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时如结胸”?

 一得斋主人 2022-02-18
第142条 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
本条可以与171条互参,本条禁汗,171条禁下。
“太阳与少阳并病”,太阳病未罢,又出现少阳病,为太少并病。“头项强痛”是病在太阳,“时如结胸,心下痞硬”和“脉弦”是病在少阳,有注家将“眩冒”也归于少阳病,我认为不妥。太阳病也可出现“眩冒”,如67条:“伤寒……起则头眩,脉沉紧”,82条:“太阳病……心下悸,头眩,身膶动”,93条:“太阳病……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或”、“时如”是未定之词,“或眩冒”是可能有眩冒,也可能没有眩冒。之所以说像结胸,是指“心下痞硬”与少阳病的“胁下痞硬”相似。“时如结胸”就是有时候有心下痞硬的证候,有时候又没有这种证候。少阳位于表里之间,这种时有时无的特点,可以归于少阳病。
“心下痞硬者”,心下痞硬反映出水热互结,只是时有时无的特点说明还没有结实。如果结实就会出现疼痛,就真的成了结胸。现在只有痞硬,就是如结胸。既不能按太阳病来发汗解表,也不能按少阳病来和解,更不能按结胸病攻逐。所以选择用针灸的方法来治疗,“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参24条,单纯的太阳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本条是太少并病,要兼顾少阳,所以选择了三个穴位,大椎、肺俞、肝俞。大椎穴是手足三阳与督脉之会穴,手足太阳经,手足少阳经都经过大椎穴。刺大椎可以兼顾太少,治疗头项强痛。俞穴为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穴位,肺俞与肝俞虽然分布在太阳经上,但肺主气,肺金生肾水,刺肺俞既能襄助膀胱气化功能,又能开水之上源以补津液。用肝俞不易理解,少阳病为什么不用胆俞?古人的思维,治病首分阴阳,脏为阴腑为阳。胆寄居于肝叶之下,肝阴能抑制相火,刺肝俞穴既能制胆之相火,又能制胃之燥热,一举两得。 
“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如果医生执“少阳但见一证便是”的原则,用柴胡桂枝汤来治疗太少并病,或者把头项强痛当太阳病而用麻黄汤来治疗,发汗则伤津液,津液伤则热愈甚,发为阳明燥热,就会把太少并病治成三阳并病,出现阳明病的谵语。
“脉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如果是单纯的阳明病胃家实而谵语,大承气汤治之。但阳明脉大,现在脉不大而是“脉弦”,说明不是单纯的阳明病,不能攻之。“五六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肝胆五行属木,脾胃五行属土,木能克土。期门穴是肝经的募穴,刺期门可以泻肝胆之热,谵语自愈。如果不会针灸,可以在大椎、肺俞、肝俞、期门等穴位周围找怒张的络脉,刺络放血亦可。
第143条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
课前思考:
1.什么是血室?
2.既然是热入血室,曹颖甫提出一个问题,“然则何以不用抵当汤丸及桃核承气汤,而但泄肝之期门穴”?
3.如果不会针灸,用什么方治疗本条热入血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