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中国儒家思想发展史

 CHAWEIRENSHENG 2022-02-16

  华夏民族屹立东方,拥有五千年的璀璨中华文明,与印度、巴比伦、埃及并列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儒家学派,也称为儒教,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儒教由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创立,孔夫子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儒教特别注重教化,教育是儒家实现其理想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教化的过程中又特别重视外部环境的影响。孔子曾经说:“性相近,习相远”,可见后天的影响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外部环境会对一个人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儒教对后天教育环境的重视,成为儒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浅析中国儒教的起源、发展、传承与影响。、中国儒家思想的起源

 

1. 百家争鸣

        在礼崩乐坏的周朝,社会开始出现动荡,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逐步丧失,权力逐渐下移,社会的凝聚力越来越弱,儒家学说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社会的动荡,使原来身在王宫的知识分子开始流落到民间,王官的学术也开始下移,士大夫阶层兴起。士人对社会现状的反思与改变现状的努力,由于审视角度不同,以及设计方案不同。导致各种不同的思想激荡。  一时间,新说不断,诸子百家,争鸣不已,使我国古代学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它们以深遂的思考展示了中国人对人类社会、人类自身的理论认识,在乱世中构建着治世的方案,在伪诈中探索着人性的光辉,在平凡中展现着博大的胸怀,在逆境中坚守着高远的志向。他们构筑起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开辟了中国人的文化传统,这个时期,除儒家外,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等学派也扮演了极重要的角色,除此之外,先秦还有名家、纵横家、兵家、农家等学派,在它们的思想学说中也不时显现着智慧的光芒,如名家与辩论术,纵横家与外交术,兵家与辩证法、农家与重农思想等等,都一同促使了百家争鸣盛况的出现。百家争鸣不仅把中国思想文化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为后世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为中国思想文化的活水源头,确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从而形成了不同于西方文明的东方传统文化。


2. 孔孟为首

       儒教创立者当首推孔孟,孔子开创了儒学,孟子对儒教理论的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孔子,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公元前551年诞生,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代表作《论语》,孔子一生为了实现平治天下的理想而不停奔波,周游列国,晚年讲学授徒,整理文献,为中国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人,公元前372年诞生。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代表作《孟子》。“人之初,性本善”,孔孟学说中关于人性的部分与基督教的上帝造人论相似,但人类始祖亚当夏娃的犯罪堕落产生了原罪论,以至“陷在迷惑,落在网罗”(提前六9),从此便由善变恶像“迷失的羊(耶五十6),这在孟子的思想中也是有的,像这样的情形,孟子谓“失其本性”(《孟子.告子上》)、又谓之为“陷溺其心”。儒家极少谈罪,但却极喜论人性,以孟之言善为主流。孟子谓人皆有“良知良能”(《孟子.尽上》),又谓有皆有侧隐、善恶、恭敬、是非之心等四善。人既由善变恶,因之以孔孟为首的学说,乃教人去恶从善。是以《中庸》第一章载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之谓性“便是性善;“率性之谓道”但是人能率循天性而行便是向善之道;“修道之谓教”便是人性既由善变恶,所以非“教”之以“修道”,从而使之去恶从善不可,此与基督教之劝人悔罪改过,又颇似异曲同工。


 3. 尊孔为圣

        孔子所开创的儒学,在汉武帝时被确立为官方的指导学说,孔子的地位也不断提升,多种尊称、美名加于其身。如“褒成宣尼公”、“文圣尼父”、“先圣”、“太师”、“文宣王”等等,汉高祖刘邦以太牢之礼亲自前往山东曲阜孔庙祭祀孔子,首开尊孔先河,汉高祖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亲自祭祀孔子的皇帝,自刘邦祭祀孔子之后,祭孔成为后代帝王的普遍信条,并与泰山封禅之礼合并,古代帝王赴泰山封禅之后必前往曲阜祭拜孔子。孔子本人也一步步地被神化,民间有“尼山降圣”之神化传说。古代帝王或亲祭孔子、或追封孔子,无不以尊崇儒学相标榜,孔子成了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一种工具。古代所尊孔子也不一定是真孔子,所崇儒学也并并非孔子所开创的原始儒学,但历代统治者对孔子及儒学的尊崇,也使儒家文化成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文化,成为传统文化最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儒家思想的发展

 

