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年不知愁滋味:回忆儿时过节和琐事

 明悟好学 2022-02-15

                     少年不知愁滋味:回忆儿时过节和琐事

                       (图片示意:加工爆米花精良的装备)

    童年的我们总觉得日子过得很慢,长大后我们感慨岁月如梭,因为越来越熟悉的世界已经没有了新鲜感。

    不知道是社会在进步,还是观念在进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发生非常大的变化,现在的过节方式和儿时过节方式有很大的变化,真是时过境迁,自己都无法相信了,连吃起东西也没有当时的美味感觉了。日子就像流水一样滑过去,一眨眼,年又来了,站在年的面前,我发现自己已是一年老似一年,年把属于我们的光阴带走了,留下来的是那些我们对人生和童年支离破碎的记忆。旧时过年,踏进腊月门,就能嗅到一股浓浓的年味。小孩盼过年,大人也盼过年。对小孩来说,有新衣穿,有好吃的,还有红灯笼、花鞭炮,乐得到处颠,好象人生就是为了期待这几天。回忆儿时的过节和琐事我真的是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先看看这些变化吧。农村和城市已经逐渐告别了集体蹲厕的公共厕所时代,家家户户都有洗手间了,这一点非常重要,生活改善了;农村孩子小时候过节太有趣了,成群结队到城里逛,到照相馆照张相,有些街道真是人挤人,摆摊卖玩具的到处都有,现在孩子却都呆在家里看电视打游戏已经成为主要过节方式;小时候过节,家家户户做红团、油榨豆腐,现在却被完善的市场买卖所代替;小时候过节买柚子是一片一片买,现在都是一个一个买,真不理解当时是什么东西都缺,什么都少,吃的东西单调有味;小时候买个糖果咬成两半和朋友共享;小时候在地上画个格不停地玩格子跳游戏,还有抽陀螺、掏鸟巢、上树(看谁上得快)、弹玻璃球、摔跤(男孩子常常玩)、较力、逗蛐蛐、抓青蛙、网蜻蜓、网金龟、手驾铁圈到处逛、玩铁项片,现在回想起来太有趣、太幼稚了。

    小时候,过节时亲友相聚本真是一件高兴事,中学的时候邀请同学到家做客,备好瓜子水果和各式各样的蜜果,大家一起吃喝真是太开心了。

    少年不知愁滋味。大年三十,全家聚成一桌吃团圆饭,正月初一吃完长寿面,和一群朋友到城里逛,花点圧岁钱买点小玩艺。正月初二到处玩游戏,放鞭炮,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直到大人都干活上班了,这年就缺少了一定的滋味,和平时一样开始了普通的生活。

    回想儿时对吃东西的感觉,山楂、爆米花、糖桥、炒蚕豆等的味道真是一去不复返了。儿时对一种新鲜食物的感受和对世界上其他陌生事物一样,是人生的第一次尝试,所以充满了纯粹的好奇,当感到好吃时,心中又会生出一种纯粹的喜悦,这喜悦往往让人终生难忘,现在,已品尝了很多美食珍馐,同时也品尝了人生诸多的苍凉况味,无论是味觉还是其他的知觉已经部分麻木了,很多时候我们吃饭时,无论面对家人还是朋友同事,脑子里会闪过很多与食无关的别的念头,对食物本身已经是心不在焉了,不会再有儿时的专注的心境了,这时已经很难吃出纯粹的滋味了。儿时的美味,永不再来!

    让我再想辛弃疾的诗: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童言”无忌语,请大家把你童年的滑稽故事、游戏、零食说出来我们共享吧!

                   附:独特有趣的福建莆田人过年习俗

福建莆田人称过年为“做岁”。除夕,莆田、仙游民间统称为过年、做岁、三十暝(夜)、围炉等。莆田、仙游人过年,从腊月二十开始,要做大量的工作。也有许多规矩。

腊月二十五之后,大人都要特别交待小孩,在外面不许骂人,更不能和人打架,大人也不能打骂小孩。

为使年过得热闹、旺意,莆、仙民间,尤其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备办“红团”(面皮绿豆馅,面皮伴有食物红颜料,故名)、“番薯起”(用煮熟地瓜捣碎后和米桨、红糖、发好后蒸制而成)、白糕、油炸葱饼、油炸豆腐、油炸排骨、购买橘子、茶、酒等,并要杀鸡(鸭)、杀猪(羊)、杀鱼等,统称三牲(春节期间不能讲“杀”字,要讲“阉”,如问你家阉鸡了没有?),以备祭天地、神、祖先等辞年之用。

腊月三十零时辞年,乡村中不约而同地响起爆竹声,家家庭院前摆着一张系着金线绣花桌裙的供桌,桌上摆着五果、六斋、三牲和贴着福、禄、寿红纸花的干线面,全家人由年长的领头,依次拈香跪拜天地,在供桌前烧起供银、银纸,再次燃放爆竹。而后供桌退后一步,换上同样的一套供品,跪拜祖先,祈祝全家平安,来年幸福,然后,在供桌前再一次烧起供银、银纸、燃放爆竹,表示辞年结束。

年三十中午,家家户户都是吃“擦粉”(地瓜粉、线面、油炸豆腐、肉丝、及青菜等混合煮成的糊糊,意思是辞去过去汤汤水水的不如意的生活)。除夕夜围炉开始,各家各户大门上挂上一对大红灯笼,上书主人的姓氏,厅堂里灯火通明,全家人欢聚一堂,同享天伦之乐。在农村,还要把木炭烧红放在供炉里、置于餐桌下面,表示一家亲热团圆、兴旺发达。

