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杏林早报 | 正月十五的元宵,怎么才能吃出文化、吃得健康?

 fentouge 2022-02-15

图片
闹花灯
打开音乐,开启早报唠嗑的一天~


01

过了元宵节,年就过完了

虽然已经开工一周了,但是只要还没过正月十五,就还在农历年里呢!直到今天元宵节结束,春节活动才算真正落下帷幕。

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其为元宵节,又叫上元节、灯节。自古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猜灯谜、吃元宵,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元宵节将春节的喜庆活动推向了一个新高潮,社交范围从家庭、家族、亲戚、乡邻之间外延到更大的范围,成为了中华民族更大范围的“狂欢节”。



02

吃元宵,要吃出文化来

正月十五最不能缺的就是元宵了它是节日的仪式感,更是普通生活中方便又好吃的快手美味,最初叫“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

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

元宵在宋朝很珍贵,姜白石有诗“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诗中的“珍品”即指元宵。

最具代表性的元宵,是由核桃、瓜子、花生、杏仁、芝麻做成的「五仁元宵」,寓意儒家倡导的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仁义礼智信”,也称“五常”。

传统节日的食物看似是普通饮食,其实跃动的是中华文化的符号,传承的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刻在骨子里、融在血脉中,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让我们的心紧紧地靠在了一起。



03

做一碗益气健脾的养生元宵

元宵是糯米粉做的,吃得不当,容易伤脾胃、生痰湿。怎样吃才能避免这些问题呢?在煮元宵的时候,不妨入一块姜,或者加点陈皮,都可以化痰祛湿。

这里推荐一个,能驱寒补脾的吃法「酒酿元宵」

食材:元宵12个、鸡蛋2个、陈皮、生姜(去皮切丝)、枸杞、红枣(去核)、醪糟(甜米酒)适量。(此为2~3人份)

🔸 做法:

1.锅中加水煮开,放入红枣、元宵,煮至元宵浮起;

2.倒入醪糟(甜米酒)和生姜,搅匀后打入鸡蛋,搅拌煮开;

3.再加入泡好的枸杞和陈皮,关火焖一会即可。

一碗元宵下肚,既美味,又能暖胃驱寒气、益气健脾、活血通络,还不滋腻,老少皆宜。


图片

其实,不管是赏灯,还是吃元宵,都是我们在元宵节陪伴所爱之人的途径,吃喝玩乐重要,团圆更重要~图片图片


图片
正月十五有哪些习俗?
听听张景明教授是如何说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