


窦材在这里就拿“伤寒”来作例子,来给我们分析仲景错在哪里了。他说伤寒之证,真邪相传,也就是正邪这两股力量的进退变化,真气盛则病愈,也就是说正气占了上风,那么邪气自然就会撤退。如果是邪气步步壮大,深入攻击,则人病重或者是死亡。这也正是我们《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道理。


他接着又说到“阳证无死人之理,阴证害人甚速”,那什么是阳证和阴证呢?阳的特质通常是向外表现,而阴是向内深陷,归于平静。所以这里的阳证指的是高烧、头疼、身痛、关节肌肉酸疼等,而阴证指手脚冰凉、昏睡、说胡话等等。而阳证的表现,正是正邪交战激烈,虽然正气不曾输,但也不足以赢的时候,所以表现出来的症状。而阴证,明显是正气已经大败,如果这个时候再不及时的补充正气,还想着用寒凉之药去攻伐敌人,则正气更加衰败。因为“攻邪必伤正”,那真的是“杀人于顷刻了”!真正明白“阴阳”之理,又读懂了《内经》之人,自然会明白窦材这段话是真实不虚的。


指出这个明显的错误之后,窦材又讲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他说“臣因母病,用仲景之法不效,遂成不救,痛心疾首。”这个跟我学医的缘起很像哈。不同的是我们是中西医无效,多亏老天怜悯,我母亲最终是得救了,主要是因为得到了先生传下来的瑰宝,再次叩谢!


窦材痛心疾首之余,“精究《内经》,又得皇天默授,经历十年方得灵验。”他母亲过世之后,他自己又苦苦钻研《内经》,几年之后才遇到他的老师“关中老医”,后来又跟随老师学习三年,这样下去十年就过去了。


“凡一切大病小疾,只以此法,触类引申,效如影响。”也就是说,经过十余年的自己的苦学和老师的指引,总结了这套方法。这个方法可以治一切大病小疾,只要用这个方法,学会举一反三,效果那是没得说的。


“臣苦志五十余年,悟得救人秘法已四十余年矣。”这里五十多年指的是他参加工作五十多年了。之前有介绍过他是一个武官,那么“悟得救人秘法已四十余年”,这里原书写的是“十余年”,应该是刊印的错误。“四十余年”才是对的,也就是说他的正职工作是“武翼郎巡检”,实际上他兼职了四十多年的医者。


“向因薄宦,奔走四方,今年过不逾,常虑身填沟壑,其书失传,遂欲考订发梓。”这里是他谦虚的说法,也就是说他如今已经年过七十了,不知道哪天就没了,担心这个大法会失传,所以现在想要请求刊发流传。


“伏望皇天后土,特加慈悯,保生民于仁寿之域,俾其书万世通流,臣虽死无憾。设有一言不实,甘受天殃。若此书果益于后世,伏望神天护佑,以广其传。”


在这篇《奏玉帝青辞》里面,窦材向上天禀明了自己学医、医人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并且发此重誓:“设有一言不实,甘受天殃”。可见先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救天下苍生以及万世后代的菩萨心肠,还望各位学人切莫忽视之,也望各位学人得神天护佑,令其书广泛流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