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碌曲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

 黑错达布老 2022-02-16

碌曲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有关情况的

调研报告

  达布老

碌曲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评估验收预定在2020年验收,但是兄弟县市都提前接收了评估验收,舟曲县2016年已经通过验收;合作市、卓尼县和玛曲县2017年已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夏河县和迭部县准备2018年接收省、国家评估验收。现在就只剩我们县和临潭县了,我县初步确定2018年接收州级评估验收,2019年接收省、国家评估验收。对此,我们成立了碌曲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情况的调研组,具体由县教育督导室负责。按照《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评估细则》的要求,于2018年5月份对全县19所中小学校进行了调研。基本掌握了情况,摸清了底数,从而为制定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具体情况如下:                              

     —、学校现状

    我县2011年高质量通过了“两基”国家验收之后,又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两基”成果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学校办学规摸和教育教学质量都有了新的提高。

碌曲县现有义务教育学校19所,其中:小学17所,在校生3558人,教师542人,学校总占地面积222683.7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9128.81平方米。完全中学2所,初中在校生1591人,初中教师144人(初高中1:1.2比例计算),学校总占地面积25796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1519平方米。县藏族中学(初中在校生1443人)承担着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在全县基础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问题与差距

(一)办学条件方面

 1、办学规模。

(1)县直小学2所,其中藏族小学办学规模较大,有22个教学班,在校生812人,最大班额为45名。

(2)乡镇小学班型和班额过小的有:红科小学在校生60人(师生比1:4.6),平均每班10名学生;西仓中心小学在校生93人(师生比1:3.4),平均每班16名学生;拉仁中心小学在校生63人(师生比1:5),平均每班11名学生;则岔小学在校生73人(师生比1:5),平均每班12名学生;岔科小学在校生41人(师生比1:4),平均每班7名学生;吉扎小学在校生76人(师生比1:3.3),平均每班13名学生。这6所小学虽都是六年制,但学校规模过小,都不符合标准化学校的指标数,从而出现师生比严重超标。又如:双岔中心在校生315人(师生比1:11.3)、青科小学在校生235人(师生比1:12)、阿拉中心在校生266人(师生比1:12)。这也拉大了校际间的均衡差距。

(3)县直完全中学有2所,藏族中学初中30个教学班,在校生1443人,平均班额48人;县中学初中6个教学班,在校生148人,平均班额24人。

2、学校设置。

全县小学共计18所,其中县直小学2所,乡镇小学16所(包括1所教学点)。2所完全中学,都是县直学校(县城),乡镇无中学。从总体布局来看,分布在碌曲县7个乡镇和县城,位置、地点、交通、安全和距离都基本符合省标准化建设要求。

3、用地面积。

(1)小学:人均占地面积62.6平方米,学校体育用地面积人均28.3平方米,都达到省标准化合格小学标准(寄宿制小学生均占地面积≥32平方米,生均体育用地面积≥9平方米,6个教学班小学要有100米直跑道)。但个别小学体育运动场地不达标。如吉扎和则岔小学生均体育用地面积分别为8.2平方米和5.1平方米,其中则岔没有100米直跑道。但现在对部分学校校园体育运动场地正在重新规划和建设当中,其中岔科小学地处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校园改建无法落实。其它的到2018年年底可以实现达标。

(2)县中学用地面积超大。据调查,县中学目前人均占地面积81.4平方米,与省标准化初中学校标准(生均占地面积10--26平方米)超过55平方米。藏族中学生均21平方米。这样两所中学校级之间的差距较大(均衡系数)。

4、校舍面积。

(1)小学总体上看,县直小学生均建筑面积12.9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12.5平方米)基本达标。其它教学辅助用房及生活用房也基本达标。

(2)乡镇小学生均建筑面积21.5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12.5平方米)基本达标。问题是乡镇小学生均建筑面积虽然达标,但大部分小学是因人数少而生均达标,实质功能室不全,教学辅助用房不达标,比如科学实验室、电教室、图书室、阅览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手工制作室等等,还有各类仪器室和社团活动室以及心理咨询室、卫生保健室,这些大学校有的小的学校同样都得要。功能室不全问题最突出的是红科小学、贡去乎小学、尕秀小学、岔科小学。

(3)中学人均建筑面积11.5平方米(寄宿制标准为生均建筑面积≥13.41平方米、普通初中≥5.66平方米)基本达标。

5、设备设施方面

(1)实验设备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大,多数学校的实验仪器陈旧或不全,消耗品补充不足,仅能维持日常教学使用,丞待更新,乡镇17所小学都没有科学实验室(有仪器、无实验桌)。特别是藏族中学,实验仪器和化学药品只能够做演示实验,无法完成学生分组实验。现有的实验设备是“两基”国检前为初中12个教学班的标准配的,现初中30个教学班翻了两倍还多,但实验设备未能补充和更新。藏中现有初中和高中合用物理实验室3个、化学实验室2个、生物实验室2个,以初高中1:1.2的比例拆分后,初中实验室不达标,至少给初中部配理化生实验室各1个。小学17套实验桌和藏中三个实验室,合计:大约需145万左右。