1. 薪火相传

       孔子去世后,他的门生子弟继承和发扬了儒教。春秋战国时期,儒学沿着原创期的精神发展,原有的分化在此期进一步扩大,昭示着儒学朝着不同的方向走去。综观此时儒教的发展,大致表现出两种倾向,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两大派别,一为“主内”派,一为“外务”派,但各自的理论还未成熟,有待进一步深化。自孔门弟子以后至孟子、荀子之前,儒学在前期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就儒学两大派而言,其发展与走向在此时渐趋明朗。各自有了长足发展,不仅内容更加丰富,论说更加精致,且试图在理论上取得突破,虽未形成的理论,但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到了孟子、荀子时期,儒学的两大派完成形成,原始儒学走向成熟和完善。成熟的表现就是有了完整的理念做指导,即建立在人性论上的修养论。两大派在此期把各自的观点发挥到了极致。 

2. 焚书坑儒

        春秋战国诸候争霸、列国纷争五百多年,至秦统一六国之后,中国入大一统的帝国时代。秦始皇三十四年(B.C.213),丞相李斯上书秦始皇,建议控制儒生的思想言论以利于封建集权统治,请求命令史官,烧掉秦国以外的史书。只要不是博士官所掌管,收缴民间私藏的儒家和诸子百家的著作,由各郡守、郡尉集中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用古代的理论批评当今社会的,族诛;胆敢隐匿包庇罪行的官吏,与犯者同罪;命令下达30天,还敢私藏以上书籍的,在脸上刺字,罚去做苦工。医药、占卜、农业方面书籍保留。秦始皇下令照办。

次年,候生、卢生互相讥讽议论秦始皇,害怕罪责难免逃走了。秦始皇大发雷霆,命令御吏对咸阳的儒生一一严刑审讯,儒生之间互相告发牵连,最后有460多名儒生获罪,在咸阳被活埋,并通报天下,以惩戒后人,  这是儒教历史上惨痛的“焚书坑儒”政治迫害事件。

3. 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实行的统一思想的政策,标志着儒学从此成为古代中国的官方指导思想。秦朝有博士七十余人,其中有的专攻儒家经典,有的精通诸子百家思想,有的熟悉方术。汉承秦制,汉初有博士七十余人,但多为顾问,对儒学传授影响不在,因汉高祖刘邦早年对儒生并无好感,晚年虽态度转变但并无作为。汉惠帝废除了秦朝颁布的“挟书律”。广开献书之路。一时间,诸子学说得到短暂的复苏,尤以黄老之学影响为大。秦末战争对整个社会造成很大的破坏,汉初最紧要之事便是恢复生产,使百姓富足。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统治者采用黄老之学,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自然有其进步意义。文景之治的出现,表明汉代社会完全从战争恢复过来,但在国家富足之后相应出现的,就是国家意识形态与指导思想的变化,儒学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4. 芝兰玉树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1年),战乱仍频,南北分立,政治分裂将近四百年。这是一个民族整合的年代,从东汉后期,北方胡人开始入塞附边,借西晋的八王之乱,五胡乱华,挺进中原,纷纷建立政权,在与汉族的不断冲突之中走向融合。融合之中,意识形态的接受与重建最为重要,而儒家文化无疑是其中的指导原则,北魏孝文帝以儒家思想为指导进行一系列的汉化改革,就是最著名的例证。

       这也是一个学术重整的年代,董卓之乱颠覆了东汉王朝的神圣权威,曹操推行的用人唯贤政策削弱了儒家的一统地位,以何晏、王弼、竹林七贤、元康名士为首的玄学日渐兴起,成为两晋南朝的主流思想。佛教传播日益广泛,由上层士族到下层百姓,经过道安、慧远、鸠摩罗什等高僧的改造,日益中国化。儒、释、道三教既对立,相互攻击;同时又吸收,三教同源,三教合一的看法日渐流行。在这一进程中,儒家文化与时俱进,礼学发展尤为神速,不仅大师辈出,著作繁多,而且与当时的家族门第、国家政治、社会风习、朝野教育、法律制度紧密相连,成为一时显学,充分展示了儒家文化的入世特征。

