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等院校美育中的视觉造型审美培养实践

 顺其自然h 2022-02-17
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中国的人才培养具有重大的意义,在高等教育中普通大学生的美育对于其人文素养的培养与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美育实践中,审美培养是建立在人的感觉器官基础上的审美感受性培养。如听觉基础上的美育包含声乐、器乐等,视觉基础上的美育包含造型艺术、影像艺术等。视觉美育首先是以视觉审美感受培养为基础的视觉思维培养,它需要视觉感受、视觉审美理论认知、视觉表现实践体验联动,它们反复作用于人体视觉认知神经系统,在大脑相关区域形成兴奋神经元,通过联络神经元实现视觉审美认知。因而它是一个持久而缓慢的发展过程,是一项指向未来的教育。又由于视觉美育涉及到未来人们的社会生活、个人生活质量,它又是一项必不可少却又不可急功近利的感受力培养活动。尽管如此,教学培养过程中可以尽可能把知识点的相关内容联系在一起及逆行教学实践,提升教学的效率,如:《走进艺术》造型艺术审美课程中,在阐述造型视觉空间的基本因素时,与经典名画中的造型因素关联,进行造型体验与作品欣赏的联通理解……

一、视觉造型审美培养的基本思路
视觉美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但又涉及专业教育的许多内容。按照培育的核心素养划分包含:审美感知、表现方法、艺术想象、文化理解等环节的培养,这就需要美术理论、美术表现、思想情感表达等专业知识的参与培养。鉴于目前高等院校视觉美育没有成熟的系统培养方案作为参考,所以需要培养单位发挥专业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进行课程建构。在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的美育公共课教学实践中,围绕着视觉思维培养的核心内容,组织教学团队把教学内容划分三个基本板块实施美育教学。这些板块并不是以独立形式的单元课题进行教学,而是分布在每一单元课题中来进行具体实施。
综合性大学美育培养对象以非专业经验的学生为主,按照他们的知识结构划分几乎包括大部分的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以及除了艺术学科以外的大部分专业修业群体。因而培养方法难以统一划定,但是艺术学科涉及的内容较多,他们的最大的优势是在自己专业的领域佼佼者,可以调动其艺术关联的知识共享,有利于教学环境活跃。

图片

三维视觉的球体写生与世界名画的光影关系

二、通过美术理论与作品欣赏建立视觉认知理念
这个板块是以美术发展理论和造型基础表现实践体验为主的技法理论教学为主要内容,有艺术学理论博士生导师于安东与美术史理论专业较强且具备造型实践能力的教师杨冬形成教学团队实施该板块的相关教学任务。   
1.典型意义的美术发展史认知。这里以世界美术发展史中影响发展节点的典型要素作为重要教学点,串起美术发展的基本认知。从而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世界美术的变迁和发展,探讨美术同社会历史以及其他文化现象的关系,以及如何欣赏造型艺术品,从而提高审美鉴赏力,为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这里,教学团队发挥学生曾经学习过的历史、社会学科知识中的文化知识,进行教与学的互动,形成开放的造型艺术理解和认识基础。
要点案例:作品鉴赏时的文化理解,是美术作品欣赏的重要内容,教师在对作品进行要点分析时,除了从历史观出发阐明作品的社会文化关系,还可以选出不同时期阶段的艺术作品,调动历史、哲学、文学等专业的学生,利用自己的专长对作品所包含的文化背景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加强文化理解的培养.
2.表现技法、视觉图式,以及意识领域的思想情感及视觉审美三位一体的作品欣赏。这样进行整体性的美术作品欣赏方法体现了较为全面的视觉思维方式,强化了学生对于造型艺术作品构成要素的理解。在这里教学团队利用多学科的学生班组构成模式,组织与其专业相关的美术作品评鉴知识的讨论。将学习内容与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整合为一体,使其成为一种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学科交叉式学习,真正实现课程学习方式的转变,课程学习时空的自由选择,践行现代高等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图片

