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胡希恕六经八纲体系解读《伤寒杂病论》眩晕证治

 钱要向我飞 2022-02-14

作者:李雨

单位:北京市朝阳区中医医院内2科

【摘要】眩晕是临床常见病症,早在《黄帝内经》中本病描述为“眩冒”、“眩仆”、“掉眩”等,但无证治方药。医圣张仲景对本病证治多有论述,但相关条文方证分散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多篇章中,本文试以胡希恕六经八纲体系解读本病,将分散性的条文证治以六经归类,以期能展示医圣张仲景对本病的证治的整体性、体系性,展示胡希恕经方体系的简洁实用性。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眩晕,胡希恕,六经八纲,体系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症,《中医内科学》[1]认为眩是眼花或者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关于眩晕的病名,“眩晕”一词首见于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后一直沿用至今。早在《黄帝内经》中本病描述为“眩冒”、“眩仆”、“掉眩”等。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关于眩晕病名主要有“眩”或“冒”,具体描述有:眩,目眩,头眩,颠眩,冒眩,冒,眩冒,苦冒,喘冒,自冒,冒家。

统计《伤寒论》[2]、《金匮要略》[3]两本书中涉及“眩”的条文23条,“冒”的条文16条,共涉及方剂14个。

具体如下:《伤寒论》中涉及眩、冒的条文12条,另2条(64、75)“自冒心”条文与眩晕证无关。其中太阳病篇6条;阳明病篇3条;少阳病篇1条;少阴病篇1条。提及方证3个:67条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82条真武汤,242条大承气汤;另提及刺法的有两条:142、171;无法无方条文7条。

《金匮要略》中涉及眩、冒的条文19条,其中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篇1条,中风历节病篇1条(附方2条),血痹虚劳病篇1条,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1条,五脏风寒积聚病篇1条,痰饮咳嗽病篇7条,黄疸病篇3条,妇人妊娠病篇1条,妇人杂病篇1条;共提及方证12个(附方2个):桂枝芍药知母汤,(附方:术附子汤、续命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甘草干姜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泽泻汤,小半夏加茯苓汤,五苓散,桂苓五味甘草汤,茵陈蒿汤,葵子茯苓散。无法无方条文7条。

现以胡希恕六经八纲体系解读眩晕证治条文。胡老体系认为六经来自八纲[4],以病位(表、里、半表半里)与病性(阴、阳),将人体疾病分为六病,即六经或六证。具体为:表的阳证为太阳,阴证为少阴;里的阳证为阳明,阴证为太阴;半表半里的阳证为少阳,阴证为厥阴。胡老体系强调先辨六经、继辨方证,而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以上条文和方药分散在《伤寒论》六经病篇和《金匮要略》各病篇中,并且所出方证以《金匮要略》书中为主。现从症状反应入手,参考以药测证,试以六经八纲体系将其统一解读如下:

1.太阳病(麻黄汤、桂枝汤等)

《伤寒论》“93、太阳病,先下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和,然后复下之。”本条因太阳病治不得法,表证未解,出现“冒”证,后面出现“汗出自愈”,因为“汗出表和”,就是表解了,在表的营卫自和了。临床上有些病人反复头昏头晕,同时伴有类似轻微外感的症状,如轻微恶寒发热、头项强紧或头痛、脉浮等,临床治疗时可选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等加减应用,其中麻黄汤、葛根汤治疗太阳表实证,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可治疗太阳表虚证。颈椎病引起的项强头晕可考虑太阳病。

2.少阳病(小柴胡汤)

《伤寒论》“26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本条是少阳病的提纲证。少阳病为半表半里的阳证、热证,半表半里的邪热不能经表位汗解或经里位泻除,而热性炎上,因此半表里的热邪向人体上部经由头面孔窍外透,口、咽、眼是人体上部孔窍,是少阳邪热外出之所,故有“口苦、咽干、目眩也”。“目眩”意思是眼睛发黑、视物不清,是少阳邪热侵扰所致,少阳病经典方证是小柴胡汤证,临床应用时需结合“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症状反应。

3.太阳少阳并病(柴胡桂枝汤)