(2)学生计算机配备。相继给各小学配备了学生计算机(电脑),但都是以“生机比”配发的,没有按照最大班额配备。所以,具体紧缺情况如下:青科小学现配有计算机17台,但最大班额49人(应配45台),这样就缺28台;双岔中心小学现配有计算机35台,但最大班额41人(应配45台),这样就缺10台;贡去乎小学现配有计算机20台,但最大班额25人(应配30台),这样就缺10台;岔科小学现配有计算机9台,但最大班额12人(应配15台),这样就缺6台;郎木寺中心小学现配有计算机28台,但最大班额31人(应配35台),这样就缺7台。普海小学(教学点)现配有计算机7台,但最大班额26人(应配30台),这样就缺23台

        另外,藏中计算机缺口也很大,现初、高中总配有计算机108台,初高中拆分(1:1.2的比例拆分)后初中有计算机50台,现有初中生1443人,生机比为29:1(标准是≤10:1),这样就缺100台计算机。全县合计:需补充计算机台数为184台学生机。大约需73万左右。

(3)教师计算机配备。现状是教师办公室中二、三十人只配备1台计算机,按照标准师计比3:1比例。全县小学教师542人,需180台计算机;初中教师151人,需50台计算机。全县合计:需补充计算机台数为230台教师机。大约需92万左右。

(4)全县各学校藏书数量达标,但是新书少,藏文图书少,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更少(州教育督导检查组反馈意见)。有待补充。计划需给双语类小学购藏文图书(少儿读物类)17套(每套500册左右);汉文图书(图文结合的少儿读物类)18套(每套500册左右)。藏中补充藏文图书500册(百科);中学补充汉文图书500册(适应初中生读物)。共计18500册需要购置。大约需50万左右。

(5)卫生保健室设备和人员。全县只有藏中校医室(卫生保健室)有4名医务人员,设备齐全。其它县直学校校医室(卫生保健室)有人员(兼职)无设备。乡镇学校人员设备都没有。需配19套卫生保健室设备。大约需95万左右。

(6)心理咨询室。由县教育督导室组织,全县各学校都培训了一名兼职心理咨询教师。但是全县没有一所心理咨询室(无设备)。需配备购置20套心理咨询室设备。大约需300万左右。

(二)队伍建设方面

1.义务教育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的任职年龄、学历程度和专业技术职务,均基本符合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中的相关规定。存在的问题是,义务教育学校副职领导普遍没有“校长培训证”,这需要认真研究和加以解决的。

2.教师队伍数量上看,教师总体数量达标,但骨干教师和名师短缺,个别学科专业教师严重紧缺,特别是乡镇小学英语和汉语教师紧缺,音体美教师基本没有,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师资不均衡。从师德师风上看,部分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不高,法律观念和教师职业规范意识淡薄,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现象时有发生,体罚学生的现象依然存在,师德建设的任务仍然艰巨。                                

(三)教育教学方面

义务教育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目前学校领导和教师队伍的现代教育思想及区域教育观(民族、地方)仍未完全树立起来,校与校之间教育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悬殊较大,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带动作用不够,教改科研成果转化不够,特色办学研究不深等问题,具体表现为:

1.部分校长课改理念不明晰。

(1)有些学校的课改思想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支撑,尚未形成完整科学的教研教改制度体系,过于思想化和概念化,缺乏实践;有的学校课改思想不能得到教职工的认同,缺乏群众基础,更难以内化为教职工的自觉行为。

(2)部分学校教学管理粗放,没有完整的教学管理体系和教师评价制度。评优选先看表面、看影响,没有过程性评价。

2.对德育工作重视不够,重智育轻体育的现象依然存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存在死角死面,德育的合力还不够强。

3.课程改革推进不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已经有十几年了。一些学校还没有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管理制度,部分学校因缺少师资、领导重视不够等原因,至今还没有开设地方课程,校外课程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部分学校对校本教研工作缺乏整体思考,校本教研内容和专题针对性不强,教研的方式方法也不够灵活和多样化,教师教研活动的时效性也需要进一步增强。

4.体育工作落实的不好。少数学校弱化音体美教学和学生体能锻炼,体育活动不能很好地开展,部分学校体育课开课率始终达不到国家的要求,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场地、器材得不到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难以落实。

