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17期) 根尖周围组织病——分类及临床表现

 云淡风轻b7obaj 2022-02-13

来源:《实用牙体牙髓病治疗学》主编:周学东 叶玲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分类及临床表现

临床上根尖周病可分为急性根尖周炎和慢性根尖周炎。
一、急性根尖周炎

急性根尖周炎多由于牙髓感染与机体抵抗力降低而致,可分为两种类型,即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和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一)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acute serous apical periodontitis)

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的早期,根尖部牙周膜呈急性炎症反应,牙周膜充血,血管扩张,血浆渗出引起组织水肿。根尖区牙骨质及牙槽骨无明显改变。

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最初表现为轻微的钝痛,患牙伸长;若将患牙咬紧片刻后,则疼痛可以暂时缓解,这是因为根尖周牙周膜有较轻的充血、水肿所致,将患牙咬紧,咬合加于根尖部的力量使该处炎症所产生的压力向侧方分散。如炎症继续发展,根尖周处的炎症反应加重,则出现因咬合痛而不敢咬牙的症状。此时咬紧牙齿不但疼痛不能缓解,而是使疼痛加重,因为根尖周牙周膜有更重的充血、水肿,根尖周间隙的压力已很大,咬合力量不但不能使炎症反应所产生的压力分散,反而会加重这种压力,使疼痛加重。

疼痛的性质由原来的钝痛转为持续性自发痛,疼痛的部位较局限,患者能明确指出患牙:检查时,叩痛明显:牙髓多已坏死,或大部牙髓坏死,只残留近根尖孔处的少量牙髓,因而牙髓电测试无反应或反应极弱。

浆液性炎症过程持续时间不久,当细菌毒力强,身体抵抗力弱,局部引流不畅时,很快可发展为化脓性炎症:当细菌毒力强,组织抵抗力强,炎症渗出得到引流,则可转为慢性根尖周炎。

(二)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acute suppurative apical periodontitis)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又称急性牙槽脓肿,多由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发展而来,也可由慢性根尖周炎转化而来。为一般化脓性变化,根尖部牙周膜渗出物增多,白细胞液化所形成的脓性渗出物。由于渗出物不断增加,破坏了牙周膜纤维,根尖部骨质亦有小范围坏死。白细胞坏死溶解,形成脓液。脓液积聚增多,常沿阻力量小的部位排脓,排脓途径有以下几种:

1,通过根管从龋洞排脓

若牙周组织破坏较少,根尖孔粗大,龋洞开放的情况下,脓液易由此通路排出。这种情况对根尖周组织的损害最小,因此,在急性根尖脓肿时,应尽快开髓,有利于根尖周脓液经龋洞排除。

2,脓液沿牙周间隙由牙龈沟排脓

多见于患牙同时并发牙周损害者,根尖脓液经牙周袋通路排脓。这种排脓途径可造成牙周膜纤维破坏,牙齿松动,最终导致牙齿脱落,预后较差。龈沟排脓者,还常见于儿童乳牙或新生恒牙。

3,通过牙槽骨壁在黏膜或皮下排脓

根尖周脓液往往沿骨质薄弱的部位排出(图16-1)。

图片

由于唇、颊侧骨壁菲薄,因此,脓液多穿破骨的外侧壁,在牙根的唇侧、颊侧形成脓肿。在这种情况下,脓液的排出过程可分为急性根尖脓肿、骨膜下脓肿和黏膜下或皮下脓肿(图16-2)。

图片

三个阶段患者感到有搏动性疼痛,牙齿松动、叩痛、浮起感均较初期阶段更明显。

牙龈可出现肿胀、压痛,局部淋巴结肿大,有压痛,并且出现全身疲乏无力、体温升高等症状。

1,根尖脓肿

脓液局限在根尖部。临床表现,为自发性、持续性跳痛,与血管搏动一致,疼痛较剧。咬合时先接触对颌牙,引起剧痛,影响进食。唇侧、颊侧根尖部龈黏膜红、压痛,但不肿胀。牙齿可有轻度松动,叩、触诊时疼痛明显。

2,骨膜下脓肿

炎症迅速向牙槽骨扩散,脓液经骨髓腔并穿透至骨板停留在骨膜下。因骨膜致密、张力大,疼痛可达最高峰。牙龈肿胀较前阶段明显,根尖区移行皱襞变平,牙齿松动、触痛,晚期可触到深部有波动感。病区面颊部软组织呈反应性肿胀,如上切牙可引起上唇肿胀,上颌后牙可引起同侧面颊上方肿胀,下眼脸水肿,如病变在腭侧根,则肿胀可以发生在腭部;下颌切牙可引起下唇及颏部肿胀:下颌后牙则能引起颊部下方及下颌下部的肿胀等。

3,黏膜下脓肿

脓液穿透骨膜达软组织内,形成黏膜下脓肿。此时脓液已进入松软的组织中,内压比在骨膜下大大降低,疼痛明显减轻。脓液趋于表面,根尖部牙龈肿胀更加明显,呈半圆形隆起,有波动感,脓肿表浅,且易溃破。脓肿溃破后,脓液自行排除,症状逐渐缓解,转化为慢性根尖周炎。

图片

二、慢性根尖周炎

慢性根尖周炎多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有时可以感到咀嚼时患牙疼痛。在身体抵抗力减低时,慢性根尖周炎又可转化为急性根尖周炎,又称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慢性根尖周炎多有反复疼痛、肿胀的病史。

