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体育课前,请先区分素质和素养

 杞乡青年 2022-02-17

图片

最近几年,在体育领域里经常会提到核心素养一词,这是体育课堂改革中很重要的内容。但有很多体育老师并不清楚什么是核心素养,那又该怎样应用在课堂上呢?在了解核心素养之前,我们应该分清楚素质和素养的区别,这样更有助于日后我们学习核心素养方面的知识

因为素质一词在教育领域出现的历史较为悠久,尤其是我国多年来提倡的“素质教育”。至于到底什么叫做素质,《辞海》给出了三个方面的定义,即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事物本来的性质;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可知素质是指先天层面具备的一些特质,具有先天性和内在性等特征

01

素质的先天性

图片

所谓素质的先天性,正如《辞海》和苏联专家界定的那样,更多与个体的生理特征有关。从这个角度而言,素质的先天性体现了明显的遗传性。比如,我们通常提及个体身体素质好不好,更多指的是个体在出生后所展现出来的身体状态,虽然这种状态也受到后天的营养、生活环境、人工干预等方面的影响,但总体而言可改变性不太大,具有较强的遗传性,表现出比较稳定的状态。素质的这种先天性,为体育、舞蹈等领域的选材提供了科学依据。

02

素质的内在性

图片

所谓素质的内在性,即素质更多体现为个体内部的一些相对稳定的身心结构及其质量水平。比如,在射击等对心理稳定性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中,教练员前期选材就非常注重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虽然这种心理素质可以经过后天训练而提升,但很显然先天心理素质更佳的个体更容易取得更好的射击成绩。这是因为诸如冷静、镇定、淡定等素质已经成为了这类个体内在的禀性,成为了个体的一种与众不同的特质。因此,正如我国著名高等教育研究专家文辅相教授指出的那样,人的素质的一个根本特征就是它的内在性。

图片

而素养是一个与素质具有相近含义且二者之间非常容易被混淆的词语,基于此,张红霞等人对词源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从词源上来看:素,本义是本色的生帛,后来引申为人所具有的特征;质,本义指抵押、以······作人质,后引申为事物的根本、本体及人的天性禀赋;养,本义指圈养喂草,引申为对人的供养、精神的呵护和培育。她强调素质指一个人本来的特质,素养指一个人的修习涵养,词源的分析体现出素质强调其先在性,而素养突出的是后天养成性。

01

素养的后天性

图片

所谓素养的后天性,主要是相对素质的先天性而言的,即个体的素养主要是在后天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与素质相比,素养更加强调在实践情境中的应用。比如,对于一个学习治学的人而言,其在政治方面的素养相对普通人而言更高,因为其接受过系统的政治学训练,全面学习过政治学的相关知识和概念,但是此人在政治方面的素质不一定很高,比如其未必是一个很有正义感的人。我们知道,类似于正义感之类的描述个体素质的词语,虽然也有后天塑造的成分,但更多是先天形成的内在禀赋,相对而言很难改变。然而,个体在政治立场和水平等方面的素养则可以在后天的生活磨炼中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素养的后天性决定了素养是比较容易发生改变和塑造的。

02

素养的教育性

图片

所谓素养的教育性,是指素养的高低和好坏极大地受到教育的影响。在古代,在教育远未普及的时代,普通老百姓接受教育的机会非常少,所以其素养相差无几,个体之间的差别不会太大。但在当代社会,接受教育已经成为老百姓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个体的素养会随着接受教育的时间长短与质量高低而呈现出很大的差别。以个体的价值观为例,出身于穷苦家庭的个体如果不接受教育,其价值观可能主要限于填饱肚子和传宗接代,但当接受教育之后,其价值观可能会发生变化,为国建功立业,促进民族和社会的发展等会成为新的价值观,而这就是教育的力量,也体现了素养的可教性。正如中国几十年来不断普及基础教育和发展高等教育,使得普通民众的素养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03

素养的综合性

图片

所谓素养的综合性,是指素养的构成要素不是单一的概念,也绝不仅仅限制在知识的范畴。杨琰指出,我国教育价值取向转变可模糊区分为三次转向: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教育超越的初次转向;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教育跃升的再次转型;素质本位向素养本位教育进化的最终追求。从教育实践来看,目前我国教育正处于素质教育向素养教育发展、演化和变革的重要阶段。如果将素质本位看作是一种二维层面的教育理念,则素养教育是一种相对更加立体化的三维或多维层面的教育追求。由此可见,素养完全超越了知识、能力、素质等概念,更加强调整合性和统整性。追求素养培养的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我过乃至世界教育的发展新趋势和新方向。

图片

当我们认识了什么是素质和素养后,明白了在多年的素质教育之后,我们现在提倡的是核心素养而不是核心素质。区分素质和素养的概念,有助于我们在体育课堂上更了解学生的情况,而且更清楚了解新课标的哪些内容应该应用于自己的课堂上面。所以,在上体育课之前,要先区分学生的素质和素养,能让体育课堂的效率事半功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