《伤寒论》“142、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六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171、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这两条讲“太阳与少阳并病”,出现“头项强痛或眩冒”、“颈项强而眩者”,均有“眩”证,治疗给予刺法,并且说“慎不可发汗”、“慎勿下之”。因为少阳病为半表半里之证,其治法在“和”,不可“汗吐下”。现在是太阳少阳并病,“慎勿下之”完全可以理解。

“慎不可发汗”似乎不太好解释,胡老指出《伤寒论》中一般提及“发汗”都是指用“麻黄汤”发汗之意,所以“慎不可发汗”就是不能用麻黄汤的意思,因为少阳病是“血弱气尽”,有表里气血不足的基础,这里合并的太阳病就不能用麻黄汤了,但可以用桂枝汤来调和营卫。所以,若从方药角度,本人认为可以用柴胡桂枝汤,以小柴胡汤和少阳,以桂枝汤和营卫。但条文中讲还有“头项强痛”、“颈项强”的情况,所以用小柴胡汤合桂枝加葛根汤可能更合理。

4.阳明病(大承气汤、茵陈蒿汤)

阳明病是里位的阳证、热证、实证,包括在里的实热、湿热、瘀热等,里位邪实浊热内蕴,上干脑窍,导致眩晕。《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有相关条文4条,提出两个方证。

《伤寒论》“198、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咽必痛;若不咳者,咽不痛。”胡老认为这里“但头眩不恶寒”纯粹是里热,热邪攻冲脑窍则作“头眩”,“由于热上亢的厉害,一旦波及肺则咳,又热又咳,嗓子因咳而伤,故痛。”[5]。本条文未出方证,胡老讲座中也未提及处方。本人认为可选用白虎汤,若咳而咽痛,加桔梗,或者直接合用小柴胡汤。

《伤寒论》“242、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得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本条要点是里有“燥屎”,“大便乍难乍易”难时应该是大便干结表现,“时有微热”说明外热不显,里热攻冲为主,往上影响肺脏则作“喘”,再往上影响脑窍则作“冒”,治疗当予“大承气汤”通腑泄热,邪热泄越,不得上冲,“喘冒”自解。

《伤寒论》“195、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同《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篇第3条)《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13、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这两条讲阳明里位湿热证,出现“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食即头眩”,脉迟因为里面有湿邪,虽然阳明病能食,但因湿邪阻滞,故“食难用饱”,因为饮食加重里位湿邪,湿热合邪上蒙而致“头眩”。此处诊为湿热谷疸,处方予茵陈蒿汤清热利湿。

5.少阴太阴合病(真武汤)

《伤寒论》“8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本条原本是太阳病合太阴病(里位有水饮),此时正治应该是解表同时利水,如果单独“发汗”会激动里位水饮,水饮凌心则出现“心下悸”,水饮上冲脑窍则“头眩”,并且本条因用麻黄汤“发汗”伤及阳气,成为阴证虚证,出现“身瞤动,振振欲擗地”,由太阳病转成表阴之少阴病,所以成了少阴太阴合病之真武汤证。真武汤中以生姜、附子振奋阳气解少阴之表,以茯苓、白术、芍药化太阴里位之水饮。

《伤寒论》“297、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本条本是少阴病,但并于太阴出现里虚寒下利症状,成了少阴太阴合病,因为病情较重,胃气不复,精气泄尽而利止,此“下利止”不是病情向愈,而是病情恶化,津血大亏,血虚不足以奉上出现“头眩,时时自冒”,是虚脱衰竭的现象,故为死证。

6.少阴太阴阳明合病(桂枝芍药知母汤)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8、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本条为历节病桂枝芍药知母汤证,为少阴太阴阳明合病,“肢节疼痛,身体尪羸”为表证之阴证,即少阴病,方中以桂枝加附子汤更加麻黄、防风对治;“脚肿如脱”为太阴病水饮证,更加白术对治;“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是胃中水饮为患,故重用生姜化水气止呕吐。知母对治阳明里热,也能利水消肿。本方证是主病是历节病,“头眩”只是其里位水饮并发所致。

7.阳明太阴合病(泽泻汤)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25、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本条“心下有支饮”,必有太阴病里位水饮证,再以方测证,泽泻汤由泽泻5两和白术2两组成,《神农本草经》载“泽泻,味甘,寒”,说明泽泻可以清热,且泽泻汤以泽泻5两为君,故本证非单纯里阴证,当有里位的阳证热证,即有阳明病,故以方测证,以胡老的体系可以认为本证为阳明太阴合病。

