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好提纲证,会治伤寒病

 一得斋主人 2022-02-18
俗话说:“得诀归来好读书”,诀就是不传之秘。师父不可能逐字逐句教你,他没那个时间与精力。师父就是在你读书读到一头雾水时,将诀窍告诉你,让你恍然大悟。个人认为,《伤寒论》中有二个被人忽视的诀窍,一、辨XX病脉证并治,二、六个提纲证。
先说辨XX病脉证并治,这是最容易让人忽视的地方。尤其是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旁边的小字“厥阴呕逆附”,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印象。这也是厥阴篇称为千古疑篇的重要原因之一,厥阴病本有四证,附厥逆十九证,可能附的太多了,后人将与厥阴作鉴别的厥逆十九证当作厥阴病,争论不休。
以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为例,需要辨的内容有三,病、脉、证。
通过脉浮紧、脉浮缓、脉浮数、脉阴阳俱紧等太阳脉,与头痛、项强、恶风恶寒等太阳证,辨出太阳病,然后并治。
为什么仲师强调并治?在仲师看来,脉是病脉,证是病证,通过辨证处方,病脉会改变,病证会消失。所以《伤寒例》中既有“辨脉法”,也有“平脉法”。
可能有人会说,证候太复杂了,记不住啊!历代先师为了让我们从纷杂的证候群中跳出来,提纲挈领的提出六经病的提纲证,相当于大法、规则,只要符合这六条提纲证的特点,就可以定为六经病。
一、太阳之为病,脉浮,头痛项强而恶寒。
二、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三、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四、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五、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六、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以第一条为例,只要符合“脉浮,头痛项强而恶寒”的就是太阳病。伤寒是表里辨证,首辨表里,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辨阴阳就是辨表里,阳在外为表,阴在内为里。阴阳再分表里,是为三阴三阳。
在众多无效证候、迷惑性证候中,先贤提炼出脉浮、头痛、项强、恶寒四个重要证候,作为太阳病的重要组成部分。
举例:各种细菌感染性疾病,比如急性乳腺炎,只要出现脉浮,恶寒发热,就可以用麻黄汤治疗,而且能见证一剂知两剂已的奇迹,远甚于后世的清热解毒法。高血压头痛,即使疼到无药止痛的程度,只要有项强的特点,用葛根汤可以迅速缓解疼痛。
那什么是脉浮?三指布于寸口脉皮肤上就有感觉,下压有力为浮。如果三指下压至骨才有感觉为沉,一个“头痛项强而恶寒”的患者出现脉沉,就要考虑是少阴病,而不是太阳病。所以,虽然“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但具有太阳病证候,少阴病脉象的患者,就是少阴病。脉微细,时时想睡觉又睡不着,有睡眠障碍的,是少阴病。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似乎最易掌握,但太阴病也有类似特点,比如魏龙骧老先生用大剂量白术治便秘,很多人用后或效或不效,就是没有鉴别出是阳明便秘还是太阴便秘。阳明便秘有“热、燥、实”的特点,必须攻下。太阴便秘虽然也实,却是虚证,不可攻之。同理,阳明病也会“腹满而吐”,之所以强调“若下之,必胸下结硬”,就是因为考虑到有人会将太阴病的“腹满而吐”,误诊为阳明病,二者的根本区别在脉象,阳明病沉实有力,滑也好,迟也罢,一定有力。而太阴病则脉缓、脉弱、脉无力。阳明热,太阴寒,所以太阴病“食不下”,就是不想吃或吃了生冷食物以后难受,表现为“自利益甚”,拉肚子,或“时腹自痛”。而阳明病的“食不下”是因为胃肠中痞满燥实,反而想吃生冷食物,吃了也只是胀满而已。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厥阴病也会表现为口苦咽干目眩,而且时间更久,更难治愈。厥阴与少阳都会出现矛盾的证候,无非少阳病是主动的,厥阴病是被动的。少阳病往来寒热,恶寒与发热都是主动的,厥阴病厥热胜复是惰性的,百天如浸冰水浸,夜晚周身如焚,都是反向的。少阳病心烦喜呕,呕不欲食,但能吃能喝,相对主动。厥阴病饥不欲食,饥饿却不想吃,相对惰性。消渴也是如此,本来口渴喝了水会解渴,如太阳病五苓散证的口渴。但厥阴病的口渴不然,口渴时喝也行,不喝也行,一但喝起来又饮不解渴,越喝越渴,口渴与饮不解渴是一对矛盾。“食则吐蛔”,如果把蛔字去掉,那就是食与吐的一对矛盾。厥阴为逆阴,诸阴齐颈而还,独厥阴逆行而上巅顶。其逆行之势,失其冲和,所以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逆行至手足,不能回还,就会手足厥冷,阴阳气不能顺接的手足厥冷是厥阴病的典型证候,拥有最终解释权。
所以,不要把精力用来讨论提纲证能不能代表六经病,而是要从根本上掌握提纲证,才能执简驭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