视觉造型艺术作品的构成要素

要点案例:在就美术作品进行审读要点培养时,清晰地提出艺术作品构成的基本要素。阐述表现技法的发展时,与物理专业的学生接合光学原理,讨论“小孔成像”技术在绘画技法中的作用;与化学专业的学生讨论绘画颜料中化学成分对色彩调和的成色影响;在谈到作品的思想情感、情绪状态、审美态度时,与哲学、历史专业、心理学专业、思政关联专业的学生讨论美术作品与社会文化背景、审美思维和社会道德等内容的理解,以此形成造型艺术视觉完整理念的认知基础。

三、通过视觉造型的理论与实践培养审美感受能力
型表现实践板块是有效地实现视觉造型理解的重要途径。这个板块是以造型表现实践体验,以及相关技法理论教学为主要内容,有艺术学理论导师于安东与表现技法与实践理论研究较强的教师郝志明形成教学团队实施教学任务。

图片

三维、扁平二维、线性二维

图片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李建中写生作品


1.与单元表现体验相关的实践理论认知,是艺术表现的方法理论。美育中的表现技法体验实践,是为了审美感受的培养所组织的表现技法体验训练课题。由于人的视觉系统对形体造型感知的敏感度需要超常规的造型表现动作与理论的联动培养才能实现,所以有针对性地课题实践理论是实现造型理解的目标,对课题的完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项任务中,导师组对培养对象明确地提出造型艺术、形体塑造的基本概念,以及理解、表现的基本方法,引导它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解决方法,以便在实践环节有的放矢。 
要点案例:公共美育的造型实践是艺术表现主要目的之一,为了把实践中的认知与经典作品,以及现实审美对象对接,把基础造型的实践体验与三维视觉绘画作品中的造型要素相串并分析。比如:通过三维视觉的球体写生光影关系的理解,找出世界名画《蒙娜丽莎》造型中对应的光影关系,以此建立与人的基本视觉功能对应的造型观察与审读理念,并推及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乃至所有三位视觉造型的具象绘画。

图片

汉语言文学专业-李可欣作品

图片

汉语言文学专业-谭文慧作品


2.造型实践理解相关的课题训练,是实现审美感知培养的重要手段。由于目标任务的需要,体验式的造型实践对于视觉思维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课时的限制,在造型训练的课题安排中,必须以具有典型性、能够帮助其理解基本造型原理的课题来进行训练。在这个课题中导师组安排了对应典型的体现三维视觉样式的素描基本造型课题和二维的线描课题作为造型训练内容,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形成对造型作品理解的思维认知。 
要点案例:普通视知觉所能理解的视觉空间造型视角一般为再现的三维、扁平与线性的二维,通过三种造型实践体验,使同学们体会自己最喜欢表现方式。
3.造像表现技法训练中,造型表现技法教学的重点是观察能力和表现技能的培养,加强对作品欣赏相关的造型知识点的关联理解。无论是在造型理论的教学过程还是在造型能力体验训练过程中,教学团队及时与学生讨论造型训练因素与美术史中经典作品中的对应因素,如在具体实践技法的讲解上设计了一些实践的视频教学技法流程。这种方式既可以用直观教学法解决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时滞现象”,也可以应用多媒体更好地展示作品图像来研究视觉语言的形态。在讲课过程中,要注重启发他们的丰富想象力和感性思维能力,引导他们自己获得一些重要审美判断力,有效帮助学生建立视觉审美的理解能力。
要点案例:实际的造型表现训练中尊重学生表现个性,对形成相对独立的表现方法形成具有一定的作用。以这些零基础学生写生作业所显示掌握造型方法和能力的情况看,他们教学获得了相好的效果。

图片

实践与理解预案


四、在视觉思维拓展与实践中形成独立审美态度
这个板块是以之前的理论教学以及相关的技法理论教学为基础的审美实践活动,所有教学团队成员,必须建立规范与开放的教学理念,认清教学任务的目的是通过视觉审美感受敏感度的培养,实现培养对象审美素质的提升,也就是现实生活中审美能力的建立。

