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有”和“无”的含义来理解《道德经》的“道”

 新用户49272060 2022-02-14

网上有很多关于“有无相生”的分析文章,对“有无相生”的问题进行了不同层次的探讨,对我们学习《道德经》的朋友提供了非常好的资料和借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管其得出的结论是对的还是错的,都是值得肯定的。包括我现在写的这篇文章也是,也许不符合某些研究者定下的“标准”,但我的动机就是向同道者汇报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成果,你可以说我水平低,但不可以说我动机不纯。

在我看来,至今为止对于“有无相生”的理解基本上都是片面的,没有站在全局的角度来分析。在下【三棱心】不揣浅陋,试作解析,请各位同道学者批评指正。

“有无相生”在《道德经》第二章出现,其完整的表述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注意,这句话的重点是“恒也”,也就是说“有无”和以下列举的难易、长短、高下等对立的一对矛盾关系一样,是相伴相生的普遍现象,这是人类认知事物的视角和方法,存在于对一切认知对象的认知当中,不可偏颇。这是万物的普遍规律和认知的前提条件。

“有无相生”虽然是“恒也”,但“有”和“无”并不是“恒也”,“有”和“无”所指代的场景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不变的。汇总《道德经》研究学习者对于“有”和“无”的理解,不外乎以下几种:

1.空间上的有和无。“有”和“无”这对矛盾表现在空间上的可见与不可见。比如《道德经》第11章所列举的车、器、室三种事物,还有半个西瓜的比喻,以及半杯水的比喻,等等。其“有”是可见的,其“无”虽然不可见,但是也是可感知的。

2.时间上的有和无。“有”和“无”这对矛盾表现在时间上的“前后相随”。比如有的学习者常举种子发芽的例子,种子种在地下,过了一定的时间,种子“无”了,禾苗“有”了。还有车子零部件和整车的关系也可归为此类,当车子是零部件的时候,车子是“无”的;当零部件组装成车子时,车子“有”了。

3.时空上(宇宙)的有和无。“有”和“无”这对矛盾表现为“创生”的宏大叙事,像宇宙大爆炸说、奇点论、量子力学、分子原子论等,这些学习研究者认为万物都是“道”按照自己的规律“创生”出来的,道使万物“无中生有”,“道”充当了“造物主”的角色。

4.心上的有和无。类似于佛教的心性论,认为我们的“心”是一尘不染的、一念不生的,正是因为“有”了对万物的映射,才使万物显现显形。比如“幡动心动”的比喻,你看到幡动,到底是幡动呢?还是心动呢?你的心不动怎么能看到幡动?以及类似看上去很烧脑的理论都可以归为此列。

5.认知上的有和无。 这又分两种情况,一是未认知的事物为“无”,已认知的事物为“有”;二是事物自然无名的状态为“无”(即人们还没有对事物进行概念上的规定性),人为有名的状态为“有”(即人们对事物进行了概念上的规定性)。

当然还有其它五花八门的说法,都可以分别归于以上列举的大类之中。

这些解释,如果不与《道德经》发生关系,都是有道理的,你不能说它的理论建构是错的。但与《道德经》联系起来考量,有些说法显然就站不住脚。那么上述的这些“有”“无”关系,哪一种才是最接近《道德经》的解释呢?我认为,只有第5种,特别是第5种的第二类。

因为在我看来,《道德经》就是研究认知规律、认知原则和认知方法的一部著作,“有”和“无”只能放在认知的层面才有意义,才能通融整个《道德经》的思想逻辑。当然有的读者会反驳,说我对于《道德经》的主题思想的理解是错误的,《道德经》就是研究“道”这个“造物主”的,应该归结到“自然科学和哲学”的范围。你这样理解我没有意见,也不想反对。如果是站在研究自然科学这个主题上来理解《道德经》,前三种对于“有”“无”的解释无疑也是“正确”的。但如果你又想谈认知,又坚持不在一个逻辑上的论据来进行论证,显然是不对的。所以,《道德经》学习研究者最需要做的功课,是首先给《道德经》定一个非常清楚非常明确而不是左右摇摆模棱两可的主题。

如果你接受了我的“《道德经》是研究认知规律、认知原则和认知方法的一部著作”的观点,你对于“有”“无”的理解应该站在认知的层面上。那么怎样从“有”“无”的含义和关系来理解《道德经》的“道”呢?