莆田、仙游围炉时,餐桌上的菜,也有规矩。大多都有吉利的寓意,且十分丰盛。盘菜中,一定要有鲫鱼(俗名鲫母,谐音“积宝”)、虾(谐音“和”,意即一家和和气气,和气生财)、蟹(要选十只脚齐全,寓十全十美之意)、海蛎(谐音“在”,寓意来年家人都会还在这个世上),其他的菜看各家喜好和经济情况。厨房的水缸里还要养几条活鱼,表示年年有余。莆田、仙游人重视亲情,过年时一定要千方百计赶回家和家人团聚,如果有亲人实在无法赶回家过年,一定要在餐桌上为他放一副碗筷,留一个位置.

围炉以后,长辈给16岁以下的未婚男女分压岁钱;也有子女给父母、爷爷奶奶压岁钱的;还有丈夫给没有职业的妻子压岁钱的。过年分压岁钱的愿意:一是对小辈的爱护、对长辈的尊敬,对妻子的恩爱。二是压岁其谐音“压祟”,即禳灾驱邪之意。

除夕之夜,莆田、仙游还有守岁的风俗。旧时,有的穷人为了避债,除夕夜要到城隍庙看戏,这样,债主就不敢在城隍爷面前讨债了。一般人家就围坐一起谈天说地。除夕夜一定要亮灯到天明,说是不让老鼠回娘家,破坏鼠辈们的好心情,影响它们的发育和生育,减少对农户的为害。城里人吃完自家的年夜饭,还要上至亲好友家里去喝上一杯酒,以示同围炉、特别亲切之意。

和其他地方一样,莆田人也喜欢大红大紫,自然是要传承贴春联式的中国红习俗喽。但莆田人的春联又和其他地方的有所不同了。全国各地的春联均为一色通红,唯独莆田春联的联头上多了一截白额,红白相间,格外醒目。相传清兵入关后,实行高压政策,滥杀无辜,不少人家因办丧事贴了白联。时值春节,清廷为粉饰太平,强令家家户户贴上红联。人们在贴红联时,有意让门上的白联露出一小截,以示心有余悲。各家起而效之,遂成“白额春联”。以后沿袭为例,流传至今。

莆田人在除夕夜“围炉”(莆田人把吃大年饭称作“围炉”),初一开始游春(莆田人习惯把春游叫做“游春”,“母鸡”和“母猪”叫“鸡母”和“猪母”)。在全国其他地方初二通常也是个拜访亲友的好日子,然而在莆田则不同,这一天恰好不宜出门。此俗源于明嘉靖四十一年间,倭寇进犯兴化(莆仙一带的旧称),两地被杀者众。戚家军打赢倭寇后,出外避难的老百姓纷纷回家探望,大家悲喜交集,既为生者幸存而庆幸,又为死者不幸而悲伤。初二日,许多家庭忙着为死者料理后事,串门的都是来吊唁之人,因此初二串门就成为不吉利之事。后来就把这一天定为“探亡日”,每年这一天互不串门,即使是至亲,也不例外,只有居丧之家才允系友上门,以示对死难亲人的哀悼。后来因感到春节期间互不登门终究不便,就变通为初一日如已到系友家拜年,初二日就不必忌讳。初三在各地都可以自由串门。莆田的初四正是与其他地方大不相同之处。

莆田人初四也是要过年的,也就是重复过年,初四这一天也就和大年三十一样的热闹隆重了。此俗源于明嘉靖四十一年,倭寇进犯莆田,到处杀掠,至次年正月初一被戚家军打败后始返。由于家家都避难外地,没法过大年,便决定在初四夜补过。为了纪念这段惨痛的历史,民间相约以除夕为小年夜,正月初四为“大年夜”,亦称“做大岁”(仙游则是在初五“做大岁”)。初五的这一天我们也是当作初一一样过,像初一一样,早饭是炒面,是一年中最可口的早餐,之后就互相串门。

春节中还有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闹元宵。莆田人闹元宵的日子在各个村都会有所不同,早的初六就开始闹元宵,晚的话就跑到正月下旬了。现在莆田有些地方过元宵节也越来越简单了,就是请亲友吃午饭或晚饭,再去观看迎神的节目就罢了。以前还有很多,小孩子最喜欢的是跟着迎神队伍走,到各家“做头”(简单的意思就是掌管神会的头头,每年都有几个“头”——大头、二头……一年后大头就退出头位了,二头进位为大头,后面以此类推。)的去等着分糖果。在莆田一些地方,当迎神队伍经过他们的家门口时,就把煮饭的铁锅端出,倒置地上用锄头把锅灰“耙”(莆仙方言,“磨”的意思)掉,这时,全村充满“几查、几查”的声音,其意一则驱邪,二为纳福。这个习俗据传是在元末明初,有一对年轻夫妻流落在外,因闹元宵的迎神队伍经过自己寓居的家门时,没钱买鞭炮燃放接驾,只好将耙锅发出的响声权充鞭炮声以表示虔诚。年过一年,他们的家业越来越大,人丁越来越旺,把这归结为耙锅声感动了神明而赐予洪福,于是元宵耙锅迎神便被他们看作是一种吉利的举措并广为流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