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生命健康 《易经养生全书》作者曾子孟,简单明了叙述中,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养生,就是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 《易经》中蕴藏的天人之道,就是人类的生命密码。人有三宝,即精、气、神。生命物质源于精,生命能量赖于气,生命活力在于神。 一个人的一生中,所有的“精、气、神”皆沉浸在琐碎的日子里,揉捏在一日三餐里,因此,顺应自然界四季保养自己的身体乃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养生“并不能保证我们长命百岁,但是不会或者不注意“养生”,我们一定不能把琐碎的日子过得顺风顺水。 试想一下,今日这儿不舒服,明日那儿不爽了,焉还有心情或心态去实现你的梦想?更不要说实现你的“财务自由”了。 “养生”并不分年龄,当然越早越好,因为现代人的焦虑与压力一遍又遍地摧残着自己的身体,让'健康“屡屡亮起红灯,君不见“亚健康”的状态到处可见?! 人生命的长短关键在自己,唯有自己重视养生,视老祖宗的养生智慧为天赐之宝,有节制地使用父母送给你的生命之气,才能使生命之树常青。 “没啥别没钱,有啥别有病”,这句话非常精辟。虽然说现代医学技术很发达,但是得了重病后,有能力去医院治病的人并不多。有的病即使去医院,也很难治愈。 以前的人生病,很少打点滴,就拿感冒来举例,顶多吃上10多块钱的药就好了。如今的感冒,来势凶猛,似乎是不打点滴,就好不了啦。 当务之急,我们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学会正确的“养生”方法。本书给我们了一些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好好的保养自己,为自己在努力奋斗的路上,心情愉悦地越走越远。 分享书中的N个想法~ >> 阳气,决定着生命的盛衰。 补气的食物有猪腰、鸡肉、兔肉、牛肉、鲫鱼、泥鳅、荔枝、红枣、黄豆、花生、莲子、粳米等,补气类食物常与补气类药物,如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黄精、白术、五味子等配成药膳,以增强补气功能。人参是补气上品,食补推荐人参粥、人参莲子汤、人参莲子羹、人参莲子茶、人参莲子盅等。 >> 丹田呼吸法”是可以随时随地做的、保持或补充元气的呼吸方法 >> 如果不保养好人体之气,就会气虚,气虚就会损阳,从而引起阳虚,所以阳虚最大的表现就是气虚。人体一旦气虚就会表现为气弱、脉弱、怕冷、身体发凉等。 >> 欲养阳气,先养肾 >> 肾虚患者每天早晚按揉双侧合谷穴各3分钟,然后再按揉或艾灸双侧鱼际和足三里穴各3分钟。 >> 平时压力大,易上火,易动怒者,要多吃火行食物,如茄子、黄瓜、番茄等,并以五行养心粥为主食 >> 内关穴,此穴在心包经上,每晚7~9点,是心包经气血最为充盈的时候,按揉左右手的内关穴各20分钟,能迅速消除内火,改善心火亢盛、失眠、心慌、心悸等症状。 >> 豆制品是补钙的第一名,豆浆、豆腐都可以补钙,牛奶、鸡蛋的补钙效果也很好,还有虾皮、海带、贝类,以及栗子等坚果类也是不错的选择。 >> 汗为心之液”、“泪为肝之液”、“唾为肾之液”、“涎为脾之液”、“涕为肺之液”。 >> 气有两个含义:其一,是运行于人体内的微小难见的物质;其二,是人体各脏腑器官活动的能力。 