一、从“有和无”与“道和万物”的关系上来理解

我们先来说“道”和“万物”是什么关系。我的观点是:“道”是自然状态下“无名”的“万物”;“万物”是主观认知后“有名”的“道”。

如果要给“道”下个定义的话,我的定义是:“道”是“万物”可被认知的客观属性及对“道”主观认知的有效手段、方法和途径。

人和人类天生(自然)地具有有别于其它物种的认知能力。人和人类的认知能力帮助人们与环境(包括自身)进行信息、能量和价值交换。说白了,就是人要学会怎样与包括自身在内的环境打交道。因此,人成为认知主体,环境成为认知对象。

当一件事物没有被认知的时候,它呈现的是“自然”的状态,无所谓有什么“属性”;而当它一旦被认知主体所认知,一定要被赋予一定的属性,这就是从“无名”到“有名”的过程。万事万物莫不如此。万事万物就简称为“万物”,一物有一物的属性,“万物”这个集合当然也有属性,“万物”的属性就是“道”。这就是《道德经》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含义。

因此,“有”就是“有名”也即“有属性”,“无”即“无名”也即“无属性”。“道”就是“万物”的自然属性,也可说是“客观属性”。

比如一棵树,正是因为人类认知到其自然属性,并给予概念上的规定性,它才成为“树”,成为有别于“草”的一种存在。在“树”的属性上,又因为小属性的不同,又产生了杏树、银杏树等成百上千种树类的划分。这些人类赋予的“名”就是“有”。事物正是有了各自的“有(即名)”,才有了“万物”。试想一下,如果事物没有了“有”,还有“万物”吗?当然没有!没有了“有”的时候就是“无”的状态,“无”的状态就是“自然”的状态,也就是“混沌”的状态,也就是“一”的状态,也就是“道”的状态。

二、从“道生万物”来进行理解

第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40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两句话进一步说明“道”和“万物”的关系就是:“道”是自然状态下“无名”的“万物”;“万物”是主观认知后“有名”的“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人类赋予自然属性“无”以“名”,事物有了概念,有了分别,从无认知到有认知的过程,从而使“道之无”成为“名之有”。这句话描述的是认知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认为,只要是解释为“从无到有”的,才是靠谱的。比如有的解释为天地人,有的解释为类的增多,有的解释为量的增长,我认为这些都是有道理的,只有统一的主题思想,没有标准划一的答案。如果解释为阴阳二气,原子、中子什么的,可以断定与认知的主题不符。

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无”就更直白了——“万物”是因为“有名”才成为“万物”,而“有名”来自于“无名”,“有名”是人类对于“自然属性”的主观规定。

尽管老子把“道生万物”比喻为“母子关系”,这种比喻散见于多处,但“道”和“万物”不仅是“母子关系”,更是“包含关系”,有点类似于拼图游戏,整个一块拼图就是“道”,而拼图的每一个小块就是“万物”。你用这个比喻来理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来理解“朴散则为器”,来理解“和其光,同其尘”,来理解“道在屎溺”,来理解“万物皆是道”……等说法,是不是就能迎刃而解呢?

