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央及我省“双减”政策,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日前,南平市教育局印发了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减负增效十条措施。要点如下: 1明确作业管理正负清单制定公布作业管理正负双“十条”清单,为全市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列出指导线、划出禁止线,引导各学校、教师认真履行作业管理规定,切实发挥好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 2开展作业设计征集评选每年开展优秀作业设计案例和试卷命题征集评选活动,对优秀设计案例予以表扬,并进行汇编,建立市级作业和试题精品库,供一线教师借鉴使用。对受到表扬的教师,按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规定》,由所在单位予以相应的奖励。 县(市、区)相应开展优秀作业设计案例征集评选活动,各学校要常态化开展分学科、分年级、分单元的作业设计比赛和展示、展评活动,提高作业设计的能力与水平。 3建立作业分层教研体系市、县教研部门要系统设计基础性作业,分学科制定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精选优质作业案例,供基层学校学习借鉴。 各学校要建立校长负责、教研部门牵头、学科骨干教师共同参与的常态化校本作业教研制度,通过选编、改编、创编等方式设计高质量作业,并形成完整的校本作业研发、优化、使用与评价机制。作业设计布置和批改情况纳入教师年度考核和职称评价体系。 4推进课后服务提档升级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实施课后服务提档升级措施,打造“作业辅导+兴趣拓展+素养培养”的“1+1+1”多元课程体系,以打造高品质和高成效的课后服务课程,大幅度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5优化课后服务评价机制各校要按照“一校一策”,制订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和效果评价标准,定期对课后服务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估评价,评价结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表彰奖励和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 市、县教育部门要适时表扬一批课后服务效果突出的学校及优质精品课程。 6强化日常教学常规管理各学校要围绕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教研六个维度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规程,加强校本教研管理,细化实施细则,校长亲自抓落实,并带头参加集体备课、评课、研课,推动各环节落实落细落深。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督导机构要将学校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情况纳入考核和督学内容。 市、县教研部门要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视导,建立视导结果运用机制,指导学校和教师加强校本教研,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形成在课程目标引领下的备、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格局。 7聚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优化教学方式和教学环节,积极探索探究型、合作式、混合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由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转变。 注重应用型学科知识和跨学科知识在课后服务实践中的延伸和运用,引导学生在课后实践中应用拓展学科知识,巩固提升第一课堂教学成效。 充分利用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和福建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优质线上教育资源,安排教师进行相应指导、辅导,助力课堂教学。 8严格执行考试管理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得进行书面纸笔考试,义务教育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初中年级从不同学科的实际出发,可适当安排一次期中考试,初中毕业年级可在下学期正常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后,在总复习阶段组织1-2次模拟考试。 期中、期末考试具体结果以等级评价方式(一般分为ABCDE五个等级)告知学生和家长,但不得进行排名或集中对外公布,不得在各类家长群传播。 9切实落实教师减负措施严格限制面向学校的各类入校活动和检查,除教育部门外,其他部门不得自行设置以中小学教师为对象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确需开展的要商教育部门,按程序报批后实施。 对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各校可探索实行“轮班”、“弹性上下班”等制度,切实减轻教师负担。 10加强日常教育督导评估“双减”工作实施情况及实际成效,作为督查督办、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和义务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 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要依据《教育督导问责条例》予以严肃问责。 附件 南平市义务教育 学校作业管理正负清单 (一)正面清单 1.学校要制定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建立校长总负责,教务、教研部门分工负责的作业总量控制和校本作业教研制度。 2.学校要严格控制作业总量与时长,其中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控制在60分钟以内;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控制在90分钟以内。 3.学校要建立作业公示制度,分年级或班级公示作业构成与预计时长等,并不定期开展随机抽查评估,重点评估作业总量及作业设计质量情况,杜绝作业公示形式化、表面化。 4.学校要将教师作业布置和批改反馈情况纳入教师年度考核和职务聘任评价体系。 5.学校要用好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引导、辅导学生在校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 6.学校要定期组织开展优秀作业设计和作业批改展示展评活动,引导教师加强作业设计研究,认真完成作业批改反馈。 7.教师要对学生书面作业全批全改,并作出有针对性地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认识并订正作业错误。 8.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并根据作业总量要求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 9.教师要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科学布置探究性、创造性、实践性作业和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究意识。 10.教师要结合“两香校园”建设,适当布置经典书籍阅读和规范汉字书写作业。 ![]() (二)负面清单 1.不得给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2.不得布置重复性、惩罚性和超国家课标作业,克服机械、无效作业。 3.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或代批代改作业。 4.不得通过微信、QQ等电子通讯方式布置家庭书面作业。 5.不得对学生作业一“阅”了之或作无实质性内容的批改反馈。 6.不得使用未经学校审核、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审查的学习类APP,增加学生作业负担。 7.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 8.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9.不得引导或要求家长采购教辅资料作为作业。 10.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不得给中小学生布置作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