5. 登峰造极

       两宋时期,常被指责为积贫积弱,前与契丹、西夏签订城下之盟,输银纳绢,后遭金人肆虐,靖康之耻,二帝北迁,绍兴和谈,强虏横行。待到蒙古崛起大漠,铁骑驰骋,更是龟缩汉江以南,最终国破家亡,社稷丘墟,少帝无路可走,大臣背负崖山投海,立国三百余年,可谓屈辱之甚!但是,历史往往最为复杂。且不说《清明上河图》中显示的社会繁荣,两宋交子、会子等纸币展现的经济能力,即是文化,宋代也在中国历史上不遑多让。四大发明,宋有其三;科举取士,白衣卿相,此时方蔚为大观;文化名人成批出现,欧阳修、范仲淹、三苏、王安石、司马光。群星闪耀,光照后世;儒学转型,关、闽、濂、洛,自成体系,影响深远;书院发展迅速,数量达到七百二十多所,其中白鹿洞、岳麓、应天府、嵩阳四大书院地位最高。四大书院立德立言,自由讲学,以友辅仁,儒家文化由此走向人间,日渐成为国人的日常习惯。宋明诸子,既要站在孔孟的立场,以排斥佛道,尊崇儒学,则为了“知已知彼”,乃不得不对释佛老庄之学,有更深刻之探究。不断反而因此而成为宋代的儒者,开启了研习释佛与老庄的学风,间接使他们扩展了研讨的范畴,扩阔了学术的视野,使儒学本身增加了新血液,出现了新面目。而其结果,则本以排斥佛道独崇孔孟为主要目的之宋明理学,却反而深受了释佛老庄的影响,这是宋明理学所以产生的历史背景,却同时也是理学在儒学历史中所独有的特色。

四、中国儒家思想的传承

 

1. 化民成俗

         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大一统时期,也是儒学走向民间,落实为中国人日常思维、生活方式的重要时期。元朝自忽必烈短暂推行科举之后,数十年不开科考,从而造成十丐九儒的局面。后来伴随着大明王朝的建立和官府的大力提倡,儒家思想迅速深入民间。不仅选拔官员的科举考试全部以程朱理学为圭臬,而且宋儒尚停留在口头纸面上的种种主张,如“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逐渐被知识阶层和一般民众所接受,士大夫重气节,民间则重视贞节。风气弥漫之处,不免僵化教条。于是先有王阳明“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心学主张和吸纳下层民众的泰州学派,后有顾炎武等人对心学末流束书不观、空谈心性的批评,从而开创有清一代的实学考据之风。晚清西学东渐,坚船利炮之下,国家多遭凌辱,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前后相继,推动洋务,富国自强,开启中国近化化艰难征程的同时,也推出“中体西用”的应对之道。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当政者固然需要委曲求全,如李鸿章被指责为汉奸、卖国贼,但对于普通士大夫而言,儒家文化却早已成为根深蒂固的观念,随处可见的官箴、戒使铭,随处可闻的戏文,评书,忠、信、仁、义,勒铭于石,映照于心,虽时断时续,终究藕断丝连。2. 中西会通

        晚清西学东渐,儒家思想渐遭怀疑。国力的衰微,列强环饲,国家危在旦夕,也使当时很多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反思延续千年的传统文化,寻求拯救民族危亡的途径。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孔子作为旧传统的偶像,首当其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批判,地位一落千丈。新旧转化之间,孔子以及儒教,已经变了一个箭靶子、替罪羊,为近代以来的落后承担所有责任。但也就在此时,在“打倒孔家店”的呼声高涨之际,有一批知识分子对儒家思想、传统文化始终不离不弃,情有独钟。他们认为孔子思想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新世界的来临更需要孔子思想的滋补,只有孔子的思想才适合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这些人被称为现代新儒家,他们秉承儒家理念,孜孜以求,躬身践行,为儒学在当代的转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949年后,这些人大多寓居港台地区或欧美,继续为儒学在当代的复兴奔走呼号,也被称为海外新儒家。大陆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后,儒学重新受到重视,也出现了一些旨在复兴儒学的学者,他们被称为大陆新儒家。


四、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乃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主流。而儒教中的为学之道,最大的特点主张为学最重要之目的,不在于求知,乃在于于求善。儒教的四书,为宋代以后中国的士人所读,对中国文化影响极大。其中《大学》中所说的三纲八目,更为多人所熟知。《大学》开始便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于至善”。将儒家思想在教育、道德、伦理、社会、政治以至于整体人生之观念涵盖其中。孙中山先生,亦曾加以引用,作为中国传统儒学思想之精髓。  最近几年,中国政府在全世界各国开办了孔子学院,随着国学热的升温,儒学又成为热门话题之一,如何探求传统儒学在当代社会中的创造性转化,是当今众多学者共同思考的课题。 


      儒家思想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与以基督教思想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形成鲜明对比,基督教告诉我们世界有开始亦有结局,信圣父圣子圣灵三一真神,信天使魔鬼,信人有灵魂,信将来有天堂地狱,信身体复活进入永世;儒教从不告诉我们该信什么,儒学认为,信仰的问题,主要是一个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人的问题。如果一个人通过修身和践履,体验到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本,这样的人,就是有信仰的人。儒教的信仰不是指信仰某个对象,而是指对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如何在具体处境和行为中实现他们,有坚定不移的信念。  从宗教比较学的角度来说,儒教既是一种占据意识形态统治领域的封建礼教,经过二千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庞大而严密的教化理论和价值体系,同时又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处世哲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