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胸满胁痛就是少阳病吗?

 一得斋主人 2022-02-18
第37条 太阳病,十日已去,a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b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c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本条主要讲太阳病十天后的转归与证治,我将其分为三段来分析。
“太阳病,十日已去”,《素问·热论》:“十日太阴病衰……十一日少阴病衰……十二日厥阴病衰……大气皆去,病已愈矣”。太阳病,十天以上,如果没有误治,从规律上来说,病就快自愈了。 
a“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太阳中风,一般是脉浮缓,太阳伤寒,一般是脉浮紧,经过十几天,脉象变成了“浮细”,浮为在表,细为津液虚,脉浮细说明在表的津液亏虚,而且没有恶风、恶寒、体痛、头痛等外证,这种态势就是正邪两虚。之后又以两个证候来佐证正邪两虚。“外已解”就是外邪已经没有了,“嗜卧”则是正虚的表现。 “嗜卧”,人体内有邪气时,即使极度疲乏,也躺不住,阳盛则烦,阴盛则躁,人不是心烦意乱,就是手足躁扰,总之是睡不稳。而人体内没有邪气时,为了休养生息,人会主动躺下以减少气血消耗,等待正气来复,达到“阴阳和”。 
b“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设是假如,下面的两种情况都是仲师假设出来的,因为a是无需用药,等待正气来复,所以仲师又设想了两种需要用药的情况,即使是“脉浮细而嗜卧”,如果出现“胸满胁痛”,也需要用药。伤寒论97条讲过这种状态,“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正邪两虚时,血弱就是津液虚,气尽就是正气虚,气血两虚,玄府大开,邪气入里,人体对邪气的抵抗由第一道防线太阳退往第二道防线少阳,少阳有个特点叫“半在表半在里”,邪气与正气在少阳这个地方相争,出现胸懑胁痛,胸为太阳位,胁为少阳位,胸懑胁痛就是半在表半在里,故“与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一共七味药,“参、草、姜、枣”就占了四味,在血弱气尽、腠理开的状态下,补津液以恢复抗邪之势,才是小柴胡汤的治疗重点。 那么,现在究竟是太阳病还是少阳病?大部分注家认为是少阳病,但是,如果仅以“胸懑胁痛”就可以认定是少阳病,那是不是可以因“嗜卧”就认定是少阴病?可以思考。个人认为,既然是“太阳病,十日已去”,中间也没有误治与传变,说明仲师认为这三种情况都是太阳病。同样的情况,后文中很多,比如231条:“阳明中风……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即使用了小柴胡汤,也是阳明病。第232条:“脉但浮,无余症者,与麻黄汤”,用麻黄汤也改变不了这是阳明病的事实,不等于就是太阳病。
c“脉但浮者,与麻黄汤”,如果脉不细说明津液不虚,但浮说明仍有外邪,该解表还得解表。只是“十日已去”,病程日久,正气不足,即使用麻黄汤,也需要小心谨慎,免伤正气,所以不说麻黄汤“主之”,而是“与”麻黄汤,有斟酌之意。曹颖甫医案中,就记录了“某君,十二月起,即患伤寒,因贫无力延医,延至一月之久”的例子,“察其脉,浮紧,头疼,恶寒,发热不甚,据云初得病时即如是”。曹师并没有考虑时间因素,从脉证出发,予麻黄汤,但考虑到“病久胃气弱,嘱自加生姜三片,红枣两枚,急煎热服,盖被而卧,果一刻后,其疾若失”。“一剂而愈,是盖其人正气本旺,故能与邪久持也”。
虽然浮为在表,但我们不能将脉浮与表证挂钩。比如刚学过的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这里的脉浮就是阳虚,所以不能攻表。而201条:“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这里的但浮,反映的主要是阳明热证。
 
第38条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课前思考: 
1.    太阳中风为什么不是脉浮缓而是脉浮紧?为什么不是恶风而是恶寒?
2.本条到底是中风还是伤寒?为什么?
3.什么是“筋惕肉瞤”?为什么会出现“筋惕肉瞤”?
4.大青龙汤证与麻黄汤证最大的区别为何证?
5.烦躁为里热,这里的里,是太阳,阳明,还是少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