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练•诗歌鉴赏第十五期】

 徐老师大语文 2022-02-17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出自《李太白全集》卷八,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的作品。峨眉山是蜀中大山,也是蜀地的代称。李白是蜀人,因此峨眉山月也就是故园之月。此诗是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开元十二年(724年)秋天。

译文

半轮明月高高悬挂在峨眉山前,青衣江澄澈的水面倒映着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只能依依不舍顺江去向渝州。

赏析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注释

(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

(2)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3)影:月光的影子。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

(4)夜:今夜。发:出发。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重庆、湖北两省市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5)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下:顺流而下。渝州:治所在巴县,今重庆一带。

(6)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

1、《峨眉山月歌》中连用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这五个地名分别是:_______ 作者将________融为一体,描绘出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借月抒发了诗人的_____之情 。

2、作者在诗歌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3、前两句展现画面是?

4、说出前两句的写作手法。

5、选择一个角度对“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答案

1.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

纪行、写景、抒情 思念

2.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诗人在船上看到峨眉山尖吐出的半圆秋月,从清 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但在从清溪到渝 州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诗人思念不已。诗人借月抒发了的对亲友家乡 的思念之情 。

3.连绵的峨眉山夜色正浓,半轮明月悬挂山间,有如青山吐月,皎洁的月影映入湛蓝的江 水,随着江水缓缓流动。

4.前两句点明了写作的时间和地点,作者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不仅描写了月映清江的 美景,也暗示了行船之事。

5.诗人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用不了多久,就将要到达渝州。作者把 月亮人格化,并当做亲密的朋友看待,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