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开玩笑,就算是作为本地人的我,现在回汕头还会不争气地吃撑……意外发现,在同样好吃的潮州,我一天可以轻松吃十顿!因为在这里,吃吃吃的一路是指望不上任何交通工具的,只能用腿走。觅食日行20000+步,吃完火速消食,根本不给我任何吃撑的机会。最有名的景点牌坊街,在老城中心贯穿南北,开满好吃的老字号。但,街巷狭长拥挤,不论开汽车还是骑小电驴,都很容易被堵在路中间。随便选一条东西向的街作为起点,朝着牌坊街的方向,就开始走吧。路口的永记小食店主营传统潮州小吃,各种粿饼是冷的,附近居民会来这里买回家加热。店里也支着一个大油锅,会炸一些春卷、芋粿和招牌蛋黄卷,卖给嘴馋的路人。买一根热乎乎的咸蛋黄卷,再到隔壁水果铺子选一盒甘草水果,搭配着吃刚好。保鲜柜里切好的鲜果鲜亮诱人,油柑、芭乐、草莓、莲雾都是热门单品,而阿七最爱的是酸芒果,从小到大,总觉得它的味道和甘草最配。鱼饺是一种特别的饺子,连皮都是用鱼肉打成的,小小一颗,饱含潮汕人料理的精心。我在一间叫“十八曲老二鱼饺”的店里买了一份全家福汤,意外吃到了另一个特别的玩意儿——金不换丸子。金不换是潮菜常用的香草,揉进了筋道的猪肉丸子里,味道特别惊喜。仔细一问,竟是这间店的独创。比如糖葱薄饼,芝麻糖要搭配香菜,橄榄也可以拌香菜吃!  香草不是配料而是主角,将奇妙的平衡之道藏在简简单单的小食中。西马路上尽是潮州口味的小食店,就连路口的奶茶铺子,都带着地道的潮州特色。这两年最火的茶——鸭屎香就产自潮州,这间叫乐宋堂的奶茶店,用鸭屎香做了甜筒,奶味和茶味都香浓;还有一瓶好玩的潮州可乐,是潮式凉茶加气泡水,不如真的可乐冰爽,不过解腻也一流。这间乐宋堂是大红色的,玻璃上贴着一个大大的喜字,仿佛古早的婚房,让阿七不由得疑惑。问了店员才知道,这是西马路限定look,因为西马路原本就是一条“喜帖街”,街上开了不少婚嫁用品店,还有同样喜庆配色的及笄礼用具也能在这里买到,潮汕人对及笄有一个好听的说法,叫“出花园”。西马路不长,开在街边数十年的老铺子们,也不曾被市政翻修抹去旧时的模样。走过西马路,就到牌坊街,牌坊街上一共有23座牌坊,记录着潮州府过去的辉煌。状元牌坊为潮州历史上唯一一位状元而设,是游人最喜欢拍的一座。在最有名饼店胡荣泉,除了买走招牌朥饼,还要记得吃一碗鸭母捻,是皮更薄个儿更大的汤圆。经典“茶配”花生糖和腐乳饼,可以去另一间饼店“厚记”购买。阿七赶到的时候,最后一屉腐乳饼已经被人买得不剩几个。必吃糖水是杏仁茶和芝麻糊,潮州的杏仁茶特别稠,糖加得少,所以带着一点清苦,香得纯粹。阿七要了一碗双拼,“你看!是芝麻糊拉花诶!”,两样混着吃别有一番风味。恰好在嘴巴停下来的下一秒,刚炸好的猪脚圈,热乎乎的笋粿,就出现在眼前。喝的东西也多,在这里逛街,不是只有奶茶咖啡这样无聊的选项,凉茶铺子也是不错的解渴去处,现在的凉茶花头多得很,不是只有让人皱眉的苦味。更受大家喜爱的是鲜榨油柑汁,店家就把新鲜油柑搁在门口,路过了看见这抹脆生生的绿,会不自觉咽口水。去年霸气玉油柑大火的时候,在杭州的我还要拼手速才买得到。现在到了潮州,一把子实现油柑自由了! 