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乾隆皇帝授课什么排场? | 国子监辟雍殿

 海棠盈香 2022-02-14

北京的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

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太学)

和管理教育的行政机构

辟雍殿是皇帝讲学的地方

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古代高级学堂

第一次来国子监辟雍殿

因为时间紧就匆匆看了看

一直想再来细看一次

昨日下雪首先想到的就是这里

于是就来了

“辟雍”一词起源于周代,“天子之学曰辟雍”。

辟雍四面环水,是周天子学习、议事的场所

辟雍最早是建在湖心小岛上的大房子,周边是水,水的外边是树林,天子不仅可以在里面学习文化政治知识,还可以在四周捕鱼狩猎。

据汉代大学者蔡邕解释:辟雍的“辟”字与玉璧的“璧”通用,指周边的水环绕一周,湖水清澈透明,形成圆型,就像一块无瑕的玉璧;“雍”为水中陆地;而“辟雍”就建在玉璧的中心。

这就是辟雍殿名字的由来。


现在水面都结冰啦,而且落了厚厚的雪。

夏天水面波光粼粼也很好看的。

很难拍出整座建筑的整体结构,下面这张勉强能看出一些。

从网上找了一张图能直观看整个建筑结构。

国子监这个建筑始建于乾隆年间,大殿正面屋檐下“辟雍”匾额是乾隆亲笔。

乾隆早就想要这么一个复古的建筑来讲课,但一直没能实现,直到乾隆48年时把这事儿交给了工部尚书刘墉,大殿才建成了。

话说罗锅真是个天才,他开凿深井,取地下水注入环池,聪明机巧地解决了辟雍殿四面环水问题。

乾隆知道后非常高兴,辟雍建成后的第二年早春就来这里讲学啦!气派啊!

他讲的是《四书》中《大学》里的一段话:为人君者止于仁……

那么在这里,乾隆到底怎么讲学呢?

有一幅画复原了当时情景。

乾隆坐在辟雍大殿的龙椅上,画上右边这些绿色密恐的小圆点,其实都是跪着的密密麻麻的听众!

据记载,当时殿内东边站着一排王公,西边站着一溜部级以上大臣,其他听讲的学生和各级官员都跪在环桥以南的甬道两侧。仅听讲的学生就有3088人,再加上在北京的各级官员、朝鲜使节等,总共不下四五千人。这可真排场啊!

不这么排场也对不起刘罗锅辛苦建这大殿不是?

再来看看殿内的情景吧!

那么问题来了,那时候又没有扩音器,乾隆在高高的龙座上讲,外面那么远的学生能听清?

其实一个字也听不见!毕竟隔着几十米呢,乾隆也不可能用喊的。

那怎么办呢?

其实乾隆讲课时,有专人在门口外传声。乾隆讲一句,传声人便高声重复一句,就是乾隆时代的“人化传声筒”。

辟雍内正北上方“雅涵於乐”是乾隆亲题;南边“涵泳圣涯”,东边“万流仰镜”,分别是道光皇帝和咸丰皇帝题写。

这个龙椅超级华丽~

来看细节吧!

刘罗锅花了那么多心思建的这座如此气势恢弘、如此精美绝伦的大殿,其实在大清王朝一年能用一天就不错啦!

乾隆一生总共也讲不了几个小时的课,还为了他讲课专门建这样一座大殿,奢侈啊,倒便宜了我们这些后来参观者。

只可惜上面落了太多灰尘


更可惜,殿内龙椅其实是复制品

再发几张国子监的其他照片吧~

辟雍殿前有北京唯一一座专为教育设立的琉璃牌坊

牌坊正中两面写着“圜桥教泽”“学海节观”是乾隆题写的。

雪中的孔子好像披上了一条毛茸茸白色围巾

浏览Tips

这个地方平时来玩的人不算多。

早上8:30开门,一开门我就到了,所以人还比较少。

但是不到中午的时候,就已经预约满了。

下雪天无论去哪玩,都得提前预约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