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亡阳谵语的治法

 一得斋主人 2022-02-18
第211条 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
“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亡其阳”,注家争议颇多,有人认为重发汗是亡津液,是亡阴,伤寒大家冉雪峰就认为“亡阳,即亡阴的互词,阴阳同处太极,其为物不式,互根互换,同出异名”。互词之说,看似有理,实际经不起推敲,如果以互词论述,伤寒就不用区分亡阳、亡阴了。若患者气津本虚,发汗多,重发汗的过程,就是阴液外亡的过程,阳无所附,就会出现亡阳。210条是从“直视”上看出阳亡于上,本条一是从“重发汗”这种治疗方式上看出亡阳,二是从“脉短”上看出亡阳。“谵语”,亡津液导致胃燥,燥热上扰心神则谵语。 
“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素问·脉要精微论》:“短则气病”,短脉是气病,阳气竭的病。脉为气血之道路,“重发汗”导致津液枯竭,“脉短”则阳气之动力不足,阴阳离绝,故曰死。“脉自和”体现的是阴阳自和,阴阳和合,阴血得复,阳有所附,阳生阴长,故曰“不死”。
那么,什么是“脉短”?后世医家从脉形上解读,认为短脉与长脉相对,即脉搏短绌。注家以“不及本位”来解释“脉短”,以“上不及寸,下不及尺为短脉”,从字面意思上来看,更像是关上“动脉”。一切的解读都是为临床服务,如果不能服务于临床,即使天花乱坠,也没有用处。明代神医李士材在《脉诀汇辨》中认为短脉“非两头断绝,特两头俯而沉下,中间突起,其实仍自贯通”。周澄之为申其说云:“经既云短,必实是脉体之短也,夫脉体何以为短也?脉之动者气也,气充满于脉管之中,则首尾齐起齐落,故形见长。气虚不能充贯于脉,则气来之头,鼓指有力,气过之尾,衰弱不能应指矣,故其形似断而见短也”。可见脉短还有脉无力,脉体小的特点,显示出阳气欲竭,阳气外亡。
虽然说“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我们也不能任其自生自灭,而是要尽力救治。可以参考唐本《伤寒论》:“发汗多,亡阳谵语者,不可下,与柴胡桂枝汤,和其营卫,以通津液后自愈”。“和其营卫,以通津液”就是阴阳和合,阳生阴长的过程,阳气自复,谵语自愈。
 
第212条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课前思考:
1.《医宗金鉴》:“脉弦者生之'弦’字,当是'滑’字。若是'弦’字,弦为阴负之脉,岂有必生之理,惟滑脉为阳,始有生理”,这里应该是脉弦还是脉滑?阴脉还是阳脉?
2. 210条直视谵语喘满为死证,本条多了“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为什么反而有生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