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不能用火熨法治伤寒?

 一得斋主人 2022-02-18
第110条 太阳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硬,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
“太阳病二日,反躁”,太阳病二日就躁扰不安,参第4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反躁”,说明疾病有向里、向阳明的发展趋势。很可能这个患者素有内热,本来用大青龙汤一汗而愈,结果医生用了他们家传的发汗法,火熨其背。
“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康平本作“反熨”,《金匮玉函经》作“反烧瓦熨其背”,指出用“熨法”是错误的,并讲了具体操作方法。将砖瓦烧烫后布包熨其背,是古代盛行于北方的火疗法。可以治疗阳虚阴寒的疼痛,但不能用于治疗外感风寒。伤寒表证不可火攻,用麻桂剂发汗,正气将风寒之邪驱出人体为顺治。用火薰、瓦熨发汗,火法将风寒邪气迫入体内为逆治。“大汗出”,发汗不得法,耗伤津液。
“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背为太阳经脉循行,火迫太阳表邪入体,转属阳明。胃为阳明之腑,火邪入胃就是“大热入胃”,《脉经》、《金匮玉函经》作“火热入胃”,个人感觉更符合语境。火热入胃,灼伤胃中津渡,造成“胃中水竭”,胃家缺了津液,大便必结,矢气上冲,出现“躁烦”和“谵语”,彻底变成了阳明病。这时候应该用调胃承气汤下之,以保胃气。
“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康平本作小字注解,火熨造成的伤阴,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还在,只要停止熨背人体就会恢复,经过十几天的休养,火气日衰,饮食入胃,津液自复,可能会出现两种欲解之兆:一是“振栗”,就是战汗,胃中津液恢复时会浑身哆嗦,发冷打颤而汗出,这是表解之兆,不要把振栗当成病来治。二是“自下利”,利是通利,本来胃中水竭,大便硬,不大便,出现下利是津液自还胃中之兆,里解之兆,不要把自下利当病来治。
“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硬”,因为用的是火熨其背来迫汗,所以患者即使出汗也是腰以上出汗,腰以下不出汗。津液随阳气往上、往外行,不往下行,所以“欲小便不得”,有想小便的感觉,但尿不出来,即使尿那么一点,也是淋漓热痛,有点像热淋。胃中水竭,阳气不下,胃气上逆则“反呕”。阳气是起约束作用的,下面没有阳气,不能约束膀胱和直肠则“欲失溲”,欲是想,想大小便,但津液不复就没有大小便,和“欲小便不得”都是里不解的证候。“足下恶风”,“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阳气不得下行,脚下总感到风嗖嗖的,这是表不解的证候。“大便硬”,火熨其背造成“胃中水竭”,当然大便硬。
“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康平本为小字注解。正常情况下,大便硬时小便当数,但具体到这个患者,小便反而不数,尿量也不多。因为他的大便硬是胃中水竭,没有津液,即使经过恢复,生出一些津液,也要还于胃中以润燥,不会下行变成小便。造成了虽然大便硬,但小便次数少尿量也少的现象。
“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本来十几天来就不大便,如果突然自下利,大便完之后,又突然头痛,足下恶风还变成足心热,这不是病,也是病愈之兆。“谷气下流故也”,康平本作小字旁注,谷气就是胃气,胃气下行,说明人体气血彻底恢复正常。黄元御解释说,“头痛而火从上散,足热而阳从下达,胃中燥热,解散无余,缘谷气以便通而下流故也”。他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解释大便通畅后突然头痛,“便通而头痛者,如炉底壅塞,火焰不升,一通则火即上炎也”。

第111条: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课前思考:

1.如果太阳伤寒,有恶寒,医生用火法还说的过去,太阳中风,为什么用火法?

2.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都用火劫发汗,造成的后果有何异同?

3.前面说了阴虚小便难,为什么后面又出来小便利者,其人可治?到底小便难不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