边吃边喝,是牌坊街的正确打开方式,在嘴巴很忙的时候,眼睛也不用闲着。潮州是瓷都,这街上最热闹惹眼的,就是各种各样的陶瓷店。功夫茶壶是值得带走的伴手礼,各种家常碗碟和小玩具,也带着可爱的“潮味儿”。阿七是春节假期时去的牌坊街,和所有的景区一样,这里也是人潮拥挤。可我却一点儿也没有“随便看看,看完赶紧走”的念头,反而觉得在长长的街上走了个来回还不够。因为潮州人卖吃的都有自己的节奏,有的摊子下午两点就卖完收摊了,有的店铺傍晚五点才缓缓拉开门帘。少了统一的翻新和修缮,巷子里的民居更旧,墙更斑驳,却也更鲜活了。有阿姨在自家门口随意支着几张桌子,卖卖古早茶点和自己剥好的马蹄;带着自己烘的豆子,一套简单的手冲器具,在石桌上随缘卖手冲。新旧生活形态在这里各自延展,他们不交集,也不质疑对方存在的合理性。并不宽敞的巷子里,小猫在老宅的木板门下晒太阳,老人坐在屋子前准备着年节祭祀的礼具,岁月静好这个词有点俗,用来形容此处此时却正好贴近。逛潮州就是这样,很难说一条街一条巷,有什么确切的东西值得一看。但只要抬腿走入了,就会不自觉地往前,走完一条巷想再走一条,总觉得还有可爱的惊喜在前方。走过街巷,绕过老城一侧的城门,还可以在夜幕降临时散步到江边。吹吹江风过后,再往回走,在城墙下寻觅宵夜的下半场。走西马路尝小食,走牌坊街逛老字号,走小巷子叹咖啡,走江边吃鱼生夜粥……我们花了大半天的时间才走完了其实并不大的“景区”,也一日十顿吃了个够。以吃开始,以吃结束,美食自然地模糊了景点和居民生活的边界,不愧是潮州!有人在路边小店里用纱布淘洗糯米,有人将晒粿的竹盘随意倚在路牙子上。抬头会看见居民顶楼有鸽房,走着走着会遇见拴着的大公鸡,在土堆上昂首检视过路的人。在这里走街串巷,总是可以漫无目的地放空,在放空中获取愉悦。于是以这种“走一条街,吃一间店”的游走方式,我不知不觉间又吃下了许多……朋友告诉我,“潮州肠粉店除了肠粉要做得好,茶也要好喝,不然生意就会变差!”午餐的炒糕粿,每家店都有不一样的炒法,有的加咖喱,有的加很多很多的鸡蛋。一定要看放粿的蒸屉冒着热气,辅料菜脯油在锅里烧得翻滚才可以买,咸水粿只有热的时候才好吃!噢对了!阿七还发现,潮州街头小巷几乎所有的小店门口,都会有一两只懒洋洋看门的猫咪!对于猫奴来说,一路吸猫的逛街行程,简直比吃吃吃还要快乐。在逛布梳街的时候,阿七注意到一个卖副食的店门口插着一块纸板,上面写着“内有售猫狗粮”。这间不太亮堂的小店,一下子拉满了我对这座城市的好感。这里不像大城市一样宠物医院与宠物超市林立,大家只是如同招待另一个家庭成员一般,在小卖部里为毛孩子们也准备着口粮。不是特意展现给别人看的“美好”,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本身。就如同街巷里磨着米浆做粿的大姐,热着油锅炸饼的阿叔一样……他们还会对镜头感到不自在,因为我们眼中值得记录的片段,只是潮州人日日习以为常的生活。自己去走了一趟、吃了一趟,潮州对于阿七来说不再是“隔壁城市”那么简单。这里有着和汕头完全不同的味道,下次如果有人再问阿七,潮州和汕头哪个城市更值得去,我一定会有更详尽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