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学习“夫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如何理解?

 饶吉星大夫 2022-01-14

伤寒学习“夫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这句怎么讲?下之是什么意思?一般用什么药?

上面这段应该来自伤寒例,下面是语译

凡阳热盛而阴液虚损的病证,误用发汗就会引起死亡,要用攻下药就会痊愈。阳气虚损而阴寒外盛的病证,发汗就会痊愈,误用攻下法治疗就会使病人死亡。《刘渡舟-伤寒论语译》

我觉的要理解应该得先弄懂 阴 阳 汗 下 “夫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 应该是指阳明里证的实热。阳明病的治法应当用下法。就所谓的三承气。
那为什么不能用汗法?
我这里引用原文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181条
阳明病已经胃中干燥,津液已有所伤 所以发汗只会进一步的加重病情。所以才有上面的“汗之则死,下之则愈”。

“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我觉的这句应该是指太阳表证的,阳应该是卫气,卫气主一身之表所以属阳。卫气虚而阴寒外盛 (阴:寒邪)
太阳病应该用汗法 比如麻黄汤或者桂枝汤 因为病位在表得用汗法,不能误用下法。如果误用了下法就会有181条的 “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应转属阳明”

阳盛阴虚下之则愈汗之则死(《卫生宝鉴》)

仲景云.阳盛阴虚.下之则愈.汗之则死者.此言邪气在里之时也.夫寒邪始伤于表.不解而渐传入于里.变而为热.人之身在里者为阴.华佗云.一日在皮.二日在肤.三日在肌.四日在胸.五日在腹.六日在胃.入胃谓之入腑也.腑之为言聚也.若府库而聚物焉.又为水谷之海、荣卫之源.邪气入于胃而不复传流水谷.水谷不消去.郁而为实也.此阳盛阴虚者此也.故潮热引饮.腹满而喘.手足 汗出.大便难而谵语.宜大承气汤下之则愈.潮热者为实也.此外已解.可攻其里.而反汗之.表无阴邪.汗又助阳.阳实而又补.表里俱热.不死何待、外台秘要云.表和里病.下之则愈.汗之则死.正此意也.

阴盛阳虚汗之则愈下之则死

仲景云.阴盛阳虚.汗之则愈.下之则死者.此言邪气在表之时也.夫寒邪属阴.身之外者属阳.且夫各脏腑之经络.亦属阳也.盖阳气为卫.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毛.肥腠理.司开阖.此皆卫外而为固也.或烦劳过度.阳气外损.不能卫固.阳为之虚.阳虚者阴必凑之.故阴得以胜.邪气胜则实.阴盛阳虚者此也.阴邪既盛.腠理致密.阳气伏郁.不得通畅.所以发热恶寒.头项痛.腰脊强.应解散而药用麻黄者.本草云.轻可去实.葛根、麻黄之属是也.盖麻黄能退寒邪.使阳气伸越.作汗而解.故曰阴盛阳虚.汗之则愈.里气和平而反下之.中气既虚.表邪乘虚而入.由是变证百出.故曰下之则死.外台秘要云.表病里和.汗之则愈.下之则死.正此意也.

下是下法,一般是三承气 大小承气还有白虎汤 还有润下的麻子仁丸

夫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夫如是。则神丹安可以误发。甘遂何可以妄攻。虚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机。应若影响。岂容易哉。况桂枝下咽。阳盛即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死生之要。在乎须臾。视身之尽。不暇计日。此阴阳虚实之交错。其候至微。发汗吐下之相反。其祸至速。而医术浅狭。懵然不知病源。为治乃误。使病者殒没。自谓其分。至令冤魂塞于冥路。死尸盈于旷野。仁者鉴此。岂不痛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