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 滑 雪 随着冬奥会如火如荼地进行,冰雪运动正受到大家的追捧。其中滑雪风头无两,圈粉无数。现下风和日丽,天公作美,估计不少朋友都会准备抓住雪季的尾巴,伴着热情澎湃的心情,奔赴雪场。好好体验一把滑雪的速度与激情,尽享冰雪的快乐! ![]() 滑雪 热情和欢乐让白雪皑皑充满生机 那么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因滑雪导致的崴脚(踝关节扭伤)、骨折、脱臼、外伤等等屡见不鲜,其中脚踝损伤占到了滑雪损伤总数的20%左右。而脚踝一旦受伤,我们的下地活动就会受到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就会因此紊乱。 由于滑雪时控制雪板,脚踝承受的压力会非常大,尤其在做跳跃及落地动作时,脚踝的压力瞬间会瞬间暴涨,因此很容易导致踝关节扭伤。除了在滑雪、篮球、爬山等运动中容易发生,日常生活中比如:下楼没看清、走路踩坑、边走边看手机等情况,都容易造成足踝扭伤。 如果扭伤后早期未重视,长期累积,不少人会继发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可能发生关节变形,严重的有可能需要截骨、关节置换乃至融合手术。 如何安全地进行 先看视频了解一下 ![]() ![]() 崴脚后很多人这么做 大错特错! 千万别这么做 一 受伤后按摩。不少人认为按揉对软组织损伤好“揉一揉,伤痛好一半”,会自行或找人帮助按揉或涂抹药油后按摩脚踝。殊不知此时这样做会加重扭伤部位组织的撕裂,促使血流加快和渗出增加,加剧局部肿胀和疼痛的情况。 二 热敷。热敷会造成局部的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炎症的渗出明显增多。使局部软组织肿胀加重,导致神经受压,产生更大的痛感,不当的热敷还可能引起烫伤、局部水泡。因此伤后早期(3天内)一定要避免热敷。 三 用自来水冲洗代替冰敷。自来水的温度不够低,特别是在天气温暖炎热时,水温都较高。这样的降温效果不明显,无法让伤处血管明显收缩,不能起到好的止血消肿作用。 四 随意涂抹药膏、贴敷膏药。很多人扭伤后喜欢立即用中药膏,认为这样能加快恢复。 第一,很多中药膏的作用是活血化瘀,会促使局部血流加快和渗出增加,有可能加剧局部的肿胀和疼痛。 五 自认为崴脚是小事,能动就没骨折。 一旦崴脚,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不要认为没什么事,等到几周甚至一个月后,肿胀、疼痛症状仍没有好转才去看医生。若此时发现骨折对位不好、关节不稳以及韧带损伤,往往会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 如何判断 崴脚的严重程度? 足踝扭伤按轻重分为三度 I I度是轻微的损伤。只有韧带的拉伤,组织学上没有肉眼可见的纤维断裂,患者局部疼痛轻微,肿胀不明显,走路不受限制,很少出现关节不稳,无需固定。 II II度损伤有一定程度的肿胀和疼痛,部分可见足部瘀斑,伤者走路较困难,中度疼痛。通常需要别人搀扶,甚至拄拐行走。这时外侧副韧带可能已经呈现不完全撕裂,会有明显关节不稳的感觉。需要支具或护踝固定一段时间。 III III度损伤最严重,患者重度疼痛,局部有明显肿胀和出血,足底出现明显瘀斑。外侧副韧带可以断定为完全撕裂,这时关节明显不稳,患者无法站立负重、无法行走,必须严格的固定,甚至手术治疗。 ![]() 紧急处理 牢记RICE原则 RICE是啥 做好初步的判断,在去医院之前现场做简单的处理,运用RICE原则,将损伤降到最小程度。 R 休息(Rest)。暂停体育运动,尽量减少走动或拄拐。 I 冰敷(lce)。用冰水的混合物冰敷踝关节局部,每次15到20分钟(超过20分钟容易产生冻伤),有利于消除患处的疼痛、肿胀和肌肉痉挛。正确科学的冰敷应当这样进行:你知道如何正确冰敷吗? C 加压包扎(Compression)。用绷带做局部加压减少出血,避免肿胀。注意不要包扎得过紧,容易造成肢体远端的血运下降,严重可造成缺血坏死。没有绷带时,可在刚受伤时用拇指按压痛处,能起到一定止血作用。 E 抬高患肢(Elevation)。一般要比心脏高10—15厘米,这样能促进淋巴、血液的回流,减轻肿胀。抬得太高超过30-50厘米以上可能会造成血供不足。在家休息时也要注意把脚踝抬高,但要适当下床活动,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 什么时候 需要手术治疗? ![]() 虽然多数足踝扭伤能通过保守治疗治愈,但还有近1/3的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踝关节慢性不稳。表现为6个月后出现踝关节复发扭伤、复发性踝关节疼痛及肿胀、踝关节出现打软、有不稳定感、不敢进行之前的体育运动等,甚至因此改变生活方式。这时候建议您到医院求助于医生,由其检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 ![]() 最后祝愿大家远离滑雪损伤 尽享滑雪快乐! ![]()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