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命运我做主,一代奇女两“碧城”:吕碧城与秋碧城的故事

 民国女子 2022-02-15

自从《哪吒之魔童隆世》在暑期热映,那句震天撼地的“我命由我不由天”成为热句,莫名的,我想起两位自号“碧城”的女子来,她俩也都不信天,不信命,不在意世俗舆论。在那个女性匍匐于尘埃的时代,她们从时代的激流险滩里站出来,自己驾驶命运的航船。她们的性格不讨人喜,然而正是有了这样一批先行者,后来者的路才好走了很多。

吕碧城: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

吕碧城是衔着金汤匙出生的女子。她祖籍安徽旌德,生于山西太原。她的父亲吕凤歧是光绪丁丑年进士,官至山西学政。

吕碧城的父亲酷爱读书,家中藏书几万册。吕碧城姐妹是他的继室严士谕所生。严士谕的外婆沈善宝是清朝道光、咸丰年间著名女诗人。吕氏姐妹自幼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习诗文,她们饱读诗书,聪颖过人,齐刷刷长成四个小才女。

吕碧城是四姐妹中最聪明最有才华的那个,她少女时即负诗名,颇有李清照之风采,她后来也确实被人们比作“李清照后第一人”

那时的吕家风光无限,吕凤歧做着高官,家中诗书继世,人丁兴旺。吕碧城十岁时,父亲就张罗着让她跟同邑汪姓乡绅之子订了婚。如果人生没有意外,吕碧城再过几年就会出嫁,生儿育女,一生富贵,一世无忧。平庸的生活是会消磨人的才智的,她也就偶尔闲暇时写点诗文自娱,教儿女们读读书,像她母亲那样做个家庭主妇吧。

命运好像不甘于把这样一位才女的光芒熄灭在深闺里。十岁以后,她家连连遭遇变故,她的两个异母哥哥一个自杀,一个病死,她的父亲在痛苦与自责之中离开人世。她的母亲从京城回老家处理财产,被匪徒劫持软禁,原来是吕氏家族的人欺负她家无男丁,要霸占她家的财产。吕碧城姐妹四处奔走求助,在父亲好友的帮助下,严氏才脱离险境。

吕碧城的父亲去世后,她的未婚夫家见吕家家道败落,财产荡尽,就有悔婚之意,又见吕碧城小小年纪如此有主见,怕她以后野性难驯,连忙跟她退了婚。那年月一个女孩子被人退婚是奇耻大辱,吕碧城连连遭受打击,性情更加坚韧,也更加执拗倔强。吕碧城母亲害怕再受欺凌,只好带着女儿回到娘家居住。

吕碧城在塘沽担任盐课司大使的舅舅严凤笙家读了几年私塾,她年龄渐长,见闻渐广,她听说天津出现女子学堂,想与舅舅秘书方小洲的夫人一起去探访女子学堂。临行前,她的行踪被舅舅察知,舅舅拦住她骂了她一顿。第二天,吕碧城从舅舅家中跑出来,坐上一列开往天津的火车,衣服行李也没带,就跑到了天津。

吕碧城身无分文,暂住在佛照楼旅馆的老板娘家里,她听说方夫人住在《大公报》社,就写信向方夫人求助。这封信让《大公报》总经理兼总编英敛之读到,英敛之对吕碧城的才华非常赏识,他邀请吕碧城到《大公报》担任见习编辑。年仅二十岁的吕碧城成为中国第一位女编辑

吕碧城有了工作,终于摆脱对旧式家庭的依赖,成为一位独立女性。

秋碧城: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就在吕碧城逃出舅舅家,坐上火车奔往天津,成为一位独立女性时。在湖南双峰县,一位年轻秀美的少妇也怀抱着年幼的女儿,与丈夫一起来到京师。她的丈夫王子芳捐了个户部主事,上任没多久遇上八国联军侵华,他俩只好回到湖南老家,如今京城恢复平静,她的丈夫又携妻女去上任。

这位女子,大名秋瑾。

秋瑾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后改字竞雄。巧的是,秋瑾也曾自号“碧城”。秋瑾比吕碧城大八岁,她原藉浙江山阴,出生在福建。秋瑾也是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她的父亲秋寿南官至郴州知州,母亲也是名门望族之女。