生命水源从养肾开始,《易经》中肾属坎卦,主水。 >> 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身体,就会出现怕冷等症状。缓解这一症状,最快的方法就是多运动,加速血液循环,增强抗冷能力。但要想标本兼治,还得在饮食上注意,多吃羊肉、狗肉、牛肉、韭菜、辣椒、葱、姜、龙眼等温补肾阳的食物。 >> 补足肾精,可多食山药、枸杞子煮羊肉汤等滋补食物,同时每天坚持约8小时的睡眠时间,少喝酒、少食辛辣食物和浓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食物。 >> 肾主水,肾虚则人体的水分代谢不利,导致水肿,通常眼睑 >> 心属离卦,离火象征着阳气,为生命的热源,水之动源。 >> 肾阴敛心火的治疗方法,应多吃鸭肉、甲鱼、莲藕、莲子、百合、枸杞子、葡萄、桑葚等食物。 >> 在春天是养肝、振奋肝脏生机的最佳时节,故应多吃有生发之气的食物,如春韭、豆芽、春笋、野菜、香椿、荠菜等。此外,还要多吃温阳滋补的食物,如鸡肉、鹿肉、羊肉、狗肉,以助肝的生气。 >> 在五禽中,鸡应于肝,鸡汤有很好的滋养肝血、肝气的功效,通常坐月子时、月经后喝鸡汤的保养秘诀也在于此。 >> 肝功能不好的人,应多吃滋养肝阴、肝血的食物,如枸杞子、白芍。多吃当归、枸杞子炖鸡。 >> 枸杞子、菊花,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枸菊地黄丸。 >> 长夏是养脾健脾的重要时期。脾功能不好的人千万不要错过此时的养护, >> 多吃健脾的食物,如白术、山药、白扁豆,以健运脾气,特别是暑热之季,一定要多吃豆,如绿豆、白扁豆、四季豆、红小豆、青豆、黑豆等。 >> 肺为兑卦,五行属金。 >> 秋燥,多吃梨肉、红枣、葡萄、柑橘、柿子等。 >> 芡实、芋头、扁豆、荸荠、人参等食物,都是坤卦体质之人不宜拒食的食物。 >> 打通涌泉穴,肾气十足 患者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然后用双拇指从足跟向足尖方向反复推搓涌泉穴,或用双手掌自然轻缓地拍打涌泉穴,以足底部有灼热感为宜,每天坚持按摩2次,每次10分钟。 >> 滋养脾胃首选粥品即“十宝粥”,材料有玉米、山药、冬菇、银耳、茯苓、枸杞子、党参、松子仁、葛根、香米,熬粥时每样取一小匙,一起熬制成粥即可。 >> 在夏至来临时,大家可以喝一杯清暑养心的三叶茶。所谓“三叶”即常见的荷叶、竹叶、薄荷叶,各取3~5克,泡在一起喝;或任选其中一种(其中荷叶、竹叶取5~10克,薄荷叶取5克即可)单独泡茶喝。 >> 三叶”到底有何神秘之处呢?荷叶有很好的祛暑利湿、升发阳气的功效,长期饮用,还能降血脂,治疗肥胖病;竹叶入心、肺经,《本草纲目》中说,“(竹)叶去烦热,利小便,清心”,而鲜竹叶最清暑养心,淡竹叶利尿作用甚强;薄荷叶也是夏日茶饮里少不了的佳品,光是看着嫩绿的叶子就会感觉清心怡神,更别提其解渴解暑的功效了。 >> 饮三叶茶还能解心慌气短、浑身乏困之苦。 >> 枸杞菊花茶就是一道值得推荐的生津润燥的茶品。枸杞子润而滋补,兼能退热,有滋阴、润肺、生津、补肾、益气的作用,而产自宁夏的颗粒小、红亮亮的枸杞子润燥的功效最佳。 >> 真正的上品是那些看上去又小又丑,颜色又有些泛黄的,因为越是黄色的食物滋阴润燥的功效越强。 >> 常饮枸杞菊花茶不仅能滋阴润燥,预防秋燥,还能预防和治疗各种眼病,对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也有好处。 >> 炖羊肉的时候,配上同气相求的中药或食物,滋补效果更佳,像当归羊肉汤、枸杞羊肉汤、黄芪羊肉汤、羊肉萝卜汤、羊肉豆腐汤、猪蹄羊肉汤等都是值得一提的滋补“大药”。 >> 阴虚者可以用沙参、麦冬、天冬、生地、石斛等中药做成膏滋药;阳虚者可以用仙灵脾、补骨脂、仙茅、巴戟天等中药做成膏滋药 >> 气虚者可以选党参、茯苓、黄芪、山药等中药做成膏滋药;血虚者可以选熟地、阿胶、当归等做成膏滋药。冬季服用滋补膏最好从冬至起连续服用,服用时,取一汤匙补膏,放在杯中开水冲服,也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冰糖调味。 >> 小窍门:吃完后,如果觉得口唇干干的,那么,这类食物一定要少吃;如果吃完后口舌都觉得很湿润,这就是滋阴的食物,可以滋生身体内的水分,如大白菜、萝卜、冬菇、蘑菇、芝麻、藕、糯米、蜂蜜、乳品、猪肉、鸭以及鱼类等都是滋阴之品。秋冬季还要多吃水果,以利于养阴,如苹果、冬枣、雪梨等。 >> 阴虚的人一定要远离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胡椒、生姜、桂皮、八角、小茴香,这些香料都是辛温香燥之品,食后非常容易上火,对身体简直是火上浇油。 >> 凡是阴虚火热体质的人群或是患者,平时要多按摩任脉和腹部重要的穴位,保养效果会非常好。 >> 心阳虚 除了通常阳虚都会有的症状外,还有心悸、心慌、憋闷、心前区疼痛、失眠多梦、心神不宁、易悲伤。 肝阳虚出现头晕目眩、两侧肋下不适、乳房胀痛、易惊恐、情绪抑郁。 脾阳虚食欲不佳、恶心、打嗝、嗳气、大便稀溏不成形。 肾阳虚腰膝酸软、多次小便或不通、阳痿早泄、性功能衰退。 肺阳虚咳嗽、气短、呼吸无力、声音低且少言、气懒。 >> 阳气就像人体的太阳,可以给我们力量和温暖,是生命的根本。 管好你的嘴,健康常相随。黑木耳炖甲鱼最好。一把泡开的黑木耳,一把枸杞子,一只甲鱼放在一起炖,炖出来放到冰箱里,一天吃一点,10天左右就能见效。 >> 腰果、腰花治好了多年的肾虚。 >> 小枣养心,晚上睡不着觉,感觉心跳时,用小米煮小枣 >> 背阴长的蘑菇、黑木耳,水中的藕、鸭子,冬天成熟的水稻、白菜、萝卜,冬季的鱼等,都具有滋阴的作用。陆上的鸡,夏天成熟的向日葵、香蕉、石榴、小麦等都具有养阳、壮阳的功效。 >> 寒凉食物滋阴,温热食物养阳。 >> 姜有益脾开胃、止呕、温经散寒等功效。姜中所含的姜酚有利胆的作用,对胆囊炎、胆结石有预防功效。 >> 大蒜被誉为“地里长出来的青霉素”,具有很好的消炎、抗病毒功效。患有真菌性阴道炎及阴道滴虫的女性,不妨多吃大蒜。 >> 预防H1N1最好每天都吃些大蒜。吃大蒜时最好先切碎,室温放置10分钟,在这一过程中,大蒜辣素和硫化物等活性成分大量生成,抗癌成分也大大增加。 >> 茯苓粥清上实下,也特别适合脾虚患者食用。 >> 牛肉:味甘,专补脾土。脾虚的人,可以常吃牛肉炖汤,或用牛肉适量与大米煮粥进服,这对脾胃的恢复大有裨益。 >> 锅巴:大多脾虚不运,饮食不香,或食不消化,或脾虚久泻的人,应该适量吃些锅巴。 >> 健脾胃、养后天的食物还有玉米、高粱、蚕豆、土豆、芋头、燕窝、面筋、花菜、大白菜、胡萝卜、荠菜、银耳、葡萄、桂圆、狗肉、兔肉、猪肚、羊肚、鸡肉、青鱼、鲢鱼、黑鱼、鲂鱼、白鱼、银鱼、鲑鱼等。 >> 小米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脂肪和糖类等,可以“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还可治消化不良、口角生疮、胃热、消渴、腹痛及流鼻血等症,更是老弱病人和产妇的真情佳品。 >> 南瓜所含成分能促进胆汁分泌,加强胃肠蠕动,帮助食物消化 >> 花生是个宝,养肺化痰效果好 >> 糯米、花生、红小豆,每天将这些原料放在一起煮粥吃,吃了一段时间后,果然手腕关节疼痛感消失了。这是因为花生可以补益肺,而肺主治节,肺气足了,关节痛自然可以好转。患有肺结核的人,可以取花生米生食,每日4~5次,每次10~20粒;若患者有咯血,要带衣食之;久咳的人,可以用小火将花生米煎汤服用。 >> 羊肉得兑泽气,直接入肺,所以吃羊肉是补肺最直接的方法 >> 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腰膝酸软、面黄肌瘦、气血两亏等患者,最好每餐都食用适量羊肉。羊肉是冬季进补的最佳食物。烹调时放适量甘草和料酒,就能够去其膻气,又可保持羊肉的功效。 >> 小米养肾气,肾病多食之。小米50克,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旺火烧沸,改用小火熬至粥成即可。 >> 淡菜干用热水烫至发松回软,去掉中心带毛的黑色肠胃,褪去沙粒,洗净,然后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用小火炖烂即可。 >> 山药为中医“上品”之药,除具有补肺、健脾、益肾填精功效外,还能治腰痛、记忆力减退、腹胀等病症。 >> 腰膝酸软是体力劳动者、老年人常出现的问题,可以找委中穴帮忙。此穴在膝关节后侧,窝横纹的中点上。操作时取坐位,用中指稍用力按,一点一放,同时腿部也要配合着做一屈一伸的动作,不但能治腰痛,缓解腿部酸痛,同时对膝关节周围组织引起的炎症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 经常用电脑的人常被“颈肩综合征”困扰,这时需要每天坚持敲小肠经,做扩胸运动,然后再按天宗穴,只要持之以恒,就会看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肾俞穴在第二腰椎左右旁开二指处,最好在冬天晚上按摩,因为寒冷的冬季最易耗伤肾的阳气,所以此时保养能收到更理想的效果 >> 40岁以后的人,要学会艾灸关元穴。每次灸20分钟左右,每周灸2次,只要感觉舒适就可以。 >> 只要把自己身体上所有按着酸痛的地方都找出来,就等于找到身体全部的阿是穴了。 >> 循肾经按摩,可以增强肾气、抗衰老。 循行线路:足小趾→足心涌泉穴→沿内踝后缘分出→进入足跟→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内侧→长强穴→脊柱→膀胱。此经直行于腹腔内,从肾上行,穿过肝和膈肌进入肺,沿喉咙到舌根两旁。 >> 吐纳功在发音时,有个6字诀,即呵、呼、嘘、吹、嘻、泗。“呵”(读“猴”音)这个操作能排除心脏病的余气与病气;“呼”可排除胃部病气;“嘘”(可读成“河威”的合音)可排出肝脏病气;“吹”可排除肾脏病气;“嘻”(读“河宜”的合音)可以调整三焦,即荷尔蒙系统、甲状腺、胸腺、肾上腺的功能;“泗”(读“斯”音)能排除肺部病气。 >> 人参的确是养生保健的佳品。 《本草纲目》将其列为药中的上品,其味甘,可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 >> 西洋参,效果旨在清火,如果人体需要补气,外贴时最好不要选用。 >> 足三里在髌骨外侧有一个凹陷,在凹陷下面三寸,也就是4横指的距离,在胫骨外侧一寸,轻轻按压一下,有胀痛的感觉就对了。 >> 按迎香每天坚持用大拇指按揉鼻翼两侧的迎香穴,各20次,再用食指尖端点揉左右侧迎香穴各10次。 >> 搓涌泉每天早晚用中指或食指端由脚心向脚趾方向按摩,直至脚心发热,可达到强身健体、祛除病患的效果。 >> 捻委中每天先用右手拇指捻左腿委中穴,再用左手拇指捻右腿委中穴,各20次,可防治腰背痛。 >> 养护肝脏要吃震卦食物,如绿豆芽 >> 常用桂圆煮粥食用,可延年益寿,养心益智。 >> 强肾保健方法很多,这里介绍几种简单易行的招数: 1.叩齿咽津法。早晨起床后叩齿100次,再用舌头舔上腭及舌下齿龈,含津液满口,再频频咽下,意送至丹田。坚持这种锻炼可以滋阴降火,固齿益精,防治性功能衰退。 >> 2.按摩涌泉法。取坐姿,手掌分别搓左右涌泉穴各100次,对失眠、遗精有良效。 3.双掌摩腰法。取坐姿,两手掌贴在肾俞穴,中指正对命门穴,双掌从上向下摩擦100次,使局部有温热感。这种锻炼有温肾摄精的功效,对男子遗精、阳痿、早泄,女子虚寒带下、月经不调等有防治效果。 女性养颜经。气虚的女性要多食补气食物,如小米、粳米、糯米、扁豆、菜花、胡萝卜、香菇、豆腐、土豆、红薯、牛肉、兔肉、猪肚、鸡肉、鸡蛋、鲢鱼、黄鱼、比目鱼等。女人天生多愁善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 怕冷的女性可选温热食物或药材来进补,一般来说,红色、有甜味的食物,或是辛辣味的调味品和食物都有此功效。如羊肉、牛肉、虾、海参、牡蛎、鳗鱼、鸡肝、韭菜、青椒、芥菜、甘蓝、辣椒、洋葱、南瓜、荔枝、桃子、芒果、提子、桂圆、葱、姜、蒜等。烹调寒性食物时,可放些热性的葱、姜、蒜、茴香、胡椒、辣椒、黄芪、陈皮等调味料来调和。 >> 经常按摩淋巴区和肾区也可以让你有明星般让人羡慕的脸庞和身材。人体的淋巴比较集中在脖子、腋下、大腿根、肾区(就是我们的后腰),晚上睡前按摩这些部位,不但能保养肌肤,还能促进肾脏血液循环,只要每天坚持,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看到奇迹发生。 求医不如求己 >> 皮肤发痒,生姜来救。 >> 患了湿疹,杏仁、何首乌给你奇迹。湿疹在中医里,又称为“湿毒疮”或“湿气疮”。此病因积聚在身体内部而无法排出的热毒引起。 >> 湿疹患者可以取适合甜杏仁,捣碎,敷于两手的曲池穴上,用纱布和胶布固定好,坚持每天一次,就能将体内热火泻去,自然可以缓解湿疹病症。 >> 另外一个治疗湿疹的方法就是足三里加何首乌。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要穴之一,是一个可以强壮身心的大穴。按摩此穴能增强免疫力、抗病能力,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特别是湿疹患者,可以用此穴来疏散体内的火气。而中药中的何首乌具有补肝益肾的功能,可以治疗毒疮。方法很简单:取适量何首乌,捣碎,敷于两侧足三里穴上,再用纱布和胶布固定好,每天5分钟,自然可以起到祛火除湿的效果。 除此之外,湿疹患者还应避免喝酒、喝咖啡、吃辛辣刺激又油腻的食物,尽量吃得清淡一点,多补充绿豆、冬瓜、莲子、苦瓜等可以清热利湿的食物,另外,也要少吃榴莲、芒果、桂圆、荔枝等热性水果,以免“火上加油”,加重病情。 >> 耳尖放放血,麦粒肿不见了。 五颗星推荐本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