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弘扬抗战精神 重走东纵路】文化名人大营救 千余名人香港悄然“失踪”

 方圆儒人 2022-02-17

  74年前,白石龙,一个不足两百人的小山村,却曾有数百中国文化名流暂居在这里,那时候的它被称为“小延安”。今天,这里已是深圳城市的副中心,周边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但屹立在村口的纪念馆似乎依然在告诉人们不要忘却那段激荡的红色历史。

  7月15日,“重走东纵路”的记者们来到深圳龙华新区白石龙的村的“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追忆74年前那段尘封的旧事。 

  点此进入专题

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内的胜利大营救雕像

被营救脱险的部分文化名人和爱国民主人士

大营救撤离路线图

日军在九龙举行入城仪式

日军占领九龙后不久在尖沙咀站岗

被日军俘虏的英国士兵

  香港:千余文化名人悄然离去

  1941年12月,香港沦陷,日军一占领香港,便立即封锁香港至九龙的交通并实行宵禁,敌寇大肆搜捕爱国人士和抗日志士,并贴出布告限令在港知名文化人必须到“大日本军报道部”报到,否则“格杀勿论”。

  为什么日军要找到这些文化人?据深圳“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馆长朱赤介绍,1941年在港文化人中的大部分都是三四十年代从重庆、桂林、上海等地来到香港的。他们中的部分人因揭露国民党当局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方针,而受到政治迫害,因而搬迁到当时处在英国治下的香港。

  随着大批文化精英的到来,香港当时出现了一股蔚为大观的文化风潮。其中,邹韬奋、茅盾、夏衍编辑了《大众生活》,范长江办了《华商报》,乔冠华、郑一声主持了“香港中国通讯社”等。他们在这些报刊上发表小说和文章,揭露和抨击国民党消极抗战,专制独裁的黑暗,呼吁团结、抗战、民主,讴歌中华民族的抗战精神。

八路军香港办事处负责人廖承志

 

1941年部分文化人在香港的合影

矛盾一家在香港

  对于名人们的危险处境,当时时任中共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指示正在香港的八路军驻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让他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将这些人解救出来。

  而受命担此重任的是在香港的东江抗日游击队,包括于1942年2月成立、由香港子弟组成的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据了解,当时为了营救这些文化名人们,游击队开辟了陆路和海陆两条通道,其中东线从九龙前往西贡然后乘船进入内陆,转入惠阳抗日根据地;西线从九龙到荃湾,越过香港最高山大帽山到达元朗,然后渡过深圳河,进入宝安抗日根据地。

西线陆路交通站九龙荃湾

文化人化装成难民通过日军岗哨

文化界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到达东江抗日根据地后受到热烈欢迎

  1942年1月9日晚,包括茅盾、邹韬奋、戈宝权在内的第一批文化界人士数十人,化装成难民,从香港铜锣湾登上一艘小艇。在数个驳船的护送下,伺机撤离。拂晓时分,日军哨兵换岗,小艇趁机冲出湾口。天亮之时,他们在九龙悄然上岸。在随后的几天里,滞留在香港的800多名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就这样,安全转移到九龙交通站。11日清晨,第一批数十人离开九龙,经荃湾、元朗,通过日军封锁线,13日顺利到达从香港脱险后在内陆游击区停留的第一站--深圳白石龙村。

  在此后的100余天,千余名滞港的抗日文化名人、爱国民主人士及家眷、国际友人,在抗日游击战士的护送下从香港神奇“蒸发”而无一人被捕。

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大门

邹家华题写的“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红色大字十分醒目。

公木坑兵工厂遗址、草寮招待所旧址和丫髻山后方医务所

  纪念馆:还原红色记忆

  7月15日,记者来到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当时的一些复原遗址。据纪念馆馆长朱赤介绍,这些复原遗址包括公木坑兵工厂遗址、草寮招待所遗址以及丫髻山后方医务所遗址。主要展示了当时被营救的文化名人及爱国人士艰苦生活的情景。

  在纪念馆院内,记者看到了一块巨大的黄蜡石,邹家华题写的“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红色大字十分醒目。而在这块巨石的旁边,则是“胜利大营救”主题雕塑,雕塑两侧是汉白玉石刻“大营救图”。纪念馆的尽头,一面气势磅礴的紫砂浮雕墙生动还原了当时东江纵队战斗的历史场景。

天主教堂旧址

天主教堂内景

  纪念馆内,一座白色的天主教堂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在抗战时期,这座教堂教堂是被营救的文化名人暂时栖身处,里面还保留了不少当年文化名人使用过的旧物”,朱馆长告诉记者。

  而在纪念馆的陈列室里面,则是“胜利大营救”专题展览,主要展出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营救文化名人用过的歪把子机枪、步枪、手枪和中共南方局、南委有关大营救的电文等文物,以及上百位文化名人的照片、题字和文章等。

纪念馆馆长朱赤给记者们讲诉文化名人大营救

纪念馆陈列室

小白楼“狗肉宴”场景复原

  据了解,当时绝大多数的左翼文化名人和爱国民主人士,都是通过陆上交通线转移的,白石龙村是他们从香港脱险后在内陆游击区停留的第一站。当年文化名人住在这里后,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的领导们招待大家吃了一顿焖狗肉,让众多文化名人高兴异常,酒酣耳热之际,何香凝还赋诗一首:水尽粮空渡海丰,敢将勇气抗时穷。时穷见节吾侪责,即死还留后世风。柳亚子也赋诗道:芦中亡士气犹哗,一叶扁舟逐浪花。匝岁羁魂宋台石,连宵乡梦洞庭茶。轰轰炮火惩倭寇,落落乾坤复汉家。挈妇将雏宁失计,红妆季布更清华。

  这些文化名人,有的在白石龙村只呆了十几天,有的呆了一个多月。但是,惊心动魄的营救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用矛盾的话来说”这是抗战以来(简直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深圳新闻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