秋瑾与吕碧城一样,也是自幼聪颖过人,她幼年时与哥哥一起读私塾,能诗善文,还跟表哥学过骑马击剑,颇有男子之风。

秋瑾的父亲在湖南任职时,把她许配给湖南双峰县富户王子芳为妻。秋瑾婚后生育一儿一女,她儿女双全,衣食无忧,人生似乎圆满。她的丈夫王子芳是个纨绔子弟,但是作为丈夫,还是很温顺的,对秋瑾近乎有求必应。在京城里做阔太太,这种很多女人向往的生活,秋瑾却觉得十分无聊,国家破败,列强侵凌,她觉得过安逸生活是可耻的,她经常在诗中寄托她的悲愤之情,这些诗文让她在一个小圈子里有了一些名声。

彼时,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一跃成为东亚强国,很多中国进步青年爱到鼓舞,想到日本学习先进经验,还有一些仁人志士在日本秘密开展革命活动。

秋瑾萌生到东洋留学的想法,她到天津去拜访吕碧城,想约吕碧城一起到日本去参加革命事业。

吕碧城与秋碧城:金风玉露一相逢,从此天涯孤旅

吕碧城在《大公报》担任编辑,很快名声大噪。她写了很多古体诗发表在报纸上,还写了很多文章鼓吹女子解放及女子教育,这些文章言辞犀利,激情澎湃,一时轰动京津文化圈。

这时,很多人还没有闻听吕碧城之大名,人们以为是秋瑾所作。秋瑾听说天津也有个叫碧城的女子,擅写诗词及鼓吹女子解放,不由很感兴趣,听说这个碧城住在《大公报》馆,秋瑾就让人给英敛之带信,说她要去拜访吕碧城。

六月的一天,秋瑾在丈夫王子芳陪同下,来到《大公报》报馆拜访英敛之与吕碧城。

吕碧城回忆道:

都中来访者甚众,秋瑾其一焉。据云彼亦号“碧城”,都人士见予著作谓出彼手,彼故来津探访。相见之下竟慨然取消其号,因予名已大著,故让避也。犹忆其名刺为红笺“秋闺瑾”三字,馆役某高举而报曰:“来了一位梳头的爷们!”盖其时秋作男装而仍拥髻,长身玉立,双眸炯然,风度已异庸流。主人款留之,与予同榻寝。次晨,予睡眼朦胧,睹之大惊,因先瞥见其官式皂靴,认为男子也。彼方就床头庋小奁敷粉于鼻。

吕碧城担任《大公报》编辑以后,京城中慕名来拜访的人络绎不绝。有一天,报馆的杂役说,来了一位梳头的爷们儿。这位穿男装的女丈夫就是秋瑾,她长身玉立,两目炯炯有神,一看就不是凡俗女子。

秋瑾告诉吕碧城,她也有个号叫碧城,吕碧城已经成名,她决定取消自己的“碧城”之号,避让吕碧城。

当天晚上,秋瑾留宿吕碧城闺中,两人同榻而眠。第二早上,吕碧城朦胧中醒来,看到一双男人的靴子,大惊,一回头,见秋瑾正在床头拿一小梳妆盒敷粉。吕碧城当时怎么也想不到这个跟她同榻而眠的女子几年后会成为喋血饮刃的革命志士。

吕碧城与秋瑾虽然互相欣赏,但是两人政治理念上并不相同,吕碧城拒绝了秋瑾东渡日本参加革命运动的邀请。秋瑾只好遗憾地离开。

一个月后,秋瑾不顾丈夫王子芳的激烈反对,抛夫别女,坐上前往东瀛的航船,揭开了她的人生新篇章。

秋碧城与吕碧城:尘劫未锁渐后死,俊游愁过墓门前

秋瑾在日本以后,很快结识孙中山等革命志士,她办报纸,登台演说,宣传革命与女权。第二年,她回国筹措费用,经徐锡麟介绍,加入光复会,回到日本以后,她又加入同盟会,成为一名激进的革命者。

