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时的文化中心在哪?

 嘟嘟7284 2022-02-17

众所周知,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是处于礼崩乐坏的时代。当时的中原一带处于大国纷争、兼并连年的大动荡环境中,成为了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一般认为,这是由于周代以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分封制与宗法制等具有等级特征的社会形态被瓦解,分裂为众多诸侯国所致。笔者在此提出一点新认识,供大家参考。在中国历史上,西周建国后,即分封诸侯到各地为诸侯王,以此确立了周朝对中国的统治。虽然当时所分封的诸侯是亲兄弟,但经历了5 ~ 6百年的发展,如果按30年一个世代计,至少也已历20个世代。这就意味着春秋时各诸侯国在血亲关系上已相当淡薄,而且不一定还是同辈兄弟当诸侯王。也许当时有的诸侯国是爷爷在位,有的则是孙子辈、重孙子辈或玄孙子辈在位。也许孙子辈、重孙子辈或玄孙子辈的国家还很强盛,而爷爷辈的国家则很弱小,那么,便有可能出现了孙子辈、重孙子辈或玄孙子辈的诸侯王不听爷爷辈的诸侯。而爷爷辈的诸侯王也许为了摆一摆长辈的谱,小字辈的便借着国家的强盛而不预理睬,甚至还看不起爷爷辈的,更有甚者还会挑畔地说道:要不服,我们找个地方比划比划。这也许是“礼崩乐坏”的一个原因。

而春秋时的礼崩乐坏却产生了一个好的事情,就是“道术将为天下裂”造成了各家学说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形成了百家争鸣、争相斗艳的思想格局。至此,就该说到主题了:百家争鸣的文化中心在哪?众所周知,我国在春秋时代之前的文化中心一直是在河南、陕西和山西三省交界的一带,那里才是最古老的中国,也是中华文明起源地。这点大家应该不会否认吧。春秋时这一带虽然出现了礼崩乐坏,但只是政治或社会上的动荡。文化上的动荡是思想争相斗艳,而不是相互残杀的动荡。而文化上的动荡产生了诸子百家恰恰是好事,这使文化中原一带的文化向前发展出一种新的文化。因此,中原一带还应该是当时的文化中心。我们从孔子前往洛阳向老子问礼也可以推知,文化的根还是在洛阳。

此外,当时的齐国在管仲为相时通过发展生产,解决了生存问题之后,设立了稷下学宫,广招天下贤士,“揽天下诸侯宾客,言齐能致天下贤士也。”[[1]]稷下学宫,因靠近齐国国都临淄城稷门而得名。稷下学宫始建于齐威王时,田氏齐国国君在此设高门大屋“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皆赐列第,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2]]给予优厚的政治和经济待遇,“为开第康庄之衡,高门大屋尊宠之”。勉其著书立说,讲习议论,这一政策吸引天下士人纷纷来齐,授徒讲学,相互争鸣,一时间这里成了诸子荟萃的学术园地。到齐宣王时已达鼎盛,成为了百家争鸣的讲坛和列国的文化中心。虽然战国后期的学术中心并不止稷下学宫一处,如楚国的兰台、燕国的碣石宫等也均以贤士汇聚而著称,然而影响最大的却非稷下学宫莫属。徐干的《中论·亡国》记载齐桓公设立了稷下学宫:“齐桓公设立稷下之宫,论大夫之号,招至贤人而尊宠之。自孟轲之徒皆游于齐。”在稷下学宫中,学风以自由著称,各家各抒己见,并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以致孟子发出了“岂好辩也哉,予不得己也”的感叹。正是在辩的影响下,该学宫培养了淳于髡、慎到、田骈、接子、环渊、邹衍、宋钘、告子和孟子等学术大师。这些大师,既有孟子的儒家,也有宋钘的名家、告子的道家、还有淳于髡的功利主义者,以致形成了一个稷下学派。由于各个学派都汇聚在稷下,这种局面势必会造成各家思想的相互激荡和吸收。因此,稷下学者中,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阴阳家以及其他各家,都表现出一种兼收并蓄、融合各家之长的倾向:“如慎到,是道家黄老学派,又是法家;宋研既接近墨家,又能街谈巷议,是小说;淳于髡是儒而法,邹衍是儒而阴阳,荀子则是把儒、墨、道、法诸家融为一炉的新儒家。”[[3]]《史记》载汉初刘邦曾拜当时的著名学者叔孙通为博士,并赐封号“稷嗣君”,徐广解释叔孙通获得这一名号的原因在于:“盖言其德业足继踪齐稷下之风流也。”由此可见,即便到了汉代初年,“稷下”一词仍然是对鸿学高儒的最高褒关。

从这一叙述我们可以推知,在管子之前,齐国还未成为文化中心。而当时的鲁国更不是文化中心。我的这一说法也许大家觉得可笑,因为鲁国是礼乐之邦。众所周知,周公封于鲁。而周公是礼乐的制定者,鲁当然就应该是礼仪之邦了。但周公封于鲁是为周朝镇守周朝东边的国土,因为当时齐鲁一带是东夷人。也许有人会质疑我这一说法。因为从周公到孔子已过了五、六百年,礼乐文化应该是已深深地扎根。那么,我们就来看孔子之时的鲁国礼乐发展到什么程度?首先,孔子的六艺中就是礼和乐,这说明孔子是很专业的。但《史记》记载,孔子曾两次问礼于周礼。这说明孔子对于周礼还有不懂的地方。而且,我们知道,周礼是有等级的,周公所用的礼肯定低于周天子的礼,否则,就是越礼行为,属于犯上作乱。可能正是这一原因,造成了孔子有不懂的地方。同样,孔子对于乐,也不是全懂。如孔子是在齐国听到韶乐的。这说明鲁国没有韶乐。如果鲁国有韶乐,孔子就用不着在齐国听了韶乐之后三个月不知肉味。据此看来,到了孔子时,鲁国也不是完整地保留着礼乐。那么,鲁国就不可以称为文化中心。大家先别骂我,其实,孔子也承认了。这一点孔子是很谦虚的。《论语》中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失礼求诸野!”孔子说的。孔子用这一句告诉大家:你们中原或其他地区失礼了,到我们属于“野”的鲁国来求礼吧,我教育你们。大家看看,对于鲁国,孔子都不敢称为国,而自称为野。而野就是乡下之意,与国相对,国是城。

据此,总结一下,春秋时中国的文化中心还应是中原一带,只是到了管子设立稷下学宫之后,才逐步使齐国成为了文化中心。或者说,战国以后,中国的文化中心才在齐国。


[1]司马迁著:《史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P1804。

[2]司马迁著:《史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P1486。

[3]李钟麟:孟子与稷下之风[J]。船山学刊,2006 (1):P5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