图片

视角的选择


1.现场教学:在美术馆、博物馆、自然与人文环境中进行视觉思维关联的现场审美活动。对接现实的审美活动是美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教学团队将图像传输作为重要依托,以感性带动理性,以图像认知带动意义把握。根据校园周边的环境条件,组织美术馆、博物馆现场教学。在美术馆进行造型艺术作品评价,在博物馆实现造型表现的审美拓展,把对形体美的理解拓展到文物作品的历史、文化、形态特点的理解;组织培养对象到不同特点的自然环境、古村落考察,运用所理解的地理与文化形成的关系,进行自然与审美特征关联的审美实践,结合技法课、美术馆与博物馆欣赏,书籍阅读欣赏和田野调查审美活动等等,让学生体验美术创作过程,培养朴素、开放、深刻的审美意识。
要点案例:非专业学生首次进行现场教学环境,会有一定的茫然感,在进行现场教学之前设定与现场主题关联的要点,做好一定的预习,对于学生与实践状态对接有一定的帮助。如,在进行实地写生之前要及逆行理论与实践对接的演示;在现场中进行复杂场景结构的观察要点解读;景物构成与自然环境、人文背景的关联等,做到有的放矢。

图片

视觉造型艺术美育通识课程《走进艺术》学生素描作品


2.共性与个性化审美判断实践。在个人视觉审美特性基础上的即兴独立审美判断培养。教学团队所有成员把培养实施过程理解为审美培养的过程,在有针对性地进行单元课题的同时,注意培养对象对理论讨论和造型实践体验过程中有个性化表达与特点,培养其创造性的造型艺术理解,为其个性化的审美开发建立认知的空间。都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的审美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提高个人的审美鉴赏力和人文素养。
要点案例:写生场景视角捕捉的独特性,可以培养的个性观察力启发其创造性意识。当教学团队带领学生及直面写生实景,首先我们可以先带领学生具有普遍意义的视角及逆行观察,而后提醒学生寻找与众不同的,既能反应观察对象基本特点,又具有个人观察视角独特性的角度及逆行写生体验,这样他们会建立自己的观察方式,在类似拓展的视觉方式中,建立活跃与独特的视觉思维方式。
3.学习评价。自评、班组讨论评价、教学团队评价相结合的开放性培养对象学习评价。学习评价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这里包括艺术理论与文化理解、造型与审美判断意识的建立、现实审美活动的能力与个性化审美意识的形成。教学团队要用发展的眼光革新教学内容与方法,不但引导学生会学,还培养学生会用、会创造的能力,并在充分尊重培养对象个性化审美意识的基础上,首先组织培养对象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全程三个环节的无预设自我评价,让培养对象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学习活动的归纳、概括与判断;其次组织进行自我评价的讨论;留给学生一些探索与发展的空间,让课程的结束成为他们深入钻研的开始;然后,教学团队教师根据培养对象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开放性评价结论。
要点案例:通常在单元课程结束是会做小结,首先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使他们审视学习过成中的长处及问题,建立自我评价的态度,以利于学生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接下来教师中共性与个性中进行分析,在双方互动中以讨论的方式进行。

图片

视觉造型艺术美育通识课程《走进艺术》学生作品


总之,在美育实践的过程中教学团队需要认识到,视觉美育作为公选课,其培养对象选课的目的各有差异,但是培养个人审美素质提升、造型艺术的爱好、艺术神秘感的吸引,以及其他综合因素是大多数同学的选课原因,最终经过学习能在美育课程中有所收获,而更大的收获应该是为他们将来的审美观形成打好基础,从而实现可持续的自我审美能力提升。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编辑  | 殷   铄

 制作  | 冯雅颖

 校对  | 殷   铄

图片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颜培大  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571110283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