根管内存在着感染及其他病源刺激物,根尖孔处的牙周膜有慢性炎症反应。根尖部围绕根尖孔处的牙周膜产生了炎症肉芽组织。肉芽组织周围分化出破骨细胞,造成牙槽骨的吸收;肉芽组织内有大量的炎症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增多。这种反应也可以看作是机体对抗疾病的防御性反应,可以吞食侵入根尖周组织内的细菌和毒素,成纤维细胞也可以增殖为纤维组织,防止及限制感染扩散到机体的深部,但这种反应不能达到根管内彻底消灭病源刺激物。

这种慢性炎症情况可以持续很久,当身体抵抗力较强,或病源刺激物的毒力较弱时,肉芽组织内的纤维成分增多,并可在周围形成纤维被膜,牙槽骨的吸收也暂时停止,甚至可以产生成骨细胞,破坏了的骨质又有所修复,病变区域也相应缩小:当机体抵抗力减弱,或病源刺激物毒力加大时,则肉芽组织中的纤维成分减少,炎症成分增多,产生较多的破骨细胞,造成更大范围的骨质破坏,骨质破坏的地方,均为炎症肉芽组织所代替。由于炎症肉芽组织体积增大,由血液循环供给的营养很难达中心部,因此,近根尖孔处的细胞坏死、液化,形成脓腔。如果牙周间隙内有发育期留下的上皮剩余,即未分化的上皮细胞存在,经慢性炎症的刺激,这些上皮细胞可以增生为上皮团块或上皮条索。较大的上皮团中心由于缺乏营养,发生退变、坏死及液化,形成囊肿。

慢性根尖周炎的主要病理变化,是炎症肉芽的形成及牙槽骨的破坏,一旦根管中的病源刺激物得到消除,炎症肉芽组织就会发生变化,纤维成分代替炎症成分,破坏了的牙槽骨有可能重新修复。因此,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主要原则,是消除病源刺激物。

根据病变的性质不同,慢性根尖周炎可以分为:
(一)根尖肉芽肿

根尖肉芽肿(radicular granuloma)是根尖周组织受到缓和的感染刺激而产生的一团炎症肉芽组织。接近根尖孔处有坏死区,其周围则有炎症细胞浸润,周围骨质吸收并由肉芽组织所代替。肉芽组织的周围常有纤维被膜,被膜与牙周膜相连接。肉芽肿可以发生在根尖,也可以在根侧根分歧间。

患者一般无自发性痛,仅感觉咀嚼不适,咬合无力,叩诊时有异样感,有些病例还有患牙微伸长的感觉。牙髓多已坏死分解,牙齿变色,极少的病例牙髓尚有活力,而呈现慢性牙髓炎症状。肉芽肿活动期,感染扩散、骨质破坏较多时,根尖部有压痛,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出现叩痛和咬合痛。

(二)慢性根尖脓肿

又称慢性牙槽脓肿(chronic alveolar abscess),当根尖肉芽肿中心部分的细胞坏死,液化,形成脓液。脓肿中主要是多形核白细胞,慢性牙槽脓肿可以由急性牙槽脓肿转化而来。当急性症状消失后,根尖部存留的脓液被周围的纤维结缔组织所包围,因而和肉芽肿中心液化所形成的脓肿相同。慢性牙槽脓肿可以分为有瘘型与无瘘型。有痰型痰管与口腔黏膜或皮肤表面通连;瘘管口开于皮肤表面的,称为皮肤瘘。痰管可能是急性牙槽脓肿自溃或切开后遗留的,也可能是根尖部的脓液,逐渐蚀破骨壁和软组织而形成的。痰管管壁为上皮组织,上皮下层的结缔组织中有极多的炎症细胞浸润。

慢性牙槽脓肿的患者多无自觉症状,有痰型可以在牙龈表面发现痰管口,痰管开口常常呈粟粒大的肉芽组织状,大多数位于患牙根尖部的唇、舌侧;但也有开口于腭、舌侧者:或偶有开口于远离患牙根尖部的地方,这种情况应认真检查,找出瘘管与患牙的关系,避免将痰管口附近的健牙误认为是患牙。有瘘型脓液可从痰管引流,不易引起急性发作,无痰型在身体抵抗力减低时,易转为急性脓肿。

(三)根尖囊肿

根尖囊肿(radicular cyst)可以由根尖肉芽肿或慢性牙槽脓肿发展而来。在根尖肉芽肿内的上皮增生,形成上皮团块,上皮团中央得不到来自结缔组织的营养,发生变性、坏死、液化,形成小囊腔,囊腔逐渐扩大成较大的囊肿。

囊肿分为囊壁和囊腔,囊壁由内外两层组成,内层为上皮衬里,外层为结缔组织。囊壁中常有炎症细胞浸润,囊腔内含囊液,囊液呈黄褐色。将囊液置玻片上镜下观察,可见大量长方形常缺一角的胆固醇结晶,是由上皮细胞变性分解而成的(图16-3)。

图片

根尖囊肿生长缓慢,一般多为死髓牙,无自觉症状。小的囊肿与根尖肉芽肿不易区分,只有在囊肿显著增大时,或通过X线检查才被发现。囊肿可从豌豆大发展到鸡蛋大,龈黏膜呈半圆形隆起、用手指扪之有乒乓球感,富有弹性,说明在囊肿外壁有一层极薄的骨板存在。囊肿过度增大时,周围骨质吸收,还可压迫邻牙,使被压迫的牙根发生吸收现象,严重时可使邻牙移位。

(叶玲 彭栗)
感谢实用牙体牙髓病治疗学》 主  编:周学东 叶玲 的分享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