8.太阳太阴合病(苓桂术甘汤、桂苓五味甘草汤)

《伤寒论》“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16、心下有淡饮,胸胁支满,目眩,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这两条是苓桂术甘汤证治疗“头眩”“目眩”证条文。以67条为主来分析,本来是太阳伤寒证合并太阴里位水饮病,因为“吐、下”误治,伤及胃气,致胃虚(心下逆满),表又不解(气上冲逆),成了太阳表虚证合病太阴水饮证。苓桂术甘汤以桂枝解表降冲逆,以甘草补胃虚,以茯苓白术里位水饮。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36、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桂苓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这条讲本是太阳太阴合病之小青龙汤证,经小青龙汤治疗后,部分已解,仍有少量水饮(寸脉沉,小便难,时复冒),但出现津血不足的表现(尺脉微腻,手足厥逆,手足痹),还有表不解冲气上逆表现,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以单味茯苓除剩余的少量水饮,以甘草补津血,五味子补不足并能止咳,以桂枝解表降冲逆之气。

9.太阳阳明太阴合病(五苓散)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31、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颠(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本条讲用五苓散治疗癫痫病,病者癫痫发作伴有口吐涎沫、头晕目眩症状。“此水也”说明此证必以太阴里位的水饮为主,故方中有大队利水药,包括泽泻、茯苓、白术、猪苓。根据《伤寒论》相关条文,五苓散证还当有“脉浮数、烦渴、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症状。“脉数、烦渴”当为阳明里热证,并且方中用量最大的是甘寒的泽泻,可对治阳明里热。关于桂枝,其能解表除热,又能降水饮冲逆而止癫眩,从脏腑经络角度其可入太阳膀胱经助膀胱气化,治疗小便不利。以方测证,五苓散证当为太阳阳明太阴合病。

10.太阴病(甘草干姜汤、小半夏加茯苓汤、葵子茯苓散)

太阴病为里位虚证、寒证,或有里位水饮证。

《伤寒论》“366、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本条为太阴病里虚寒下利证,“下利清谷”说明腹泻症情较重,又“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为“其面戴阳”,有虚阳上越的表现,当是危急重症,预后当不佳。但中间说“郁冒汗出而解”,可能中间出现胃气来复,“郁冒汗出”当为眩瞑反应。此证治疗当用四逆汤方。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5、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本条为单纯的太阴病里位虚寒水饮证,“吐涎沫、不渴、遗尿、小便数”均为寒性水饮表现,“病淡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此条用甘草干姜汤最合此理。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30、卒呕吐,心下痞,隔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本条为太阴病水饮证,病人表现为“呕吐、心下痞”,小半夏汤中半夏能下气消痞,生姜化饮止呕,因为其伴有“眩悸”症状,故加茯苓利水治眩定悸。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8、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本条是妇人妊娠期间出现了水肿病,伴有身体沉重、小便不利,还有“洒淅恶寒”的表证,又“起则头眩”,胡老[6]认为可以用苓桂术甘汤方治疗,但用葵子茯苓散比较安全,葵子是个强壮性的利尿药,有补津血的作用,尤其妇人妊娠时需要照顾津血不足的特点。

小结:以胡希恕六经八纲体系将仲景论中眩晕证治条文归类整理,能比较清晰地展示仲景论治思路,但仍有部分条文解读不太完美。另外,实际临床中眩晕病症还有部分方证在原条文中未能体现,比如厥阴病上热下寒的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太阴病寒饮上逆的吴茱萸汤证,也是眩晕病临床常见方证。

掌握六经八纲体系,即可把握整体观念,实践辨证论治,在体系基础上进一步精研方证,“方证为辨证之尖端”,才能真正地用好经方,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97.

[2]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钱超尘、郝万山整理,2005

[3]金匮要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何任、何若苹整理,2005

[4]经方医学:六经八纲读懂伤寒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胡希恕注按,冯世伦解读,2014:4-6.

[5]胡希恕伤寒论讲座[M].北京:学苑出版社,胡希恕讲述,鲍艳举等主编,2008:329.

[6]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M].北京:学苑出版社,胡希恕讲述,鲍艳举等主编,2008:366.

作者简介:李雨,男,中医学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内科脑血管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