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14年,9岁的王忠嗣对着唐玄宗放声大哭,攥紧拳头说道:“我父亲死得好惨,请陛下准许我出征吐蕃,报仇...

 Zsy20151225 2022-02-17
714年,9岁的王忠嗣对着唐玄宗放声大哭,攥紧拳头说道:“我父亲死得好惨,请陛下准许我出征吐蕃,报仇雪恨!我定要把吐蕃杀个片甲不留!”唐玄宗叹了口气,抚着王忠嗣的背,说道:“你父亲可以比肩霍去病,你也是将门遗孤,只是你年纪尚小,待你长大后再说!”

王忠嗣的父亲王海宾在征讨吐蕃中担任先锋,大破敌军,可是大部军马没有及时赶到,王海宾寡不敌众在武阶战死,后续赶来的主力部队反而将吐蕃掩杀,将吐蕃赶出陇右,取得大胜。9岁的王忠嗣就此成了遗孤,被收养在宫中。

王宫里锦衣玉食的生活并没有熄灭王忠嗣熊熊的复仇之火,日常中不是勤练武术,便是深研兵书,隔三差五就向唐玄宗请求到边疆历练、为国尽忠。唐玄宗几次召见王忠嗣询问边疆国策,王忠嗣总能对答如流、颇有见地。唐玄宗见王忠嗣已成青年,便让王忠嗣跟随河西节度使萧嵩从军,临行前还嘱咐萧嵩:“忠嗣恐怕会意气用事,千万不可让忠嗣担任重将!”

萧嵩始终谨记着唐玄宗的嘱咐,虽然日常练兵王忠嗣一样不落,对他也是与普通士卒一般严格要求。但只要有一丁点危险的战斗,都不让王忠嗣参与,生怕王忠嗣伤着半点皮毛。一晃时间就是三年,王忠嗣憋着一口气却无处发泄,心中窝火得很。

一次路过营中,王忠嗣听到两名士卒在窃窃私语,“听说了吗,吐蕃赞普大酋在附近练兵,最近紧张得很。”“怕啥,别去招惹他们就行。”

听到这个消息,王忠嗣就像草原上看到肉的狼,兴奋不已,赶紧跑到萧嵩面前请求出战:“天子待我恩重如山,我在此三年却碌碌无为,愧对天恩,还请萧将军让我出战!”

萧嵩紧皱眉头,心想也不知道哪个家伙把消息泄露出去,说道:“赞普大酋在郁标川练兵,虚实未知,我们不可轻举妄动。”王忠嗣不想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说道:“末将只需数百骑兵,一探虚实。”萧嵩深知王忠嗣固执的个性,便说道:“切不可莽撞,派数百精兵给你,探得虚实就回来。”王忠嗣心花怒放,说道:“属下遵命!”

在郁标川吐蕃大军军容齐整地在演练,王忠嗣带着骑兵在远处观望,一名副将想起萧嵩临行前的嘱咐,靠近王忠嗣边耳语,“王将军,吐蕃人数众多,我们只需回去禀报萧公即可完成任务了。”王忠嗣瞥了他一眼,说道:“大丈夫当建功立业,有此立功良机岂可错过,你们在一旁接应,待我杀他一通!”

不等副将回话,王忠嗣便提刀上马,冲进吐蕃大军中横冲直撞,几百名骑兵见王忠嗣都带头杀出去,于是也从侧面突袭,配合王忠嗣的冲杀,几千吐蕃军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打得大败而归,几万头牛羊成了王忠嗣的战利品。

王忠嗣兴高采烈地回到营中,没想到一向对他爱护有加的萧嵩却对他板起面孔,狠狠地批了他一顿:“你不把自己性命当回事也就罢了,不能不把弟兄们的性命当儿戏!”王忠嗣心里很受触动,萧嵩虽然嘴上这样说,回头还是为王忠嗣报了军功。

从此王忠嗣一路开挂,屡立战功,在河东和河西之间数次鏖战,加上从小是唐玄宗的养子格外受到关照,仕途青云直上,从河东副使到河东节度使,再到陇右节度使、朔方节度使,王忠嗣带领士卒打了无数的胜仗,在枪林箭雨中王忠嗣淋漓尽责地斩杀了无数的吐蕃人,也巧妙地用反间计策攻打米施可汗。在不顾性命的冲杀中慢慢沉淀成长下来,为父报仇的血气之勇慢慢转变为为国尽忠的大忠大悟。

公元747年,经过几十年的戎马生涯,王忠嗣佩带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方将印,权力之重前所未有。此时大唐与吐蕃形势日渐紧张,唐玄宗召见王忠嗣,询问攻占石堡城的计谋,心想王忠嗣和吐蕃有杀父的不共戴天之仇,定然会支持大举进攻,没想到王忠嗣的答复让他大吃一惊。

“石堡城地势险要,若强攻恐怕要付出几万将士的性命,建议陛下暂缓进攻,待时机成熟进攻不迟。”此时的唐玄宗好大喜功,已经听不见意见,王忠嗣的答复让他心生不快。而宰相李林甫也忌恨王忠嗣权重,便向唐玄宗进谗言,说王忠嗣是拥兵自重,不肯为朝廷出力,王忠嗣在朝中的形势日渐微妙。

李光弼曾是王忠嗣的手下,他眼瞅着老上司危机重重,便劝谏王忠嗣,“若不能拿下石堡城,恐怕王将军将位不保。”王忠嗣义无反顾地说:“李将军,感谢你的忠告。但你我都清楚,拿下石堡城要付出数万将士姓名。而且于国于民无益,即便圣上要怪罪于我,我也毫无怨言!”

后来,另一武将董延光主动献策攻打石堡城,唐玄宗下令王忠嗣分兵增援。董延光失败后诿罪于王忠嗣,唐玄宗大怒,加之李林甫诬告王忠嗣向太子表忠心,王忠嗣差点被打死在牢中,幸亏旧部下哥舒翰向唐玄宗极力劝说才捡回一条命,被剥夺军权贬为汉阳太守,45岁郁郁而终。

虽然最终差点被唐玄宗处死,但王忠嗣仍无怨无悔,他早年对吐蕃的报父之仇早已升华为为国为民的大担当大使命,他深知战争的胜负不能仅凭血气之勇,即便奉承唐玄宗旨意拿下石堡城,损害的也是大唐威望和百姓血汗。正因他大忠大义的赤子情怀,让他深受将士爱戴,他培养的李光弼、李晟等人,更成为平定安史之乱的中流砥柱,在大唐历史上放出耀眼光彩。#战争风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