文章图片1

道和万物的关系犹如拼图

三、从“悟道”的途径来理解

悟道、求道、得道……这些“术语”虽然老子没有说过,都是后世的学习研究者所言并追行,但《道德经》确实有类似的表述,最明显的有以下几处:

第一处是第16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这个悟求得“道”的过程非常明显,就是对“万物”进行去概念化的过程,从“万物并作”,到“各复归其根”,到思维境界的“静”与“复命”,从而使思维在“万物”层面——即概念层面的认知,回复并上升到从“道”的层面——即本原、客观层面的认知,只有在这个层面的认知才没有现有概念的局限性,才能容、能公、能全、能天(有的版本是王),这才是道的层面,是没身不殆、长生久视的层面。

第二处是第40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句话是第16章的延伸,“反”即从“有名”反到“无名”,从有到无,从万物到道。“弱者”不是强弱的弱,而是对客观自然属性即“无”的把握和理解,也就是对“道”的运用。

第三处是第42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我们认知的“万物”,最基本的和共同的属性就是“负阴而抱阳”,这是一种很形象的说法,其含义有两层:1.站在客观的角度理解,万物中“阴”的属性是虚的、不确定的、相对性的,即“有名(有人赋予的概念)”;“阳”的属性是实的、确定性的、绝对的,即“无名(无人赋予的概念)”。2.站在认知主体的角度来理解,万物中“阴”的属性是“无(自然)”,“阳”的属性是“有(有名)”。不管站在哪个层面,阴、阳属性是“有无相生”的,即认知的主观性是建立在客观基础上的否定之否定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冲气以为和”。比如我们对“飞天”这件事的理解,自古以来从幻想变成现实,而且要飞得更高更远,就是一个不断“冲气以为和”的过程,也是“道生万物”的具体运用。

第四处是第48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为学日益”就是“有”的积累,“为道日损”就是从“有”到“无”的“反”。没有“为学日益”就没有对“万物”即概念层面的感性认知,没有“为道日损”就没有从客观层面的理性认知。只有从客观、理性的综合认知才是最可靠的,所以老子提倡的“无为”即从“道”的层面的认知体系,就是教导我们凡事从客观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道德经》中还有多处悟求得“道”的描写,不再赘述。

四、从“用道”的方法来理解

学道、悟道、求道、得道,是为了用道,如果没有“用”,学、悟、求、得又有什么意义呢?《道德经》用“道”的方法,可以简化为对“无”和“有”的综合运用,单方面肯定其一或否定其一,都是错误的。第1章“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句话,是用“道”的高度概括,其含义就是对“有”和“无”的综合运用,是认知主体“有欲”和“无欲”思维方法的综合运用,达到的结果就是“玄之又玄”,和“冲气以为和”一样,都是客观和主观的结合,理性和感性的结合,是否定之否定的运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人对这句话怎样断句争论得面红耳赤没有任何意义,知道了这是表达一种思维方法并运用于实际,怎样断句都没有问题;不明白其中的含义,怎样断都没有用处。这就是读《道德经》的有趣之处。

第28章的“三知三守”,第45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第52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第71章“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这些章节,都包含着“无”和“有”,包含着“无名”和“有名”,包含着“道”和“万物”两种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大家可细品之。有某解读《道德经》者否认“有”,只肯定一个“无”字,认为“无”就是跳出俗界,认为从“道之无”到“有”到“万物”,是堕落,是“失德”,这既不符合实际,也不符合《道德经》的本义。我们的思维和认知,难道不是建立在主观和客观、感性和理性的综合运用基础之上吗?抛弃已有的对万物的认知,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科学的。

文章结束时我再特别强调如下,我认为,《道德经》的主题思想是研究人类认知规律、认知原则和认知方法的一部著作。“道”既是认知对象即万物属性,也是认知方法和行为遵循。只有认同这个主题,我们才能进一步探讨研究,如果根本就不认同,那只好“道不同不相为谋”了。“同道者”在同意我的主题原则下,在理解“有”和“无”时还要注意两点:

一、第2章出现的“有无相生”,是为了强调“有无相生,恒也”,这里的“有无相生”没有其它意义,就是为了推出这一“公理”。

二、第11章举了三个例子是为了得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结论的,这三个例子的用处就是作为证明来用的,用过了就不要再理会了,《道德经》其它地方出现的“有”“无”以及意思是“有”“无”的用词和章句,都是来说明认知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