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识字有悟》之二十九高屋建瓴

 思绪未果 2022-02-16

《识字有悟》之二十九高屋建瓴

高屋建瓴

文/生子

“建”,jiàn,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六书中属于会意字。“建”的基本含义为立,设置,成立,如建立、建树;引申含义为造,筑,如建造、建筑。“建”也常做动词,表示封立,如建侯。后来陆续在金文、楚系简帛、秦系简牍、说文中发现,“建”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篆书演变而来。

建,会意字。从廴,从聿。聿初文像手持笔形。甲骨文物旁有小点,盖为土粒之形。树立木柱一类东西的时候,为了树得正,往往需要有人把它扶正,所以在所树之物的两侧有时也会增加手形,下面或有柱础一类的东西。以为即“建”字。《说文》:“建,立朝律也。”又引申有封赐、建议、提出、建筑等意义。或通“键”,义为藏闭。又或通“健”,义为刚健。

建氏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建姓一说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太子建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另一说源于地名,出自三国时期孙吴国都城建业,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建业,即今江苏省会南京市。西周时期,建业为吴伯周章的封地。春秋时期,势力范围在江南地区的吴国。第三个源于皇室。传说明朝建文帝嫡次子朱文圭,被囚在凤阳广安宫,称为建庶人。天顺释建庶时外迁,为建姓开基始祖。

“建”常常跟“封”连在一起用,叫“封建”, 其实,封和建是两个动词,封的意思是在分封诸侯的时候,要给他一片领土,并且要划分出明确的疆界。封完了,还要“建”,就是要立法,给给这片土地制订规矩。合在一起就是最原始的“封建”,这才是完整的“封邦建国”,就是《诗·商颂·殷武》中所说的:“命于下国,封建厥福”的“封建”。

2022年2月15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