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尸变”掩藏的真相

 昵称14934981 2022-02-13

图片


《尸变》是《聊斋志异》里最恐怖的一个故事,蒲松龄在记录中,故意露出许多不合常理之处。如果深挖“尸变”背后的真相,则更让人不寒而栗。


作者|易水萧剑

转自|江湖里的那些事2

ID|gh_bc0c24a907c1

图源网络

编辑|策山



01

四位客商深夜投宿,店里已经住满。

主人说:“我儿媳刚死,尸体停在内房。你们如果不介意的话,可以住在那里。”

客商们表示:“我们太困了,随便有个睡觉的地方,都不会嫌弃的。”

夜深,一个客人迷迷糊糊间,听得灵床上嚓嚓有声。睁眼看,只见女尸掀开纸做的被子,起身走了过来。只见她面无血色,径直走到众人铺前,对人哈气。

《大话西游》里黑山老妖吸人精气的动作,大家都不陌生。

轮到这位客人时,他侧了侧头,屏息凝气,侥幸没被摄走魂魄。

女尸离开后,重新躺回灵床。

客人用脚蹬了蹬其他三人,只觉触处僵硬冰凉,毫无反应。他摸索着,在被子里穿衣服。

响声惊动了女尸,她又坐了起来。

客人来不及穿鞋袜,猛地站起,推门往外跑。女尸紧追出来。

客人大声喊叫,却没人应答,只能舍命狂奔。迎面的寺庙传来木鱼敲击声,他拍打庙门,却无人理会。

女尸已经追到,客人急闪到白杨树后。

女尸左扑,他右躲;女尸右扑,他左躲。女尸忽地展开双臂,隔树揪住他。客人骇叫一声,昏了过去。

图片


第二天,庙里的和尚发现客人昏在地上,一具女尸抱树僵立。

客人苏醒之后,讲了事情经过。衙役到旅店勘查现场,那三个客商果然已经死去。县官亲自验尸,仔细核实后,店主人将女尸抬回安葬。

客人惊魂不定:“我们四人是一块出来的,现在只剩我一个活着,怎么向乡亲说清呢?”

官府经过商议,给他出具了一纸证明。

02

这篇《尸变》是《聊斋志异》里最恐怖的一则,但是如果深挖它的内幕,则比客商的讲述更加惊惧。

蒲松龄在记录过程中,故意透露出许多不合常理之处。

首先,儿媳妇刚刚去世,店主没有半点哀痛之情。客店照常营业,喜迎八方。床位暴满后,还想方设法安置溢出的客商。

其次,灵堂是庄严祭祀场所,是留给亡者最隆重的圣地。儿媳刚死不及,未及收殓入棺,除了亲朋故旧,是不能让外人观瞻的。可店主居然安排四个陌生男人进来,毫无避讳地与死者儿媳共处一室。

中国的传统是死者为大,一死万事休。儿媳生前与家里矛盾再大,也不该遭受如此凌辱;死者的地位再卑微,也不该经历这样的轻贱。

最重要的,按民间的解释,尸变是人处于生死之间的过渡期,在外界因素的刺激下,尸体无意识的,短暂的活动。

但在客商的讲述里,女尸的行动有条不紊:能察觉他的外逃,能追逐他很长时间,能左右灵活地捕捉。

这和僵硬蹦跳、不能转弯的常识形象完全相反。

客房里的情节,来自客商一人之口,背后真相,或许截然相反。县衙的结案,或许是几经协商的结果,判案结果掩盖了令人发指的罪恶。

03

聊斋故事来自民间,流传过程会有失真,但根本框架不会有误。如果基本建构中存在逻辑上的缺失,则整体的真实性就需要重新考核。

吸人精魄,只能出现在文人加工过的典籍中,百姓不会有这等想象能力。而尸变追逐活人,在虚幻灵异世界里,都不能逻辑自洽。

这个案件有官方定性,也搀杂了民间口耳相传,因此客商的叙述,在今天读来疑点重重,是无法被取信的。

客店里的三具尸体真实存在,野外抱树而僵的女尸有目共睹的,这两点都得到了衙门确认,构成了基本事实。

抛开虚妄的怪力乱神,能制造出这种结果的只有一种可能:客商口中的女尸,其实是一个活人!只是出于某种目的,在各方势力的诱导下,才用女尸来掩盖了案件的真相。

有一点无可争议,女主角的家庭地位非常的低贱。

她可能一直遭受着非人的折磨,根本没有任何尊严,完全没有人身自由。店主能安排四个客商与她共处一室,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如果是女子生前,则是店主对她采用了残酷的性剥削;如果是死后,则是要榨取她最后一丝价值(尸体卖掉配阴婚,或满足客商变态的欲望)。

更大的可能是前一种,这与旅店的正常经营相符合,也能合理解释3+1惨案。

04

女子是拐骗来的。买主怕她逃跑,一直采用着残忍暴戾手段。又因为她久不生育,倍受家里嫌恶。出于废物利用和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就强迫她对外接客。

这家客店生意火爆,很可能有跟这项服务有关。

还能联想到,与该女子命运相同的,在这店里可能为数不少。

甚至有可能,客店与官方串联,组成当地很有特色、颇具规模的产业。

几位客商进店, 店主竟然安排女子以一陪四,满足客商畸形的欲望。

女子处心积虑,早就存有玉石俱焚的念头。

这次她抓住机会,在四位客商的酒食中下了巨毒,眼看着他们一个个倒毙,才从容地服下剩余不多的毒药。

可当她发现其中一个客商,因种种原因没有死掉,在药性迷乱和久积的怨毒驱动之下,一心要置他于死敌。

后面的讲述就很通顺了:客商逃到了寺外,女子在追逐中,毒性发作,抱树而亡。

县衙对这家客店的经营范围了如指掌。如果按客商的讲述审理此案,则幕后的拐卖诈骗、残害女性、官商勾结,都会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这无疑于自掘坟墓。

于是在官方的指点下,店主与客商串通供词,瞒天过海,将引爆社会舆论的人间惨案,引导成恐怖尸变;将抗争强暴的杀人命案,以灵异玄虚的方式平息。

官方与店方的联合作假,无疑是在掩耳盗铃,哄不了当地百姓,也瞒不了做记录的蒲松龄,更骗不了后世的读者。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