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批判性思维-修辞性定义及解释

 思维观察员 2022-02-16

-- 共1200字 / 阅时3min --

上期 [周三] 栏目我们对暗示幽默和夸大做了简单介绍,这期栏目我们来聊聊修辞性定义和修辞性解释是如何影响理性判断的。

01. 

首先我们明确一点:

定义、解释、(以及下一节会介绍的)类比和比较,都是常用的表达手段,但它们也可以作为修辞技巧,用于倾向性的表达。

修辞性定义,即带有特定倾向的定义。它是运用诉诸情感的语言来表达、或激起听众对某事的态度。

比如,“堕胎”这一行为——

如果定义为“谋杀未出生的孩子(人)”,就是攻击了那些在道德上为其辩护的人,引起听众抵制;

但是,如果把“人”限定为“出生后的生物”,则堕胎就不会归为杀人,听众也不至于有情绪。

修辞性解释,是貌似解释的修辞手法,其内核是带着某种倾向在进行解释,“诱导”听众。

比如,对于“华仔在搏击赛中输了”一事的解释——

解释成“他因缺乏勇气而输掉了比赛”,表达中带有对他勇气的质疑;

而解释为“他因过于谨慎而战败”,表达中就多了讨好、奉承的意味。

即便两种说法表达的是同一个事实,但给听众传递的感受则不同。

02.

修辞性定义会引起情绪,影响人们理性的认知事物。

比如,区域冲突的两股势力,对发起进攻的一方。

我们可以称呼他们为“革命者”,定义成:为了追求信念而斗争的人;

也可以称呼他们为“暴徒”,定义成:为了小团体私利而危害大众安危的人。

前者让人敬畏,后者使人产生敌意。

表达中并没有明确地说什么观点,只是定义不同,听众便不自觉地产生了情绪,影响了理性。

修辞性解释会诱导人,影响人们做出理性的判断。

比如,对“移民白领”这个群体做判断。

可以解释为:逃离了一线,退回二、三线城市发展的上班族”;

也可解释为:选择回报家乡,为地方经济建设身体力行的青年。

前一个解释,对这一群体蒙上了挫败感,而后一种解释则彰显了他们激昂的风貌。

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被解释的倾向性所影响着,未能客观地对群体做出判断。

03.

如何避免倾向性影响,而做出理性的判断呢?

这里有三个方法供大家参考:

a.结合情境。表达都是在具体情境中起作用的。

比如,说某人是“工作狂”

若在医院里由医生严肃认真地给病人家属这样说,那么“工作狂”指的是一种病症——病理性强迫工作;

若同事之间聊天,说到了A同事经常加班、时时在线、快速响应是“工作狂”,则是对他工作状态的描述。

b.区分立场。立场不同,解释的倾向性就不同。

比如,“996”指的是:早上9:00上班,晚上9:00下班,一周工作6天的工作作息方式”。

若由资本家讲出来,则意味着倡导大家多加班、多为工作付出,以便提升自我;

若换作员工,提到“996”就要命,没给生活留一点时间,这是明目张胆地剥削。

c.考虑态度。态度不同,对事件的看法不同。

比如,爬山时还剩下了“半杯水”

消极的人,可能会讲“只剩半杯水了,得考虑返程了”,该撤了;

积极的人,可能会讲“还有半杯水,加油到终点,下山就容易了”,快马扬鞭。

以上就是我们对修辞性定义和修辞性解释的简单介绍,下期[周三]栏目我们再看看修辞性类比是如何影响理性判断的。

#批判性思维 | 推荐——

批判性思维-暗示对理性判断的影响

批判性思维-刻板印象对理性的影响

批判性思维-闪烁其词的表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