1906年,秋瑾因为日本颁布取缔留学生规则愤而回国,一面开始在绍兴大通学堂办学,一面密谋发动起义。1907年7月,秋瑾响应徐锡麟起义失败被捕,面对清朝官员的审讯,她神色安详,默然不语。

1907年7月15日,秋瑾在绍兴轩亭口就义,年仅32岁。

此时,距她到天津与吕碧城见面,仅仅过去三年。

秋瑾在日本革命群体中名气越来越大的时候,吕碧城在国内的名气也越来越大,许多名流与她诗文唱和,袁世凯二公子袁克文、李鸿章之侄李经义等人都成为她的粉丝。

秋瑾东渡日本后不久,吕碧城出任北洋女子公学总教习,两年后,北洋女子公学更名为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吕碧城担任监督(校长),成为近代女子担任此职务之第一人。吕碧城的两个姐姐吕惠如、吕美荪,妹妹吕秀坤也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吕惠如任南京两江女子师范学校校长,吕美荪任奉天女子师范学校校长,吕秀坤任厦门女子师范学校教员。姊妹四人分任四处师范学校教职,一时传为佳话。

1912年,民国成立,吕碧城经袁克文推荐,成为总统府机要秘书,后来又担任总统府参政。这在近代女子之中亦是第一人。

这期间,吕碧城与秋瑾仍有过交集。秋瑾从日本回国创办《中国女报》,发刊词就是吕碧城所写,第二期,吕碧城又发表《女子宜急结团体论》,践行了她对秋瑾的承诺。不久以后,秋瑾因发动起义失败而被清政府处死,吕碧城也受到牵连,差点作为秋瑾的同党而被捕杀。据说是袁克文请求袁世凯出面打点,吕碧城才幸免于难。

后来,吕碧城与友人游西湖,特地拜谒秋瑾墓,赋诗纪之:

松篁交籁和鸣泉,合向仙源泛舸眠。

负郭有山皆见寺,绕堤无水不生莲。

残钟断鼓今何世,翠羽明珰又一天。

尘劫未销惭后死,俊游愁过墓门前。

吕碧城担任总统府秘书和参政期间曾想一展抱负,后来发现自己壮志难酬,于是辞去职务,移居上海。在上海期间,她利用她的聪明头脑和广泛人脉做生意,挣了一大笔钱,她建起一座豪宅,华装丽服,挥金如土,到她去世时仍有一笔可观积蓄。

吕碧城喜奢华,爱交游,有才又有财,日子过得光闪闪。但是张扬激烈的性格让她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也让她充满争议,她与她的恩人英敛之决裂,与姐妹们的关系也不好。她自视甚高,几乎没有男人在才气与财力上匹配她,她一生未婚,孓然一身。人到中年,除她的二姐吕美荪,别的亲人先后去世,而她与二姐关系不好,姐妹俩三十年不相往来。直到她去世以后,她的二姐才赶去给她处理了后事。

三十五岁开始,吕碧城到欧美读书,游历,前后达八年,在国外她依然奢华生活,积极参与公共事务。1925年,她在奥地利维也纳参加世界动物保护委员会,成为我国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

她渐渐对佛学产生了兴趣,成为一名素食主义者。她参与保护动物,亦与此有关。1930年,吕碧城在瑞士日内瓦皈依三宝,成为一名佛教居士,法号曼智。1943年1月24日,吕碧城在香港东莲觉苑圆寂,享年61岁。

吕碧城生前遗言,她的财产捐给佛寺,遗体火化,骨灰与面粉和为小丸,抛入大海,供鱼吞食。

“碧城”一词来自于李商隐的同名诗。李商隐在这首诗里写天宫的瑰丽景象与天宫仙女的旖旎生活。这两位叫作碧城的女子,就生来带着与众不同的气质。她俩才气过人,性情炽烈,生得轰轰烈烈,死得干净利落。于感情上,于生活上,从不拖泥带水。

或许我们成为庸人,不止是才思之不及,亦是在日常生活上,优柔寡断,浅尝辄止,我们成为一望无际原野上的一茎绿草,一片绿叶,而她俩,成为这绿色海洋上两枝巍巍独立红艳灼灼的花朵。

吕碧城书法

作者:

夜何其,喜欢文史,爱好写作,关注女性与读书。


点个“在看”,好文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