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逆转≠一劳永逸,SIIT的后续管理方案你要知道!

 江海博览 2022-02-14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图片


制定个性化后续管理方案,助力患者早日实现糖尿病逆转。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SIIT)是逆转糖尿病的治疗手段之一,被系统引入2型糖尿病(T2DM)管理已将近20年,被糖尿病相关指南及共识推荐作为显著高血糖的规范干预手段也有近十年的历程了[1]。作为强化血糖控制的重要方法[2],SIIT有什么优势呢?在SIIT后应该如何为患者制定管理方案呢?于2021年10月发布的《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逆转2型糖尿病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医学界”邀请到共识编委会成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内科主任严励教授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对《共识》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医学界:《共识》明确指出[1]SIIT、生活方式减重(低热量饮食+运动)和代谢手术均已被成功应用于T2DM的逆转治疗,那您认为SIIT方案相较于其他方案是否会有优势?
严励教授:生活方式干预是基础,应贯穿T2DM治疗全程。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可以使T2DM患者得到疾病缓解,尤其适用于肥胖患者。生活方式减重以及代谢手术治疗的核心机制均是体重的降低和能量负平衡[1]。相较于SIIT,生活方式减重逆转T2DM的方法很难长期严格执行,患者的依从性较差;而代谢手术的方法中手术相关的创伤、围术期风险、术后长期的营养管理和低热量饮食等问题尚未完全解决[1]

与其他逆转手段相比,SIIT相对简单、无手术创伤、干预时间较短,在轻中度高血糖和严重高血糖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9%]中均显示出良好的逆转作用,而且有良好的安全性[1]。SIIT主要通过血糖正常化减轻高糖毒性对β细胞和胰岛素靶器官的负面影响,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1]。通过SIIT可以缓解T2DM,使年纪比较轻、发病时间较短、β细胞功能未衰竭的患者达到无药缓解状态。

医学界:《共识》指出[1]SIIT可以逆转T2DM,请您根据临床经验和我们分享一下,在进行SIIT治疗后有哪些注意事项?患者T2DM得到逆转后就可以一劳永逸了吗?

严励教授:需要强调无论采用哪种治疗方式使患者成功获得缓解或逆转,脱离降糖药物等医疗干预措施,都不意味着“治愈”糖尿病。在T2DM得到逆转后仍需实施长期的综合管理,需持续向患者提供医疗支持、教育,鼓励其继续进行持续的生活方式干预。

随着时间的推移,体重增加、其他影响糖代谢的疾病和治疗措施、β细胞的持续衰退等都可能导致高血糖复发。因此,建议获得缓解或病情逆转的患者定期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每3~6个月进行1次HbA1c的检测[1]。当血糖再次升高,即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h血糖≥10.0mmol/L时,患者重新起始降糖药物治疗[3]

T2DM得到逆转后并不代表一劳永逸,我们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后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提高患者依从性,助力糖尿病患者得到缓解。研究显示,患者良好的依从性、疾病管理能力和对疾病的正面态度可显著增加1年以上缓解的几率[1]

医学界:请您结合临床经验和我们分享一下,若SIIT后未能诱导糖尿病逆转或缓解,如何选择后续管理方案?


严励教授:在后续管理治疗中,强化生活方式干预依然需要贯穿全程,密切监测患者血糖。根据患者的病程、血糖水平、胰岛功能以及社会支持力度选择合适的后续管理方案,在避免过度治疗的同时利用有效治疗方法,使患者的血糖安全达标[2]

对于病程较长、血糖水平较高、胰岛功能较差(如空腹C肽<0.4nmol/L,刺激后<0.6nmol/L)的患者,SIIT治疗后可能需要实施每天2次以上胰岛素的治疗方案,进行后续血糖管理[2];对于年龄小、BMI高、强化治疗期间餐时胰岛素用量较低、具有一定的胰岛β细胞功能的患者,可以启用基础胰岛素+口服降糖药治疗方案;对于肥胖、β细胞功能恢复良好、胰岛素抵抗明显的T2DM患者,可以应用以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为主的治疗方案进行血糖的后续管理。

部分年轻、无严重并发症、胰岛β细胞功能尚好的口服药治疗失效的患者在SIIT后可以恢复对原有口服药的敏感性,维持原来的口服降糖药治疗方案。强化治疗后的降糖方案可根据患者情况优先选择以二甲双胍为基础,联合其他口服降糖药单药或1~2次的胰岛素治疗方案,以维持长期的血糖稳定。

但并不是所有患者在强化治疗后均可得到缓解,医生可在SIIT前根据患者情况评估缓解的可能性,制定个性化目标和方案。治疗后再根据SIIT改善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的情况,以及患者年龄、病程、血糖状态、胰岛功能恢复情况,制定后续管理方案,提高患者依从性、增加方案可行性。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原则,助力患者血糖达标。
 
专家简介

图片

严励 教授

  • 中山大学名医,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内科主任

  •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肥胖学组组长

  • 广东省医师协会内分泌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

  •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内分泌与代谢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 广东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常委

  •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副主任委员

  • 曾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宝钢优秀教师奖”

  • 获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省市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基金


参考文献:

[1]中国胰岛素分泌研究组.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10):949-959.

[2]李延兵,等.药品评价.2017;14(9):5-12.

[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315-409.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