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第451篇】:不敢直视的问题,终将成为最大的问题。

 心理师小鱼儿 2022-02-18

进入2018年,连续做了两场直播,也算得上过了一把小瘾。阿珠曾经揶揄好像直播有瘾。其实,这世上可没有简单的事。真正想要做成一件事,从来没那么容易。

直播的内容,往往都是主办方定好的,你只有应允的份,要不然就轮不到你来上台。

第一次直播性教育,我愿意接受,是做心理咨询7年来,遇到太多的心理问题绝大多数都源于性问题。性,原本没有好坏之分,偏偏国人对性的问题遮遮掩掩,欲盖弥彰。

不敢直视的问题,终将成为最大的问题。

为了一场性教育的直播,我收集了大量的材料,结合日常的案例,临了,还觉得与那些“学院派”们有着不小的距离,于是又买了人家的课,仔细揣摩。

当然,最大的好处,自己在性教育上的知识结构也得到了完善。为以后的咨询也做了更好的铺垫。我一直都相信,只要你努力,总会有机会来垂青于你。

丁丁心理课堂邀请我做催婚的情感焦虑节目,我二话没说,立即答应了下来。因为像我有三年的婚姻介绍,七年的心理咨询,熟悉这个行业的,还真的不多见。

这主要还要感谢我自己当初的坚持。我做婚介主要还是以公益为主。很少会去想到以此谋生。不管是心理咨询还是婚姻介绍,其实都不是我的主业。但这两个兼职却能帮到更多的人。

我的生命一直在课堂。我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是我本身对生命充满了热爱。我善待每一个学生,也珍爱属于自己的课堂。

最好的教育是什么?用生命来唤醒生命。

我热切地希望我的学生能够一生都对生命抱有敬畏之心,而不是轻易地去辜负生命。昨晚,得知一个消息,小城又有一个孩子轻易地选择了自杀。

令我无比地震惊!每一个放弃生命的背后,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我只是一名教师,同时也是一名普通的心理师,我希望用我的专业知识去帮助更多的家庭。

或许,你的一次不经意间的求助就能挽救一个生命,你的一次聆听,就能拯救一个泣血的灵魂。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生没有回头路。

每一分每一秒都有生命在降临,也有生命不断地逝去。昨天,连续听到两个不幸的消息:孩子自杀的,老人睡觉心梗走的。人生如此无常,生命总在悄无声息之下给你意外。

写到这里,突然莫名的伤感。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源于偶然,但都是有使命的。

有些人一生庸庸碌碌蹉跎了岁月,在25岁的年纪就埋葬了自己;而有些人一辈子很短,却活得风生水起。来到这个世界上,你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必须善待你自己,珍爱你自己。

人生的意义,最重要的是你必须让自己活得快乐幸福,然后才有能力去帮助别人更好的活着。但,很少有人去思考人生的价值。因为只要去探索,你就舍不得浪费生命。

而这些,都会要打破你的现有的舒适区。

就像你刚到一个新的地方,接受一份新的工作,你遇到的肯定会困难重重。你甚至会后悔当初的选择。但是,新的挑战带给你的可不是一般的惊喜。

你若有能力,你就可以做到应付自如。困难对于那些勇敢者,只不过是小小的障碍。波澜不惊的人生,没有靓丽的风景。

就像我在做直播的时候,一个年轻人提了一个问题:既想要嫁给爱情,却又渴望一切随缘。这就好比有人经常说:顺其自然的好。

真相是,不管顺其自然还是一切随缘的背后,都应该是经历过全力以赴的努力之后,才有的心平气和的接受命运的安排。我不是一个轻易放弃的人。

或许在有的人眼里,我是一个野心家。我最大的优点是接受努力之后的随遇而安。就像七年前,我为了评高级职称,做到了殚精竭虑。

然而,这世上有个最残酷的现实是:不是你的努力,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结果。扪心自问,我那么拼命地想要评高级职称的目的是什么?究其原因,也不过是为了涨一点工资。

这虽然听上去有点太过现实。但,认清现实总比蒙着头过日子好。我没有想象中的崇高。教师不过是一份职业。90%的教师,都是以此谋生而已。

至于,那些10%的,能够真正品尝到成功者的快乐,绝大多数得益于他们尝到了甜头。不管这甜头,通过哪种渠道,但可以分得一杯羹的终究是极少数。

我从不排斥那些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取得成功的人。相反我很佩服他们。一个人的成功,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可缺一。

我不能得到让我处心积虑的职称,究其原因还是时运不济,自身的努力也不够。我这个人最大的缺点就是容易不屑。或许突厥人的基因决定了我的善于投机的心理。

只要是我认为值得去做的事,我常常不计得失,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但,若是让我觉得鄙视的,不管外人如何评价我,我自岿然不动。轻易不会被忽悠,更不要说被人利用的。

阿珠和我关系比较铁的原因是,阿珠一眼就能看穿我的唯利是图。“唯利是图”表面上看是一个贬义词,其实这个词里,包涵了太多的智慧。不图利,我那么努力干嘛?

没有物质做基础,所有的精神安慰都是耍流氓。我们追名的最后目的,也只有一个逐利的目的。

沽名是为了钓誉,钓誉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这利益说白了就是让自己得到好处。不管是物质上的利诱还是精神上的愉悦,反正有利可图。

作家里,我喜欢一个叫连岳的家伙。此人和我年龄相仿,但却要深刻有趣得多。他说:

把精神看得高于物质,把读书看得比赚钱高尚,这是致命的观念。世界运行的真实规律是:没有物质,不会有精神,赚钱比读书更难、更高尚。

他还说“孩子呆在学校的风险比呆在市场上,其实更大。”

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还表示怀疑过。很快就听到小城又一个孩子的坠亡事实,看到网络铺天盖地的博士自杀溺亡的新闻,我终于不得不承认连岳文字的犀利。

这家伙,总能一针见血地揭开事物的真相。博士自杀,若按成本核算真是亏大了。不说你读了那么多书,单是你因为无法容忍一个奇葩博导的欺凌,用自己的生命来捍卫尊严,得不偿失。

最终把本该指向外部的愤怒转变为对自己的攻击。不论是跳楼的小孩还是溺亡的博士,不敢勇敢地对抗这个世界,最后只能伤害自己。

这样看来,呆在学校的风险确实比呆在市场大,我们接受的教育,归根结底应该是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偏偏我们的孩子却无法看到远方的诗和风景,只能屈服于眼前的苟且。

因为他们看不到任何有利可图的东西。这“利”,往浅处说是金钱,往深处说就是精神的愉悦。若连最小的利都谋不到,这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或许有人会继续鄙视我的“浮躁”,那就不妨读一读连岳的《别说“浮躁的社会”,那只能证明你傻》。哈哈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