    (四)学校管理方面

从目前情况看,一些学校在管理上仍然不尽人意,主要表现为:一是有的学校校长尚未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忽视管理,习惯于按惯例,凭经验管理学校或粗放式管理,不出事就行的管理思想。对学校一些设备设施的管理还不够精细,不仅脏、乱,而且易造成损失浪费。个别校长对学校安全工作重视不够,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部分学校存在着安全隐患。校园文化建设的品位和档次还不够高,校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校长、书记官位思想重,为此,学校行政化倾向比较严重,应付上面的多,落实的少;征下安排的多,督查的少。刚性制度定了很多,这个不准、那个不行,但缺乏人文性。教育不能只靠刚性,她应该是原则与良心的结合。

(五)政府投入方面

近年来,县政府以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思想,对全县各学校进行了大面积的规划和建设,实现了教育投入逐年提高,各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但是按照省政府督导委员会的考核指标,“两个比例、三个增长”的要求,就2016年教育欠款达1700万(省政府督导反馈意见),那么,2017年、2018年这方面问题需要及早研究解决,才能确定我们是否能在2019年接收国家教育均衡发展验收。(注:三个增长: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两个比例: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

(六)迎评工作方面

1.各学校2013年前建设的和近期没有粉刷的所有校舍需要内、外都要进行粉刷。藏族中学粉刷面积最大(三栋教学楼、三栋宿舍楼、一栋实验楼、一栋图书楼);小学有:藏小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城关小学(两栋教学楼)、双岔中心小学(教学楼、职工宿舍楼和幼儿园楼)、贡去乎小学(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吉扎小学的教学楼、玛艾小学(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和门口的办公楼)、红科小学(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贡巴小学(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尕秀小学的教学楼和尕海中心小学教学楼等,都需要进行内、外粉刷。大约需600万左右。

2.校园硬化和绿化。校园硬化和绿化没有列入2018年计划建设的所有硬化破损严重的、活动场地不达标的都要补充建设。藏中量最大(前园硬化破损严重、绿化建设不规范)。大约需500万左右。

3.基层学校旱厕都是危房,需要维修或新建。大约需225万左右。

4.各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补助资金。最低需要300万元(合作市2016年给校园文化建设落实500万元)。

5.教育局迎评工作资金需80万元。

共计需资金:2460万元。

三、对策与建议

义务教育是立国之本、兴教之基,是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的最基本的领域,也是每一个孩子未来发展的起点和每一个家庭未来的希望。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是一项功德无量的惠民工程。根据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省教育厅的具体要求,结合碌曲县义务教育的实际,我们要把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集中力量切实抓紧抓好,努力实现标准化建设目标,办好高标准、高质量、均衡发展、人民群众满意的义务教育。

(一)   加强硬件建设

一是按照《甘肃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教育装备配备标准》规定,对各义务教育学校的各类实验室(小学科学、初中理化生)进行普查,重新登记造册,分期分批,注入资金,力争在一年内逐步更新,达到标准。

二是按照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要求配齐各类专用教室,特别是实验课、活动课、心理健康教育和综合实践课教室要尽快达标,根据课程标准,更新各学科专用教学设备,以满足教学需要。

三是合理建设基层学校的功能室(实验室、舞蹈室、电教室、美术室、音乐室、图书室、阅览室、心理咨询室、卫生保健室等)、校园硬化、绿化和体育场地等补充建设。 

(二)   大力加强队伍建设

1.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

一是及时给县中学配齐领导班子(如有病请长假的、被借调的)。

二是解决郎木寺小学校长因病不能上班的问题。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引导教师对教育实践进行反思,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坚定教育信念和教育理念。

二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业务理论学习,搞好教师岗位培训和校本培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水平不断发展。

三是加强学科带头人和名师队伍建设,完善评选制度,培养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

四是关心教师的切身利益,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教师的文化生活。

(三)   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和实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增强发展的紧迫感,要善于抓住学校改革发展的主动权,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善于依靠广大教职工,不断谋求学校发展的新目标,新思路、新举措,不断提高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民主管理的能力。要坚持依法治教。依照法律法规治理学校,以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学校、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为师生工作、学习营造一个安全有序的环境。

二是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加强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研究,丰富和完善课程体系。要围绕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质量,加强校本研究和科研,力争在教法学法改革、课堂效益提高和形成更科学、更具有激励作用的评价和考核机制上有新的突破。各学校要提高认识,把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在保证开足并上好体育课的同时,开展各类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好和特长,丰富校园文化氛围。落实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学生体质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

      总之,全力加强标准化学校建设的同时,要合理调配城乡之间、校校之间的差距,为我县迎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验收打好坚实基础。

2018年5月13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